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新说 > 第432章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却说魏国细作探知曹丕大怒,欲伐吴、蜀之事,立刻报入中原。曹丕听完报告,怒火中烧,拍案而起:“吴、蜀两国连和,必定有图谋我中原之意。既然如此,不如朕先下手为强,主动讨伐他们。”于是曹丕召集文武百官,商议起兵伐吴之事。

此时大司马曹仁、太尉贾诩已故去,侍中辛毗出班奏道:“中原之地,土地广阔而人口稀少,如果要用兵,未必有利。如今之计,不如养兵屯田十年,使粮食充足,士兵精锐,然后再用兵,方可攻破吴、蜀。”曹丕听后大怒:“这是迂腐儒生的言论!如今吴、蜀连和,迟早会侵犯我边境,哪有时间等待十年!”于是立即传旨起兵伐吴。

司马懿上奏道:“吴国有长江之险,没有船只就无法渡过。陛下必定要御驾亲征,可选大小战船,从蔡、颍进入淮河,取寿春,再到广陵,渡过江口,直取南徐,这是上策。”曹丕听后同意此计。

于是日夜赶工,造出龙舟十只,长二十余丈,可容二千余人,并收拾战船三千余只。魏黄初五年秋八月,曹丕会聚大小将士,命令曹真为前部先锋,张辽、张合、文聘、徐晃等为大将先行,许褚、吕虔为中军护卫,曹休为合后军师,刘晔、蒋济为参谋官。前后水陆军马三十余万,择日起兵。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在许昌处理国政大事。

东吴方面得知魏兵起程的消息后,近臣慌忙上奏吴王孙权:“现在魏王曹丕亲自乘驾龙舟,率领水陆大军三十余万从蔡、颍出淮河必取广陵渡江来攻江南我方的情势非常不利”孙权听后大惊失色即刻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顾雍说:“既然我主上与西蜀连和可以修书给诸葛孔明让他出兵汉中以分散魏兵的势力;另一方面派一名大将屯兵南徐以抵抗魏兵。”。

孙权在考虑人选时,徐盛应声而出:“虽然我不才但我愿意统领一支军队来对抗魏兵。如果曹丕亲自渡过大江我必定生擒他以献给殿下;如果他不渡江我也能杀掉魏兵大半让魏兵不敢再轻视我们东吴。”孙权听后十分赞赏决定让徐盛担任此任务。

权大喜地说:“如果你守江南一带,我就没有什么忧虑了!”于是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镇都督建业和南徐的军队。徐盛谢恩后退下,立即下令让官兵多准备装备和旗帜,以保护江岸的计划。突然,一个人挺身而出说:“今天大王将重任交给将军,意在破魏兵擒曹丕,将军何不早点发兵渡江,到淮南地区迎敌?如果等曹丕的军队到达,恐怕来不及了。”徐盛看着他,发现是吴王的侄子孙韶。孙韶字公礼,官拜扬威将军,曾在广陵驻守;年轻却有勇气,非常勇敢。徐盛说:“曹丕势力强大,而且还有名将作为先锋,不能渡江迎敌。等他们的船都集中在北岸,我们自有办法击破他们。”孙韶说:“我手下有三千军马,而且熟悉广陵的地势,我愿意去江北,与曹丕决一死战。如果不能胜利,甘愿接受军令。”徐盛不同意。孙韶坚持要去,徐盛一直不肯,孙韶再三要行。

徐盛怒道:“你如此不听从命令,我如何能够指挥其他将士呢?”他叫武士把孙韶推出去斩首。刀斧手将孙韶推出辕门,竖起了皂旗。孙韶的部下飞快地报告给孙权。孙权听说后,急忙上马前来救援。武士刚准备行刑,孙权早已到了,喝散了刀斧手,救了孙韶。孙韶哭着奏道:“臣在广陵时,深知地势的利弊;不在那里与曹丕决战,直到他下长江,东吴就指日可休矣!”孙权径直进入营来。徐盛迎接进入帐篷,奏道:“大王命我为都督,率军抵御魏军;现在扬威将军孙韶违背军法,违抗命令,本应当斩首,大王为何赦免他?”孙权说:“韶依靠年轻气盛,误犯军法,还是宽恕他吧。”徐盛说:“军法不是我制定的,也不是大王制定的,而是国家的刑法。如果因为亲近而免去他的罪责,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命令其他将士呢?”孙权说:“韶犯了法,本来应该由将军处置;但是这个孩子虽然姓俞氏,但是因为我兄弟非常喜欢他,赐予他孙姓;他对我也有功劳。现在如果杀了他,就是辜负了兄弟的义气。”徐盛说:“既然大王有意,那么就将死言罢,徐盛变色。

