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级文明回溯 > 第75章 温暖阳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2章 温暖阳光

有时候,或许愚昧不见得是件坏事。

如果没有好奇心浓重的五个民间探险者组织了那场探秘雪原的“勇者之旅”,陨星人或许就不知道自己的星球正在走向灭亡。

或许,在千年之后,陨星人就能够在稀里糊涂的低温之中被灭亡。

陨星这颗冰冷的“雪球”之中,或许会有他们存在过的遗迹。

但如果没有另外的智慧生命再次发现他们。

整个上百万年发展起来的陨星文明,在宇宙的尺度之上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一切都将归于宇宙的虚无。

……

但“勇者之旅”之后,陨星人知道的太多了。

他们知道自己的星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个小小太阳系之中的第五颗行星。

他们知道那个天空之中经常出现的赤褐色的“巨眼”其实并不是恶魔凝视的眼睛,而是太阳系的第六行星——木星。

他们还知道,陨星前面的那颗火星上的温度简直像是陨星人眼中梦寐以求的热炕头,但上面却没有生命,因为上面几乎没有水分。

这让陨星人的科学家们似乎意识到:

如果真的是曾经有一颗冰彗星撞击在陨星上,或许它是灭亡陨星先前文明的罪魁祸首,也有可能它是给陨星带来生命的最初起源。

或许,正是因为“冰彗星”撞击陨星带来了水分,陨星才诞生了生命。

这正是冰彗星撞击行星的事件非常罕见,所以陨星人才在宇宙之中找不到其他外星人的存在。

即便温度非常适宜的火星上也没有生命。

那神话传说之中,给陨星人带来冰灾的冰神维克托亚和赐予陨星人火种的生命之神纳斯维多根本就是同一个人。

……

而根据陨星人古生物史学家卡尔夫教授的研究:

曾经的陨星上各种动植物遍地,是个温暖富饶的星球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而后来,陨星变成现在这样到处都是白雪皑皑,甚至最冷的地方能够达到零下一百多摄氏度的低温状态也是事实。

但这种变化到底是“冰彗星撞击”造成的,还是“陨星远离太阳”造成的,现在有了分歧。

近百年来,陨星人一直将那位开创陨星天文学的先贤多提出的“冰彗星撞击”视作陨星变成冰雪星球的真理。

这在陨星人心中已经是根深蒂固的思想。

而卡尔夫教授提出的“陨星远离理论”一时之间是对以前权威的极大的挑战。

所以,即便是他带的学生奥尔也对他的想法有所质疑。

但卡尔夫教授有证明自己理论的方法:在陨星最冷的南极地带进行冰下考察。

只要能够在陨星的南极冰川之下挖出曾经的阔叶植物和热带动物化石,就能够有力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

因为,如果陨星始终和太阳都是保持这个距离的话,根据“能量测试仪”能够清楚地的测到太阳光到达陨星南极上的能量不足以有亚热带的气候。

也就是说,即便是在“大冰寒事件”之前,陨星上还到处是枝繁叶茂,牛羊遍地的时候,陨星的南极地带,因为很少得到阳光的照射,是不应该有亚热带生物的。

除非,那时候的陨星离着太阳比较近。

即便是南极能够接收到并不是很多的阳光,一样有十分温暖的环境。

这就跟靠近火堆比远离火堆更暖和是一个道理。

只有当年陨星靠近过“太阳”这个“火堆”才有可能在南极部分都出现亚热带丛林的景象。

还有一点就是,“冰彗星撞击说”并不能解释陨星依然还是正在逐渐变冷的现象。

而“陨星远离太阳说”则能够完美契合这一点。

当时,卡尔夫教授在“陨星气候变化交流研讨会”上是这样说的:

“陨星之所以常年积雪不化,一年比一年冷,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我的陨星正在一点一点地远离太阳。”

“可能它远离太阳的速度在我们看来并不快。”

“或许每年只远离几公里。”

“这几公里在陨星和太阳之间19分钟光速的大尺度距离上简直微不足道。”

“光从太阳上出发达到陨星都需要走19分钟,这几公里或者几十公里又算得了什么?”

“甚至,这种微小的变化,在我们陨星一年671天的周期都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时间。”

“时间是不会垂帘生命的命运的。”

“每年虽然移动几公里。”

“那么千年,万年,乃至亿年之后呢?”

“在无情的时间尺度上,沧海都能变桑田,更何况行星和恒星之间的距离。”

“……”

“你们看这些植物的标本。”

在一个三维投影上,陨星的古生物学家卡尔夫教授向研讨会上的众人做以演示。

“这种几米长的大叶子植物才是六千万年前的赤道附近的植物。”

“这些十几米长的动物骨架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我们甚至在深层的冰层之下发现过二十多米长的这种动物的古化石。”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那是多么壮观的庞然大物。”

“如果稍微了解一点生物学的朋友都应该知道。”

“生物的个体越大维持生命体运行所需要的能量也就越多。”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无不例外。”

“没有足够的能量摄入是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个体的。”

“动物维持多需的能量多源于食物。”

“无论是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其食物链最开始的来源就是植物。”

“食草动物吃植物,食肉动物再吃食草动物。”

“其能量的根源都是从植物开始。”

“而植物的能量根源就是来自于阳光。”

“植物通过一系列光合作用将阳光的能量变为自身的物质。”

“而如此枝叶硕大的植物,需要有十分充足的阳光才可能存活。”

“并且,那时候的动物体型竟然是如此的巨大。”

“像这种十几米长的动物,每天要吃掉半吨的这样的植物。”

“而这种动物并不稀有,而是成群存在。”

紧接着,卡尔夫教授展示了一张示意图。

那是一个金字塔状的三维图标。

“金字塔”的分为四层。

最下面一层画了一个太阳的符号,代表阳光。

往上一层画着一棵草的符号,代表植物。

再往上一层是食草动物的代表。

最上面一层是食肉动物的代表。

“在生物圈之中,能量一样是无法完美百分百传递的。”

“每一级的能量损耗都在80%以上。”

“而如果这种十几米长的庞大食草动物当时都成群存在,你们可以想一下,这最低层的阳光需要多充足才能够供应起如此庞大的生物圈系统。”

卡尔夫教授用类似给小学生讲课方式,讲述了曾经陨星的环境阳光会有多么充足,气候多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