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新说 > 第464章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却说孔明正与诸将商议进攻之策,忽有魏将来投降。孔明唤他进来询问,那人回答说:“我是魏国偏将军郑文。最近和秦朗一起领兵,听从司马懿的调遣。然而司马懿偏心,加封秦朗为前将军,却视我如草芥。我心中不平,因此特来投降丞相。愿丞相收录我。”话还没说完,有人报告秦朗引兵在寨外,单独挑战郑文。孔明问郑文:“你的武艺和秦朗相比如何?”郑文回答说:“我一定能斩了他。”孔明说:“你如果先杀了秦朗,我才不会怀疑你。”郑文欣然上马出营,与秦朗交锋。

孔明亲自出营观看。只见秦朗挺枪大骂:“反贼盗我战马来此,可早早还我!”说完,直冲郑文。郑文拍马舞刀相接,只一回合,便将秦朗斩于马下。魏军各自逃走,郑文提着秦朗的首级回营。

孔明回到帐中坐定,唤郑文过来,突然大怒,叱责左右:“推出去斩了!”郑文说:“小将无罪!”孔明说:“我向来认识秦朗,你斩的这个人,并不是秦朗。你怎么敢骗我!”郑文拜倒告诉孔明:“这实际上是秦朗的弟弟秦明。”孔明笑着说:“司马懿让你来诈降,从中取事,却怎么瞒得过我!如果不实说,一定斩了你!”郑文只得承认是诈降,哭着求饶。

孔明说:“你既然求生,可以写一封信,让司马懿自己来劫营,我就饶你一命。如果捉住司马懿,便是你的功劳,还应当重用。”郑文只得写了一封信,呈给孔明。孔明将郑文监下。

孔明的部署令人拜服。他选了一个善辩的军士,附耳吩咐一番。军士领命,持书直奔魏寨,求见司马懿。司马懿唤他进来,拆信看完后问:“你是什么人?”军士回答说:“我是中原人,流落蜀中。郑文和我是同乡。现在孔明因为郑文有功,用他为先锋。郑文特别托我来献书,约定明天晚上,举火为号,希望都督率大军前来劫寨,郑文在里面接应。”

司马懿反复询问,又将来信仔细检查,果然是实情。他赐给军士酒食,吩咐说:“今晚二更为期,我自己来劫寨。事情如果成功,一定重用你。”军士拜别,回到本寨告知孔明。

孔明仗剑步罡,祈祷完毕,唤王平、张嶷如此这般吩咐;又唤马忠、马岱如此这般吩咐;又唤魏延如此这般吩咐。孔明自己带领数十人,坐于高山之上,指挥众军。

却说司马懿看了郑文的信,便想带着两个儿子率大军来劫蜀寨。长子司马师劝谏说:“父亲为什么凭着一片纸就亲自进入重地呢?如果有疏忽,怎么办?不如让别的将领先去,父亲在后面接应就可以了。”司马懿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命令秦朗引一万兵去劫蜀寨,自己率兵接应。

当晚初更时分,风清月朗;将到二更时分,忽然阴云四合、黑气漫空、对面不见人影。司马懿大喜说:“真是天助我也!”于是人马都衔枚而行、马口都被勒住、长驱直入。秦朗率先引一万兵直冲入蜀寨中、但一个人也没看到。秦朗知道中计、忙叫退兵。这时四下火把齐明、喊声震天:左边有王平、张嶷、右边有马岱、马忠、两路兵杀来。秦朗奋力死战、但不能突围。背后司马懿看到蜀寨火光冲天、喊声不断、又不知魏兵的胜负情况、只顾催兵接应、朝着火光杀来。

三更以后,天色渐渐明朗起来。孔明在山顶上鸣金收兵,这一刻,他眼中闪烁着得胜的光芒。二更时的阴云暗黑,原来是孔明运用了遁甲之法的结果。而现在,他驱散了六丁六甲,扫荡了浮云,天空恢复了清朗。

回到寨中,孔明命令将郑文斩首,再次商议夺取渭南的策略。每天,他命令士兵挑战魏军,但魏军始终闭门不出。于是,孔明自己乘坐小车,来到祁山前、渭水东西,亲自踏看地理。他来到一个形状像葫芦的谷口,看到这里的地形,心中大喜。他问向导官:“这里叫什么地名?”向导官回答说:“这里叫上方谷,又叫葫芦谷。”

