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群散去,面对剩下熟悉的人,李君华忍不住展现出自己的内心真实情况,低头叹了口气。

说白了,这东西会引起这样的轰动,还是环境所致。

百姓都太压抑了,一点风吹草动,就有可能让众人此刻敏感的神经被触动。

“叹什么气?事不是好好解决了?”时辞看了他一眼开口道。

“……只是日后不知还会有多少这样的事。”

“事总是会有的,你若是这么想,就没完没了了。”

白晚落跟着点了点头,安慰道:

“无论发生多少事情,只要顺利解决就行了。别想太多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李君华知道二人说得在理,深呼吸一口,比起夏日,更像是深秋的寒凉空气吸入体内,让他的身体和脑袋冷静了下来,迅速将杂念抛在脑后。

现在可不是悲秋伤春的时候。

时辞和李君华二人转身准备离开,却见身后的白晚落没有动作。

“阿晚?”

白晚落盯着角落里那一截菌柄,“你们先回去吧,明日还要安排灾民的事情,早点休息。我打算收集点这菌子,以后可能有用。”

她记得以前看到过这种菌子净化污染土地,甚至是水源的作用。若是在日后灾后重建中,能派上用场就好了。

二人对视一眼,听她都将自己和她本人安排明白了,知道旁人劝不动她,嘱咐几句,便离开了。

之前的妇人将这地儿视为洪水猛兽,白晚落倒是觉得不错,二层小楼小是小了些,起码比三元府到处都滴着水的地方好多了。

这种菌子的生长速度真不是盖的,她闭眸小憩了一会儿,直至阳光照射在了她的身上。

居然天晴了!

带着不可置信地推开窗户,果然,旭日东升、霞光万道,连沥沥小雨都消散尽了。

“雨停了!不下雨了!”

“太好了,太好了!”

“啊!终于天晴了!!”

“……”

城中的百姓手舞足蹈欢呼起来,久违的笑意爬上了脸庞,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白晚落转身往角落看去,那里果然又长出了几颗样貌十分诡异的菌子。

这点数量肯定不够,她想到了长久未使用的金手指功能。

“以物换物”不仅能换东西,还能用作物换种子呢。

不过,蘑菇哪有传统意义上的种子呢?

她拿了一颗试着兑换,换出来的居然是可以直接种植的接种菌棒。

一颗菌子可以换二十个接种菌棒。

还挺智能的。

确定了菌子没问题,她叫来胆子最大的博容,让他代替自己在这里摘蘑菇,离开小楼,站在阳光下,白晚落一时居然有些恍惚。

好久都没看到日光了。

“咕嘟咕嘟——”“滴答滴答——”

身后马蹄声和车轮声响起,一队商队赶着车马进入了城内。

领头的人翻身下马,来到白晚落面前,小心翼翼地打量两眼,拱手恭敬问道:

“敢问可是长公主殿下?”

看到白晚落点头,来人立马下跪行礼,“见过长公主殿下。”

白晚落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起来吧,你是……?”

来人立刻从怀中翻出一封信双手递上,待看完了信,白晚落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他们是林记商行的人,来信的正是林季良。

林季良知道了白晚落在安州,安州局势紧张,定需要不少粮食,特地送了些来支援安州。

他在信中写道,他知道这些粮食只是杯水车薪,但总好过没有。

至于他是如何得知白晚落的事的,自然是通过陈夫人之口,传播到了被蔡以珊等人一并带走避难的宋大娘与贾秋灵耳中。

贾秋灵替白晚落打理清溪奶茶铺,离开三元府前,白晚落就将与林季良的联络地址给了她,方便采购牛奶。

白晚落看着浩浩荡荡的车队,此时已引起城内不少人注意,忙让他们送到署衙。等货物全部卸下,搬入了署衙粮仓,领头的才松了一口气。

这几日雨小了些,他们家少爷才敢让他们出来。从他们万元府到安州,紧赶慢赶也赶了四日。

载着太多吃的,一路上怕不安全,他们几乎是日夜兼程,丝毫不敢停留。

终于分毫不差地将东西送到了目的地,所有人都卸下了心中的石头。

来前他们害怕无法顺利找到人,特地向他们家二少爷打听了长公主殿下的特征,林季良思考半晌,只说漂亮,与旁人不同,总之你见了就能认出她。

他出发前还嘀咕,漂亮的姑娘虽然不如路边鲜花那么常见,但也不少,光凭这点,真的能顺利找到人吗?

待到了安州,真的见到白晚落,才知自家少爷一个字都没说错。

她就仰头站在那里,阳光洒在她的一头乌黑墨发上,闪耀着金色光泽。

以前他只知衣衬人,现在才知道,过人的仪表姿态也可以将普通衣饰衬得不凡。

见他们这就打算离开,白晚落挽留道:

“留下来吃一顿饭,歇歇再走吧。”

领头的犹豫了一下,但想到这几日几乎没怎么好好吃东西,随身带的干粮也是省着吃,看着身后弟兄们一个个疲劳的脸,点了点头。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殿下好意!”

他们带来的粮食全是土豆,林记商行做为大商行,有不少粮食存储,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能填饱肚子的才是最实在的。

在能填饱肚子的前提下,他们选择了能做出不一样风味的东西。

林季良知道白晚落在这里,那在吃食方面,绝对不会有差错。

署衙一群人围在粮仓门口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这外边的商队都能进来了,看来这事儿确实是过去了!”负责煮粥的妇人心有余悸,连洪涝灾这几个字都不敢说,只敢用“这事儿”代替。

“是啊是啊,可算是过去了!”

李伴月跟在李君华身边久了,耳濡目染,更在意粮食问题,“这些土豆若是分给所有人,怕是也不够吃几日的吧……”

“那就看怎么做了。”

众人齐刷刷望向了白晚落。

她思忖片刻,决定将土豆做成粥的配菜,这样还能多吃几顿。

今日就先简简单单做个葱煎土豆。

昨日才让难民们看到了希望,让他们熄了生事的念头,若今日就给每人发一个干巴巴的烤土豆,岂不是一下回到了原点?

她一说想法,大伙煮粥的煮粥,处理土豆的处理土豆,各自迅速忙活了起来。

还有几个妇人立马出门寻找起葱来。

小葱这东西每家每户都用得上,又好养活,几乎家家户户都栽种了几棵,城中搜罗搜罗,还是能找出不少没惨遭天灾毒手的。

至于一根根东倒西歪,或是缺尖断根的,看着品相差极了,但现在又有谁会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