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在逃天子 > 第八十九章 吏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0章 吏员(第一更!)

事情快要敲定的时候,文安之补了一句:“以后东吁所有奏折走臣这里吧,二十过后,想必我已经入了黄土。大明以便能以此说道说道。”

朱肆理解文安之的意思,以后若是大明想毁约了,完全可以将黑锅扣到文安之头上,不认可之前签订的条约。

在坑外夷这方面,君臣都没什么心里负担,没有丝毫的迟疑,便点头答应了。

钱的事情有了眉目后,接下来便是粮的问题。

明军这几个月高强度征伐,昆明的粮差不多快耗光了,若是荆湘今年收成不好,或者说秋税没有足额收上来,那就麻烦了。

眼下还有两个月都要征收秋粮了,大明手下的官吏本就不够,就算从昆明抽调一部分来,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毕竟初来乍到,两个月不可能摸完全摸清楚当地情况,并且征收粮食这件事让外地人来做,荆湘当地的百姓是否接受还要打个问号。

云南和贵州能够大规模实现这件事,也是耗费了一两年功夫。

并且营庄的形式和军屯其实差不多。

能够收税完全是因为土地大多掌握在明军手中,这才如使臂膀。

荆湘这个地方可不像云贵那样容易。

虽然可以将鞑子的土地收归军屯。比如荆州,刘贵龙贪得无厌,霸占了上万亩良田,这些可以没收。

但是荆湘其他许多地方是主动归降,不能简单了一杀了之,否则今后还有谁来投靠?

大明在荆湘推行新制,必须要得到当地的官吏的支持。

县衙州府的吏员多是本地的技术官僚,关系盘根错节,只有他们能摸清楚这一地真实的收成。

只是这些官吏之前便是大明的官吏,而后投降满清,到了现在又摇身一变,变回来了。这些人有多少道德良心,那得打十足的问号。

这些人不可能经过一个乱世,就把道德水平提升了。

如何用好荆湘当地人,如何让荆湘的官吏归心,彻底认同大明的新制。

但是也不能简单放过那些贪官污吏。

这方面可以暗示下面的御史,让他们挖一挖那些降将降官的黑料,名典正刑的处理。

但也绝对不能搞扩大化,其中分寸感要拿捏的很准,这种事情只能全权交给雷跃龙,朱肆绝对不能沾手。万一场面搞得不可收拾,还有缓冲的余地。

除此之外那些在一线收税的胥吏,要派人加紧巡查,并且还得给这些人提高待遇,甚至破格将一部分吏员升为官员。

朱肆其实很想官吏不分家,这些底层的吏员,许多都是技术性官僚,比如户房的吏员多是算术高手,仵作也算是职业的法医等等。

这些人没有上升空间,那就只能整体琢磨着给自己捞点好处。

所以让这些人有晋级上升的空间,对整个国家很有好处。

但是唯一的缺陷,就是缺钱。

在封建社会,养那么多官僚本就很吃力了,再将下面的吏员一并纳入朝廷,财政根本吃不消,所以不得不让大量本地人充任。

绕来绕去还是钱的问题。

吏员问题一直查毒中国千年,朱肆不能视而不见,官吏不分家,扩大官僚队伍,也意味对国家进一步惊细管理。

这个事情虽然难,也得一步步做起。

这吏员升官,这个口子必须得开,而且还要以这次秋粮征收做考核,作为晋升的标准。

朱肆可以控制名额,不至于让财政崩溃。

当朱肆将这想法提出后,立马遭到了三人异口同声的反对。

“吏滑如油,而又狡诈凶残。若是安之以任务,必定媚上欺下,定然要将小民往死理逼!”李定国贫苦出身,对于官吏的印象肯定比其余几人要来的深刻。

如果官府急于求成,将大量的收粮任务摊派下去,完不成的严惩,超额完成的择优升官。

为了迎合上义,得到升官,豪强人家这些吏员肯定不敢逼,一定会将任务摊派到那些百姓身上,必定会造成生灵涂炭。

朱肆琢磨了一下,觉得是这个理,他不否定吏员中会有刚正不阿,为民请愿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占比太少,相当部分还是无赖流氓。

雷跃龙沉吟片刻说道:“事情虽难,但是我们还是要迎难而上,秋粮要收,小民要顾,为今之计只有让一批清正的官吏,不辞辛苦,走访乡里,探访百姓,若有肆意摊派的情况,格杀勿论!以雷霆手段以正效尤!”

文安之听后,摇头,反问道:“若是百姓撒谎呢?吏员奸滑,那小民又何尝不是?若能为家中藏匿一份粮食,谁愿意多交?”

文安之的话让朱肆与雷跃龙脸色大变。

他们忽然意识道,自己对百姓的印象太过刻板了。

是啊,若是一味偏袒小民,百姓肯定会瞒报亩产,十分都能说出个五六分。

所以这吏员得是乡人,得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甚至也要使些手段,才能保证这个国家正常的运转。

不能简单的将吏员视为贼寇。

朝廷、吏员、百姓实际上处于三方博弈的状态。

文安之微微颔首,叹息:“所以为今之计,还是尽量清丈土地,预估秋粮。以此作为根据,无论是奖惩吏员,还是征收秋粮都有了底。”

朱肆颔首,这才是治国的煌煌正道。

而后文安之又说:“然,清丈土地需用循吏,循吏久耕地方,上下勾连,恐有不实,故而各地异地清丈,荆湘之地风俗相当,也不至于完全陌生,之后再比之鱼鳞图册,继而复论奖惩。”

朱肆明白文安之的意见,让各个地方官吏异地清丈,得出数据后,再比较当地的“白册”也就是官方的档案。

数据吻合的,就可以定下不管了,数据不吻合,朝廷再派人去现场清丈,得出结果后,对的奖赏,错的惩罚。

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当下最有效率,稳妥的做法。虽然也有纰漏,但也能大致摸清湖广的底细。

但此外推行此法,还需要配合取士。

大明的新政实际上是在割豪强地图的肉。

大族豪强固然可能因为刀兵而配合官府的秋税新政,但是你也必须得给人家甜头。

并且将这些人团结进队伍,不仅仅能弥补大明文官的空缺,还能朝廷更加精细的掌控荆襄。

所以朱肆决定召开两场科举。

今晚四更,但有可能有些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