孙权叱退孙韶后,对徐盛说:“既然没有这个孩子,对我们的军队也没有什么损失。以后不要再使用他了。”说完后自行离去。当晚,有人报告给徐盛说:“孙韶带着他的部队悄悄地过江了。”徐盛担心有失,怕在吴王面前丢脸,于是召见丁奉,传达了一项秘密计划,并命令他带领三千兵力渡江接应孙韶。

此时,曹魏的主帅曹丕驾驶着龙舟来到了广陵,曹真已经率军驻扎在大江岸边。曹丕问道:“江岸上有多少兵力?”曹真回答道:“从对岸远望,并没有看到一人,也没有旌旗营寨。”曹丕说:“这肯定是个诡计。我要亲自去观察一下他们的虚实。”于是大开江道,驾龙舟直接驶向大江,停靠在江岸边。船上悬挂着龙凤、日月五色旌旗,宫廷仪仗围绕,光芒耀眼。曹丕端坐在船中,远望江南,却看不到任何人,回头问刘晔和蒋济道:“我们可以渡江了吗?”刘晔说:“兵法中有实实虚虚之说。对方看到大军到来,怎么可能不做准备?陛下还不能急于行动。我们还是等上三到五天,观察他们的动静,然后派先锋渡江侦察情况。”

曹丕说:“你的话正合我意。”当天晚上,曹丕在江中过夜。夜晚月黑,军士们都点着灯火,照亮了天地,犹如白昼。远望江南,并没有看到一丝火光。曹丕问左右说:“这是怎么回事?”臣奏道:“想必是听到陛下天兵到来,所以他们才望风而逃。”曹丕暗自笑了笑。等到天明,大雾弥漫,对岸看不清楚。片刻之后,风起雾散,望见江南一带全都是城池:城楼上枪刀闪耀阳光,城中到处插着旌旗和军旗。转眼之间,多次有人来报告:“沿江的南徐,一直延伸到石头城,数百里的城池和船车连成一片,一夜之间就建成了。”曹丕大为震惊。原来徐盛利用芦苇束缚自己,全部穿着青衣,手持旌旗,站在假城的疑楼上。魏军看到城上的人马众多,怎能不胆寒?曹丕叹道:“魏虽然有千军万马,却无所用之。江南人物如此强大,我们还不能图谋他们!”

就在曹丕大为惊讶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浪涛滔天,江水溅湿了他的龙袍,大船即将翻覆。曹真急忙命令文聘驾驶小船前来救援。龙舟上的人站立不住。文聘跳上龙舟,负着曹丕下了小船,急忙驶入河港。这时,有信使报告说:“赵云率领军队从阳平关出发,直取长安。”曹丕听到后,大为惊慌失色,立即下令撤军。众军各自奔逃。吴军在后追击。曹丕下令尽量舍弃车马和御用之物而逃。龙舟即将进入淮河时,突然鼓角齐鸣,喊声震天,一支军队从侧面杀来,为首的大将正是孙韶。魏军抵挡不住,大部分被杀败,无数人淹死。其他将领拼命救出曹丕。

曹丕渡过淮河后,行了不到三十里,淮河中的芦苇被预先灌满鱼油,全部着火,顺风而下,风势非常猛烈,火焰遍布天空,将龙舟困住。曹丕大为惊慌,急忙下了小船靠岸,此时龙舟上已经起火。曹丕慌忙上马。岸上一支军队杀来,为首的将领正是丁奉。张辽急忙马上迎战,却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幸得徐晃救了他,一起保护曹丕逃走,魏军损失惨重。孙韶和丁奉夺得了许多马匹、车辆、船只和军器,数不清多。魏军大败而回。吴将徐盛功劳卓着,吴王重重赏赐了他。张辽回到许昌后,箭伤溃烂而亡,曹丕厚葬了他,此事不再赘述。

接着说赵云领兵杀出阳平关,突然传来一封丞相的文书,说益州老将雍闿与蛮王孟获结盟,带着十万蛮兵侵掠四郡;因此命令赵云回军,让马超坚守阳平关,丞相自己准备南征。赵云急忙收兵回军。此时诸葛亮正在成都整顿军马,亲自准备南征。正是:东吴对抗北魏,西蜀与南蛮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