孔明回到帐中,叫来裨将杜睿、胡忠二人,附耳传授他们密计。他命令召集随军的匠作一千多人,进入葫芦谷中,制造“木牛”“流马”应用。又命令马岱领五百兵守住谷口。孔明嘱咐马岱说:“匠作的人等,不许放出谷口;外面的人也不许放入。我还会不时亲自来检查。捉拿司马懿的计谋,就在此一举。切不可走漏消息。”

在谷中,杜睿等人监督匠作们制造木牛流马,按照孔明的方法,依法制造。孔明则每日往来指示,他的身影在谷中穿梭,时刻关注着制造的进度。

忽然有一天,长史杨仪进来报告说:“现在粮米都在剑阁,人力牛马搬运不便,该怎么办?”孔明笑着说:“我已经运筹帷幄多时了。前些日子我积攒的木料,并西川收买下的大木,让人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很是便利。牛马都不需要草料,可以昼夜转运不绝。”

众人都惊奇地说:“自古以来,从未听说过有木牛流马的事情。不知道丞相有什么妙法,造出这种奇怪的东西?”孔明说:“我已经让人按照方法制造,还没有完备。我现在先把造木牛流马的方法,尺寸方圆,长短阔狭,写明白,你们看看。”

于是孔明亲手写下一纸,交给众人观看。众将环绕而视,只见上面详细描述了木牛流马的制造方法,精细到每一个细节。众将看后,无不拜服,称赞孔明为神人。

众将细细品读孔明所写的造木牛流马之法,一开始还带着些许困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脸上的表情逐渐从困惑变为惊讶,然后是叹服。

造木牛之法详尽而精妙,每一个细节都被孔明描述得淋漓尽致。“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形象地描绘了木牛的整体构造,使人仿佛看见一头壮硕的木牛站在眼前。“头入领中,舌着于腹”,如此设计,巧妙地将木牛的各个部位连接在一起,既结实又实用。

“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孔明对木牛的运载能力也做了精确的说明。不仅如此,他还对木牛的各个部位做了细致的解说,“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每一个部位都有其特定的形状和功能,彼此相互协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木牛。

而造流马之法同样令人叹为观止。“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流马的骨架在这样的精确尺寸下显得既坚固又轻盈。“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孔明对流马的每一个部位的设计和安排都恰到好处,足以见得他的匠心独运。

众将看完后,一时间无人说话,都被孔明的智慧所震撼。他们原本对木牛流马一无所知,现在却仿佛看到了这些奇妙的机械在眼前运转。他们不由得感叹:“丞相真神人也!”这样的赞美由衷而发,充满了对孔明的敬佩和尊重。

孔明的智慧再次令众人折服,他的木牛流马之法不仅解决了粮草运输的难题,更展示了他超凡的才智。这一刻,他在众人心中的地位更加崇高,如同神一般的存在。

数日后,木牛流马已经全部制造完毕,它们栩栩如生,仿佛活的一般。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岭,这些木牛流马都能各尽其便,如履平地。蜀军看到这一幕,无不欣喜若狂。

孔明命令右将军高翔,引领一千士兵驾驭这些木牛流马,从剑阁直达祁山大寨,往来搬运粮草,以供给蜀兵之用。这些木牛流马的出现,极大地解决了蜀军在粮草运输上的困难。后人更是以诗赞美:“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

而此刻的司马懿,正陷入忧闷之中。当他听到哨兵的报告说,“蜀兵用木牛流马转运粮草,人不怎么劳累,牛马也不吃食”,他大惊失色。他原本坚守不出的策略,就是基于蜀军粮草难以接济的考虑,想要等待蜀军自溃。然而,孔明使用木牛流马的方法,显然打破了他的计划。

他急忙召唤张虎、乐綝二人,吩咐道:“你们各自带领五百士兵,从斜谷小路抄出去。等蜀兵驱过木牛流马后,任他们过尽,然后一齐杀出。不必多抢,只抢三五匹便回来。”

两人依照命令行事,果然在夜间偷过小路,伏在谷中,看到高翔引兵驱木牛流马而来。待木牛流马即将过尽时,两边一齐鼓噪杀出。蜀兵措手不及,丢下数匹木牛流马,张虎、乐綝欢喜之下,驱赶着木牛流马回本寨。

