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在逃天子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旅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3章 旅游(求月票)

济度摆开阵势开始强攻,投石车,火炮,云梯等手段通通用上。

但是这些玩意守城的义军也有,池州城下沟壑、陷阱遍地。

双方你来我往,虽然交战十分激烈,连续激战四天,清军留下了五六千条尸体没有半点进展。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守军的士气越来越旺盛。

因为天子还没有消息,谁知道他有没有什么后手。

济度也是时刻关注着明军的动向,并且警惕朱肆从他背后杀出。,让他不能全心攻城。

并且池州看样子短时间也攻不下,继续耗在这里,酝酿的危机只会更大。

于是济度便有了撤退的心思,打算分一部分兵马回南京固守,另一部分去安庆。

安庆守军虽然一直龟缩,力保城池不失,被济度嘉奖了,副将升为总兵,知府听说也要高升去南京任知府。

各地的官员见状,更加紧闭城门,才不管明军在乡间是何作为。

同时这种嘉奖也让这些官员莫名的震撼,什么时候清军不敢出城与明军野战了?

这种质疑不仅仅是动摇主将的内心,连下层的士卒还有百姓都隐隐约约感应到这天下要变了。

满清以威立天下,当他这刀不在锋利,被明军吓得不敢出鞘后,还有谁会把他当回事?

还有谁会把注压到满清的身上?

真当那些人当狗当上瘾了?

尽管济度知道这种影响是致命的,但是现在别无他法,虽然他手中的嫡系不惧怕与明军野战,但是其他兵马,他不放心。

要是再被明军各个击破,再杀个几万人,满清在江南、淮泗一带的统治立马崩溃,而不是像现在摇摇欲坠,两相其害取其轻,现在起码还维持一个架子。

就在济度准备撤军的时候,探子来报,桐城的知县还有驻守的游击将军已经率领残兵南下了,根据禀告说明军早在五日前就攻陷了桐城,他们虽然坚决抵抗,奈何明军势大不敌。

济度知道这股明军的厉害,也没多责怪,而是迅速做出应对,分了一万去芜湖镇守,阻止这股明军绕路进入长江,从而直下南京,并且严令守将不得浪战。

因为现在水道被张煌言封锁,他则率领剩余人马从铜陵绕道北上。

直接将池州无视了。

这种情况张煌言哪里会放过,率领自己的水师,一路跟随济度顺江而下,也不攻击,就是不让济度渡江。

济度这张煌言这一手弄的太难受,现在要么让江西的水师东下,将张煌言的这股水师或是吞掉或是牵制才能从容渡江。

然而江西的水师一旦出动,万一荆湘的明军顺着杆子东下呢。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没到动九江水师的时候。

要么就在芜湖等地强制架起浮桥渡江,但是万一被张煌言半击而渡,那就惨了。

当然也有一劳永逸的办法,那就是将池州拔掉,让其在岸上没有立足之地,这样一来就会被清军彻底困死在长江上。

历史上,张煌言此次北伐虽然有水师之利,但是贪大求全,兵力分散,在长江上没有守住一座城,从而功败垂成。

现在池州攻不下,等于是让张煌言的水师有了一个可以补给休养的港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封锁长江水道。

但济度到底还是有两把刷子,不是那种犹豫、葬送战机之辈,当机立断,全军退走南京。

南京在江左,张煌言是怎么也封锁不了的。

再则他也看出了张煌言所部是这股义军的主要战斗力,靠其他义军,根本守不住池州,所以张煌言不敢太远离池州城。

就在济度走陆路回南京的途中,江北的消息又传来了,不过这次不是坏消息,而是捷报。

舒城一度被明军攻破,但是在当地守备的英勇带领下,成功的将明军击溃,重新夺回了舒城。

至于斩获呢,没有!

反正舒城现在还在大清的手中,你就说该不该赏吧!

济度也经历过战事,哪里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分明是明军这股明军主动弃城后,被他们重新夺了回来。

甚至有可能从一开始,舒城的守军就是投降的,完全是在和明军唱双簧。

朱肆的两年之约,在江南一带广为流传,许多官员、士卒有可能早就暗中投靠了明军,现在之所以不表,蛰伏起来,完全是为了两年之后将江南一战而下。

只是济度虽然有这些猜测,但是比起其他官员丧师失地,这个情况要好太多了,所以不但不能惩罚,还得奖赏。

济度也不是蠢货,知道不能大肆奖赏,怕被其他官员争相模仿。

这战功又没有什么人头作为凭证,奖励几百两银子,口头称赞一番,意思意思就得了。

然而等舒城刚奖励完毕,六安州的捷报又传来了,与舒城的战报如出一辙。

济度明知道是糊弄鬼,但也依旧奖赏了几百两银子,并且快马加鞭从江浦渡过长江。

而朱肆呢在做什么?

自然在开仓赈粮,将官府的粮仓全部发放给当地百姓,并且宣布面免除今年所有的秋粮,反正明军大概率不会留守,这个口头的承诺何乐而不为。

自明军刚到六安,当地的知县和守备就投降了,朱肆也没难为他们,也不管这些人是真投还是假投,反正一进城,就将他们赶出了县城。

然后休整,宣传,放粮三步走。

等过了两天后,全军开拔,继续前进。

而后知县和守备再带人进城,而后匆匆忙忙去后院查看自家女眷,得知明军这些天秋毫无犯后,不由得面色沉重。

过了六安沿着淠河便进入了凤阳境内。

一进入凤阳地界,整个凤阳就震动了,朱家天子亲临凤阳这意味着什么,大家可是一清二楚。

并且这位可不是狼狈逃窜到此地,而是率领王师堂堂正正的来的,其在天堂寨和铜陵大破清军的消息已经在整个江南传遍了。

传言,清军的尸体将整个长江都染红了,堵了长江好几天。

江宁镇守喀喀木被天子阵斩于城下。

更为传奇的是,这位天子孤身十八骑就敢进驻江宁镇,吓退满清简亲王十万大军,不敢与之争锋,只能等待天子从容退去后,才敢畏畏缩缩进军池州。

天子打不过不说,鞑子就连池州的义军也打不过,只得狼狈逃回南京。

这些消息经过几遍传播变形了好几次,但是每每道来,也令人热血沸腾。

这些传言也让江南的百姓都坚信,要不是天子这次带的兵少,这江南早就恢复了汉家河山。

但是也等不了多久,两年后就能让这些狗鞑子脏水鱼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