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黛玉和两个嬷嬷在讨论这两次在贾家的事时,李长宁和林言也在说这两次的事。

林言道“我以前也知道贾家对贾宝玉是宠爱过度的,但我没想到竟有些好坏不分了,就这样下去这宝玉也是废了的。”

李长宁笑道“你这话若是让老太太听到怕是要记恨你了,那宝玉在老太太的眼里,可是小辈里能撑起家业的唯一一人了”。

林言道“哪还用等到老太太听到这话,今日我既要求宝玉为父亲母亲祈福,又要求不得与妹妹见面,老太太怕是早就对我不满了。

再者从我成为林家大爷的那时候起,贾家就有不少人记恨我了。公主以为,妹妹在贾家听的关于我的闲言碎语还少吗,倒是难得妹妹守的住。”

李长宁道“人家可不记恨你吗,本来以为迟早要是他家的,属于林家的数十万财物现在归了你,倒叫人家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好在妹妹是聪明人,就算没有人教,花费的时间长些,她自己也能看透。

说来也是妹妹对驸马足够信任,才会这么快就信任我。只是老太太那边对宝玉和妹妹的事只怕还不死心。”

说到这,林言也是无语“我哪是为了林家的财产啊,再者,父亲还在呢,林家的财物自有父亲做主,若是让我做主,我倒是全给玉儿日后做陪嫁。”

林言不知,若不是有了他,这财物还真全归了贾家,哪怕如此黛玉在贾家的结局也不好。

又接着说“还有那宝玉,不就是衔玉而生了吗,虽说是吉兆,怎么贾家的人仿佛看做救命稻草似的。

可若说如此,这宝玉到了这个年纪性情还是不定,读书一事也是毫无进展,也未见他们家着急。

反倒成日里纵着,就这样还想着宝玉的前途呢。也不知这次之后他可会学乖点。

再者那宝玉不管是家世还是人品都是配不上妹妹的,老太太倒舍得为了孙子舍了外孙女,也不知老太太能不能想通。”

李长宁这才想起来元春封妃一事还未对林家兄妹说过。就道“怕是难了,贾家的大姑娘要封妃了,这一位可是宝玉的同胞姐姐,一旦元春封妃,宝玉可不就是皇妃之弟了,这前程可不就来了,和林家的婚事可不是更合适了。”

林言道“看来我还是说错了,这才是贾家的救命稻草”接着似是反应了一会才道“所以这是带着妹妹出去躲懒去了?”

李长宁瞪他“明明是妹妹说她没机会出门,我才带她去的。”

林言忍笑“是,公主说的是,妹妹这事是我和父亲疏忽了,如今有了公主,日后就劳烦公主了。”

李长宁又瞪了他一眼才翻身睡觉。林言瞧着她的样子,有些心热。也随着上了床,伸手将床幔放下,也掩下一室风情。

第二日,李长宁安排好搬去公主府的事宜之后就带着黛玉,由林言护着去了在城外的庄子。

其实在早在之前,李长宁就让人逐渐的把得用的东西搬去了公主府,这一日,几人去了庄子上,才把剩下的东西送过去。

在这期间,几人也一起去过公主府,黛玉果然是选了之前看到那个院子,至于林言倒是特地在他和李长宁住的正院里置了一间书房,还是自己亲自看着布置的。

其他地方自然也由着他们的喜好改动。

为此,李长宁还调侃了兄妹俩“早些时候,就把图纸让你们二人自己看着选,看着改了,结果等到阿芷进宫时,倒是给我带回了一份半点没改动过的。

我还以是我这公主府建的太好的,准备让皇兄给工部的人赏赐呢,这会看来,原来不是啊。”

倒是又引得黛玉好一阵撒娇。

虽说是李长宁的庄子,但是李长宁也是第一次来,没想到光是坐马车都坐了近两个时辰。

等他们到时,天已经晚了,又在马车上颠簸了这么长时间,几人都是草草的吃了饭。就去提前准备好的房间歇息了。

第二日一早,林言就回了京,李长宁带着黛玉正准备出门的时候就见公主府的司丞送了账本过来。

李长宁有心叫黛玉了解少许农事,就让黛玉依然在身边坐着。待看完账本后又将其递给黛玉。才问司丞“这账本当真如实。”

这司丞本是建宁候一个属下的孩子,只是那下属在战场去世之后,只剩下他和寡母过活,后来建宁候府就资助他,等到李长宁出宫建府之后,征求过他的同意,就到了长公主府当了司丞。

不仅如此,本朝公主其实是不设私兵的,可昌明帝给了李长明一百个名额,这一百人多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不过是由李长宁自己庄子上的产出养着,

平日里,李长宁也未让他们守着府邸,只轮流值守,让他们除了私兵的俸禄之外还能各自找活干。因此,这些人对李长宁倒是极为忠心的。

这司丞道“属下来时并未惊动他人,行事也是小心翼翼的,应该没错,这里还有绝大部分人的供词,也按了手印。”

李长宁看着更是怒不可支“你带着赵峰把人拿了,也不必多说,送到顺天府尹去,让他们好好查,这两个庄头若沾了人命,不必轻饶。

搜出来的财物,除了留下够他们俩家家小过活的,其他的都给庄户们分了,好好的安抚农户,再把分成降了,给他们多留一些。”

黛玉这才带着紫鹃和顾嬷嬷出了门“这些庄头好生可恶,竟是欺上瞒下的,可那些庄户又为何不进京告状呢。”

顾嬷嬷道“姑娘有所不知,能当上庄头的,在这庄子上怎会没点背景,进京告状说起来容易,可家中哪里得来多余的存粮让人进京,他们可没有马车坐,只能靠两条腿走的。何况这庄头又怎会轻易放人进京。

有些穷一点的人家,可能全家就一套衣服,谁出门谁穿。就算侥幸进京了,这京城对他们乡下人家来说是何等之大,他们也未必知道自己的主事人家是谁,又谈何告状呢。

再有在他们看来,这主事人家和庄头未必就不是一伙的。”

黛玉道“我竟从未想过这些,倒是我想的简单了。”

顾嬷嬷安慰道“姑娘养在深闺不了解这些 也是有的,今日公主没有支开姑娘也是想必也是想让姑娘多了解一些。

再者,姑娘看着今日公主处理的轻松,那是因为公主的身份让她不必有顾忌,若今日是哪个新嫁的奶奶,怕是得费一番手脚。”

黛玉奇道“这是为何。”

顾嬷嬷道“一般姑娘们在闺阁的时候是没有自己的财物的,庄子这些只有出嫁时才会从长辈哪里得到,这些庄头都是老人了,有的甚至是世代干着这个。

是以很多新妇不管是为着长辈的面子,还是为了庄子不乱都只能慢慢来,哪能跟咱们公主似的说罚就罚了。”

黛玉道“好生麻烦,倒不如在家一辈子好了。”

袁嬷嬷却是笑道“哪能不嫁呢,姑娘这样好,只有百家求的,这些东西本也是要教姑娘的,只是姑娘这会还学着家事呢,公主还等着姑娘从她手中把林家的事接过去呢。”

黛玉却道“嬷嬷也不说说嫂嫂,哪有成日里只想把手里的事交出去的,嫂嫂可是宗妇,能给我多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