司马懿看到木牛流马进退如活的一般,大喜过望,说:“他们会用此法,难道我就不会用!”于是他命令巧匠百余人,当面拆开木牛流马,按照其尺寸长短厚薄之法,一样制造。不出半月,便造出二千余只木牛流马,与孔明所造的无异,也能奔跑如飞。

于是,他令镇远将军岑威,引领一千军驱驾这些木牛流马,去陇西搬运粮草,往来不绝。魏营军将看到这一幕,无不欢喜,感到孔明所用的计谋已经被他们成功破解,而且他们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木牛流马,粮草的运输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却说高翔回到孔明帐中,报告魏兵抢夺了五六匹木牛流马。孔明听后笑道:“我正要他们抢去。我只不过费了几匹木牛流马,不久的将来,他们便会为我们提供军中许多资助。”众将问道:“丞相如何知道?”孔明说:“司马懿见了木牛流马,必然会仿照我们的方法,一样制造。那时我又有计策。”

数日后,有探子报告说魏兵也会造木牛流马,正在往陇西搬运粮草。孔明听后大喜道:“这正不出我的预料。”于是,他叫来王平,吩咐道:“你引一千兵,扮作魏军,星夜偷过北原,只说是巡粮军,直到运粮之所,将护粮的人全部杀散。然后,你驱动木牛流马返回,径直奔过北原。此处必然有魏兵追赶,你便将木牛流马口内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你们就弃之而走,背后魏兵赶到,牵拽不动,扛抬不去。我再有兵到,你却回身再将牛马舌扭过来,长驱而行。魏兵必然会疑惑这是怪事。”王平接受任务,引兵而去。

孔明又召见张嶷,吩咐道:“你引五百军,都扮作六丁六甲神兵,鬼头兽身,面部用五彩涂抹,装扮成各种怪异的样子。一手执绣旗,一手仗宝剑,身上挂葫芦,内藏烟火之物,伏于山傍。等木牛流马到达时,放起烟火,一齐拥出,驱赶牛马而行。魏人看到后,必然会怀疑是神鬼所为,不敢来追赶。”张嶷也接受命令,引兵离去。

孔明再次召唤魏延、姜维,吩咐道:“你们二人同引一万兵,去北原寨口接应木牛流马,以防止交战。”他又召唤廖化、张翼,命令道:“你们二人引五千兵,去阻断司马懿的来路。”接着他又召唤马忠、马岱,吩咐道:“你们二人引二千兵去渭南挑战。”这六人各自领命而去。

此次行动,孔明的计谋精妙至极,他利用木牛流马吸引魏军的注意力,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布置与调配,让魏军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他的陷阱。他的智谋与胆识,使得蜀军在困境中找到了转机,也为接下来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魏将岑威带领军队驱赶着装载粮米的木牛流马前进。突然有人报告前方有兵巡视粮草。岑威派人侦查,果然是魏军,于是安心继续前进。两军在一处相遇。突然大喊声响起,蜀军从自己队伍里冲杀出来,大声喊道:“蜀中大将王平就在这里!”魏军措手不及,被蜀军杀死了大半。岑威率领败兵抵挡,被王平一刀砍死,余下的士兵都溃散了。王平带领军队驱赶着木牛流马返回。败兵飞奔进入北原寨内,郭淮听说军粮被劫,急忙带领军队前来救援。王平命令士兵扭转木牛流马的舌头,都丢在路上,同时战斗并撤退。郭淮命令不要追击,只驱赶回收木牛流马。

但众军却无法驱赶,郭淮心中疑惑,正无计可施,突然鼓角声大作,喊声四起,两路军队杀来,原来是魏延和姜维。王平又带领军队杀回来,三路夹攻,郭淮大败而逃。王平命令士兵再次扭转牛马的舌头,重复驱赶。郭淮望见,正准备回兵追击,却见山后冒起烟云,一支神秘的军队冲出来,每个士兵手持旗帜和剑,神态奇异,驱驾着木牛流马如风般离去。郭淮大惊道:“这一定是神助!”众军见状,无不惊恐,不敢追击。与此同时,司马懿听说北原的军队失败,急忙带领军队前来救援。但当他到达半路时,突然一声炮响,两路军队从险峻的地方冲出来,喊声震天。旗帜上写着:“汉将张翼、廖化”。司马懿见了大惊。魏军慌乱逃窜。正是:路逢神将粮遭劫,身遇奇兵命又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