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风渐起,暑热消散,院中的树叶悄然变黄,时间缓缓来到农历九月。

从七月中旬开始,棉田就开始进行采收。

一开始采收的都是底部的棉铃,因为离地近的缘故,大多数根花的质量都不太好。

僵瓣污棉较多,色泽偏暗质量不好。

不过,由于云慧家棉田产量高,这些根花在经过处理之后,也能有不少人来买。

毕竟塞进衣服里能保暖,总比冬天塞柳絮强多了。

为何穷人的棉袄总是又肥又大,还不是因为塞的东西不保暖,不像富人,不仅有鹅绒鸭绒,还有各种皮毛和羊毛制品。

棉花亩数多,采摘就需要很多人一起来。

沈全有远见,早在开春播种之时就与那些短工约定好,七月中旬开始采摘棉花。

亩数多,棉铃多,采摘也是一项超级大工程。

没有机械的时代,一朵朵棉花都是靠手采摘。

五指呈爪状捏住棉桃,微微用力把棉桃摘下来放入背篓中。

因为是第一年大批量种植,云慧提前做了很多准备。

两个月的时间,足够把北城的纺织厂组织起来,加之有余大人的大力扶持。

沈舒言买下来的那处院落是个三进院落,因不当做住宅的缘故,显得愈发宽敞,院中放上几十台织布机一点问题也没有。

泉城本就以鲁绣闻名,是历史记载中最早的绣种之一。

如今有丝绣,还有更加精细的法绣。

所以找些会织布的仆妇并不算难事,而且云慧家给出的工钱也比一般人家高出两成。

棉花的产量大,通常都是底部喷花没采摘完的时候,中部的中喷花就已经开始吐絮了。

真是人在前面摘,棉在后面追。

黄地主那棉田不知是请了什么高人,竟然能把焦叶的棉花救回来。

但产量也低得可怜,自然不用再雇人。

若非,云慧提前说明不要他家的长工,恐怕黄地主巴不得派人去棉田做活。

入秋以来秋收忙,不仅田地间的棉花需要采摘,还有不少秋菜需要售卖和处理。

好在小院内人手充足,除去葛婆子还有刘、崔两个婆子,加上之前培养的四个媳妇子,一群人处理些秋菜还是没问题的。

庄子上的产出多,加之地理位置优越,蔬菜瓜果的产量更胜一筹。

加之林家田庄的蔬菜一直颇具美名,即使云慧没有派专人去售卖,也有不少酒楼特意过来收菜。

只为套个近乎。

苹果也到了采收期,秋风打着旋的带走树上落叶,只剩下一个个鲜红或黄红的苹果在林中随微风摇晃。

到了挂霜期的苹果会更好吃,因为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

即使知道来山奈滋味绵软,也有不少人看着果林流口水。

云慧心中也颇为忐忑,海棠虽然与苹果同属一科,但具体成效,还得尝过才知道。

由于是从各处搜罗来的苹果品种,有些结了果子,有些却没有。

黄中透红的苹果偏多,个别还有偏白和黄绿色的。

都是因为基因不稳定的缘故。

好在苹果的味道十分不错,不仅保留了原有的酸甜风味,口感比之前更胜一筹。

终归不再是绵软多絮了。

吃起来皮是脆的,但果肉仍然有些偏软,达不到富士的口感。

但云慧也十分满意。

主要是苹果果香四溢,卖相虽然差了点,但毕竟是第一年结果,要求不能太高。

这些苹果被云慧冠以泉城苹果的名号,送到了各处让人品尝,还准备了不少在坊间售卖。

卖相偏差,自然也不会有太好的价格。

慢慢的大家也都习惯了泉城苹果的口感,几文钱一斤的苹果,家家户户都会选择买回去尝尝鲜。

纺织厂也在沈舒言的督促下慢慢步入正轨,现如今纺织厂内主要的工作就是摘棉、去皮、去籽,就是轧花。

轧出来的棉籽也有很多用处,不仅要挑选更好的留种,还能榨油。

只不过味道发苦,不太好吃罢了。

轧花之后的棉花就叫皮棉,之后还有弹花、纺线、打线等十几道工序。

弹棉花则更是一项技术活,弹棉花的工具是大木弓,随着“砰”“砰”“砰”的声音不断响起,棉花也会变得越来越蓬松。

而后才能进行余下的步骤。

因都是第一年纺织棉花,不少人都只能看着,由经验资深的老师傅们前摸索,而后在慢慢教给其他人。

正好一开始采摘的根花能用来练手,前前后后啥也不耽误。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云慧从不亏待自家手下的员工,不仅采摘棉花的长工短工们一天两顿有肉,时鲜的果子更是供应不停。

秋老虎威力仍在,即使采收棉花是要紧活,也会有人来回不停的运输冰镇酸梅汤。

纺织厂内,一批批的棉桃被陆陆续续运进来,一路上已经引得许多人为之侧目。

云慧感叹幸好沈全是从城东城门进入,若是按照往常的法子,从城南这么溜上一圈,不知还得着了多少人的眼。

棉花大丰收的消息根本捂不住,这下就连柯氏他们都听说,泉城试点种植棉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今年可是相当忙碌的一年,粉红软糯的蜜桃、个大珠甜的葡萄、香味甘甜的木瓜、甘甜清脆的梨子、蜜枣、小枣还有柿子,都开始进入采摘成熟期。

从七月中旬到如今,泉城内都飘着果香,不仅选择多,而且因大多都是本地采摘的缘故,价格亦是十分美丽。

黄红交错堆叠,绿色点缀其中,远处树叶随风飘散,秋风扫走的不仅是树叶,还把果香菜香传到远处。

泉城特产两米高的大葱、颜色翠绿的白菜、韭菜,还有大蒜、辣椒、白莲藕等蔬菜均热热闹闹的摆成一片。

红的显眼的番茄、紫的发黑的茄子、顶人手臂长的豇豆,雪白笔直的白萝卜、口感清爽的黄瓜都是重点购买对象。

田间的晚稻也被穗子压弯了腰,金灿灿的颗粒饱满,还有个头宛如壮汉拳头般的土豆、地瓜,金黄如玉的玉米……

而忙碌过后,云慧家一季稻和稻田蟹也进入了成熟期,待各个满膏籽肥的稻田蟹进入市场。

这下,彻底点燃了泉城秋日采买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