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瞻基这叫灵魂打击。

要从灵魂上让他明白,大哥就是大哥,不是你能忤逆的!

而朱瞻壑明显很不服气,他被一脚踹倒在地,满脸地不甘心,狠狠地望着太孙。

但却也从内心生起一股自惭形秽的感觉。

是啊,为什么大哥做什么都能行。

为什么他什么都不行,明明黑衣人都做得那么天衣无缝了,他却还是能把自己给揪出来。

可是心中的痛苦,朱瞻壑是不会告诉朱瞻基的。

只能努力地装作一副很凶的模样望着朱瞻基。

“朱瞻基,没有爷爷的疼爱,你什么都不是!”朱瞻壑咬牙道。

朱瞻基笑眯眯道:“你说得对,要不要我把你做的事情告诉爷爷?”

老爷子本身是支持这场盐的改革,也期待着朱瞻基能成功的那一天,要是现在让老爷子知道,朱瞻壑从中动了手脚,怕是老爷子要雷霆大怒!

朱瞻壑顿时脸色剧变,神色都苍白了一些。

他死死咬牙,不再说话。

朱瞻基淡淡道:“大哥今天喊你过来,是想告诉你,大哥想做的事情,你最好不要阻拦,否则我有的是办法要你痛苦。”

“你知道的,我手段很多的。”

“这次我替你隐瞒了,再有下次,别怪我不讲朱家情面!”

“滚!”

一声厉喝,朱瞻壑死死咬牙,攥紧拳头,从地上爬起来,如同木偶人一般,木讷地走出了院子。

身旁,贴身太监嘀咕道:“太孙,您干嘛不告诉皇爷。”

朱瞻基笑着摇头:“告诉爷爷是想干嘛,让他知道我手足相残吗?”

“有些事,分寸还是要有的。”

贴身太监笑嘻嘻道:“不过刚才太孙还是挺狠的,震慑住他了。”

朱瞻基哈哈大笑:“是吧?装的很像啊。”

……

另外一边。

太子爷直到深夜才回来,老爷子为了孙子的事情,选择了直接镇压,而太子爷为了儿子的事情,则是苦口婆心的劝诫,使得三司和文官们对太孙消气不少。

父子两人,都在为朱瞻基忙前忙后,而朱瞻基倒是落得清闲。

反正有人跟在后面擦屁股嘛,惹再大的祸都无所谓啦。

而文官和三司们都消气之后,这件事也就太平下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没有了七大家之后,做事就要方便多了,整个京城钱氏盐铺一家独大!

然后,钱氏盐铺公开宣布,盐价继续下跌!

一时间,京城中所有的商人都嗅到了盐或许有重大改革,于是纷纷大量购买引进。

可没过几天,钱氏盐铺竟然继续宣布下调盐价。

商人巨亏,钱氏盐铺反倒赚了一笔。

数次的降价之后,商人已经亏麻了,而百姓们反倒是一次次的欢呼。

皇帝内帑因为钱氏盐铺的原因,倒是渐渐充盈了起来。

爷爷太能花了,之前可是空得跑老鼠啊。

现在能充盈,都是朱瞻基的功劳。

而朱瞻基也第一次从百姓的口中,听见了高呼皇上万岁的言语。

这让朱瞻基一度兴奋了起来。

他觉得,这是他送给爷爷最好的礼物了!

于是,当天下午,朱瞻基非要拉着老爷子出宫。

老爷子倒也乐得跟孙子逛街,于是就去了。

只是来到了秦淮河畔之后,老爷子就愣住了。

因为他看见了许多百姓在这里欢呼皇上万岁的画面。

朱棣忍不住走上前,如同一个闲散老翁一般,笑呵呵地拍了拍身边一个老汉的肩膀。

那老汉一愣,随即转过头来:“干啥?”

朱棣深邃的眸子望着对方,呵呵一笑:“打听个事,你们为什么在这喊皇上万岁啊?”

朱棣根本不知道前因后果,也不知道他的内帑已经被孙子逐渐充盈。

老汉一愣,有些怪异的目光看向朱棣:“瞧你这一身粗麻布衣,穿得也不咋地啊,怎么净说些大官人的话,不体民情啊。”

“劳烦老大哥告知。”朱棣拱手笑着道。

那老汉见到朱棣态度不错,便也侃侃而谈起来。

他指着这秦淮河畔附近的百姓们道:“看见这些百姓了吗?他们都是来感谢皇上的。”

“那为啥要到这里感谢?”朱棣迷惑了。

老汉道:“我们也进不去皇宫不是。”

朱棣继续问道:“为何感谢皇上?当今皇上,就是那个朱老四不是很坏吗?你们都喊他乱臣贼子,篡位之人……”

话还未完。

便已经看到周边几个百姓都用不悦的眼神看着朱棣。

那老汉更是连忙道:“住嘴!”

“你怎么能这么说皇上!”

“人家皇上虽然是篡位上去的,但是人家真心为百姓办事啊,你没看见人家修书吗?”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盐价,平日里咱们吃不起盐啊,没有盐干活都没劲,所以家里只能备一些粗盐,可仍旧不够用啊。”

“但现在不一样了,盐价持续下跌,那盐价你猜猜多少钱?”

朱棣道:“多少?”

家国大事关心多了,他倒是没注意盐的价格。

老汉自豪道:“比之前的盐价降了五倍!”

“那钱氏盐铺的掌柜还说,未来等产量上来,还要继续降价,让老百姓吃到最便宜的盐。”

“这有了盐啊,我都能耕三亩地,力大无穷啊,哈哈。”

说到这里,他眉飞色舞。

朱棣听着老汉的话,只觉心中一阵阵暖意涌出。

老汉还在他耳边说着什么,可惜朱棣已经听不见了。

他深邃的目光落在了这整个秦淮河畔之上,望着这些正在高呼万岁的百姓们,朱棣眼眶一时间微微发红。

也不知怎地,许是被沙子迷了眼。

反正堂堂永乐大帝,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哭鼻子的。

造反上位,百姓们都骂他是乱臣贼子,他在这座南京城其实没有什么安全感和归属感。

即便他是九五之尊,即便他是帝王,掌控天下人的生死。

他始终认为,北平府才是他的家。

可现在,看着百姓们真诚地高呼万岁,朱棣的心中,仿佛有一块大石头放下了。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站在人群中央。

他仔细地感受着百姓们高呼的声音。

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到为百姓干实事的好处。

一阵阵的高呼声,耳边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朱棣给埋没。

他第一次看这秦淮河,都觉得太过可爱了。

永乐大帝,朱棣,未来一定会是一位伟大君王,是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