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新说 > 第372章 柴桑口卧龙吊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然而,周瑜怒火填胸,摔倒在马下,左右急忙将他救回船上。士兵传话说:“刘备和孔明正在山顶上喝酒享乐。”瑜大怒,咬牙切齿地说:“你们以为我夺不到西川吗?我发誓一定要得到它!”正当他愤怒之际,有人报告说吴侯派他弟弟孙瑜前来协助。周瑜接见了他,将事情详细告诉了他。孙瑜说:“我奉兄长之命来协助都督。”于是命令催促军队继续前行。行至巴丘时,有人报告说有刘封、关平两人率军截住了水路。周瑜越发愤怒。突然又有人报告说孔明派人送信来了。周瑜拆开信看。信上写道:“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给东吴大都督公瑾先生的一封信:亮自从柴桑分别以来,一直念念不忘。听说你打算夺取西川,我私下认为不可行。益州地势险要,刘璋虽然昏弱,但足以自守。你现在劳师远征,转运万里,想要收获完美的功绩,即使是吴起也不能确定其规划,孙武也不能善后。曹操在赤壁失利后,岂会一忘记报仇之心?现在你兴兵远征,如果曹操趁机袭击,江南将会灰飞烟灭!亮不能坐视不管,特此告知。希望您能谨慎思考。”

周瑜读完后,长叹一声,叫左右拿纸笔写信给吴侯。他召集众将说:“我并非不想尽忠报国,但命运已经终结了。你们要好好侍奉吴侯,共同完成伟业。”说完,他昏了过去。慢慢又醒来,仰天长叹道:“既然生了周瑜,为什么还要生出诸葛亮呢!”喊叫了几声后,再次去世。享年三十六岁。后人有诗叹道:“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周瑜的丧事停在巴丘。众将将他留下的书装好,派人飞报孙权。孙权听说周瑜去世,放声大哭。他拆开信,原来是推荐鲁肃来接替周瑜的职务。信大概写道:“瑜虽然才能平凡,但受到了特殊的重用,委任为亲信,统领兵马,我敢竭尽全力来报效。但生死不测,寿命有限;我的志向未能实现,微不足道的身躯已经消亡,遗憾何其深!目前曹操在北方,战事还没有平息;刘备寄居在那里

,就像养了一只老虎一样。天下的事情还不可知。此时正是朝士们在供奉中度过的秋天,也是至尊思虑的日子。鲁肃忠诚而正直,面临事情不草率,可以代替周瑜的职务。人快要离世时,说的话往往是很有见地的。如果您能接受我的建议,那么周瑜的功绩将不朽。”孙权阅读完毕,哭道:“公瑾拥有王佐之才,现在突然短命而去,我该如何依赖呢?既然他留下了推荐书,我不敢不听从。”当天立即命令鲁肃为都督,总统兵马;同时命令将周瑜的灵柩送回柴桑进行安葬。孔明在荆州观测天象,看到天上的星星坠落,笑着说:“周瑜已经死了。”等到天亮,他向刘备报告了这个消息。刘备派人去探查,果然周瑜已经去世。刘备问孔明:“周瑜既然去世,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孔明说:“代替周瑜领兵的人,必然是鲁肃。我观察天象,将星聚集在东方。我可以以吊丧为借口,前往江东一趟,寻找贤士来帮助主公。”刘备说:“只怕吴中的将士会对先生加害。”孔明说:“在周瑜在世的时候,我也不怕;现在周瑜已经去世,又何必担心呢?”于是,他带着赵云带领五百士兵,准备好祭祀用品,乘船前往巴丘吊丧。途中得知孙权已经任命鲁肃为都督,周瑜的灵柩已经送回柴桑。

孔明抵达柴桑,鲁肃亲自迎接。周瑜的部下们都想杀掉孔明,但见到赵云带着剑随行,却不敢动手。孔明命人摆放祭品在灵柩前,亲自倒酒,跪在地上,读起祭文:“啊,公瑾,不幸夭折!天命如此,人岂不伤心?我的内心真的很痛苦,举起酒杯;愿你有灵,共享我的祭奠!祭奠你幼时的学问,与伯符交往;以义疏财,宽宏大量。祭奠你壮年时的力量,统领巴丘;景升怀忧,平定逆乱。祭奠你丰富的才华,与小乔成婚;成为汉朝的女婿,不愧为当朝之臣。祭奠你的气概,谏阻纳质;初时不垂翅,最终奋起展翅。祭奠你在鄱阳,与蒋干的对话;挥洒自如,具备高尚的气量和志向。祭奠你的卓越才华,在文武之间筹划谋略;火攻击败敌人,挽救弱者。回想起你当年的英勇姿态,现在为你早逝悲伤,俯身流淌着血泪。忠义之心,英灵之气,生命终结于三纪,名声传扬百世。对你的悲痛之情,我的愁肠千结;只有我的肝胆,悲伤无尽。天空昏暗,三军悲伤;主人为你哭泣,朋友为你流泪。我孔明虽然才能平凡,但使用计策求谋;帮助吴国抵抗曹操,辅佐刘备安定汉室。援助吴国,合作无间,若存若亡,何需担心?啊,公瑾!生死永别!你的忠贞守节,沉默无声,灵魂若有存在,以此照亮我的内心:从此以后,再无知音!啊,痛苦啊!请你享用此祭品。”孔明祭毕,跪地痛哭,泪如泉涌,悲痛不已。

众将相互说道:“人们都说公瑾与孔明不和,但看他祭奠时的情感,都是虚言而已。”鲁肃见到孔明如此悲切,也为之感动,心想:“孔明确实多情,而公瑾心胸狭窄,自取其死。”后人有诗叹道:“卧龙孤雁南阳眠,再添一颗星辉舒城。苍天既生公瑾英,尘世何需再出孔明!”

鲁肃设宴款待孔明,宴会结束后,孔明准备离开。就在他准备下船的时候,只见江边有一个人穿着道袍,戴着竹冠,一手揪住孔明,大笑着说道:“你气死了周瑜,又来吊孝,是不是觉得东吴没有人了?”孔明急忙看向那个人,原来是凤雏先生庞统。孔明也大笑起来。两人携手登上船,彼此倾诉心事。孔明留下一封信给庞统,嘱咐道:“我预料孙仲谋肯定不会重用你。如果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可以来荆州帮助刘备。他是一个宽仁厚德的人,一定不会辜负你平生所学。”庞统答应了孔明的请求,他们告别后,孔明回到了荆州。

孙权送葬周瑜的灵柩到芜湖,孙权亲自祭奠,并命令在本乡厚葬。周瑜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叫循,次子叫胤,孙权都给予了慷慨的补助。鲁肃说:“我鲁肃平庸无才,误蒙周瑜的重用,实在不称职。我愿意举荐一个人来帮助主公。这个人精通天文地理,谋略不亚于管、乐,可以与孙、吴并肩作战。以前周公瑾多听他的意见,孔明也非常敬服他的智慧。现在他在江南,为什么不重用他呢?”孙权听了非常高兴,便问这个人叫什么名字。鲁肃说:“他姓庞,名统,字士元,有道号凤雏先生。”孙权说:“我也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字了。既然他在这里,那就请他来见我吧。”

于是鲁肃邀请庞统进见孙权,双方行礼之后,孙权看到庞统浓眉大眼,黑脸短胡子,外貌古怪,心中并不喜欢。孙权问道:“你平生所学,以何为主?”庞统回答:“不必拘泥,随机应变。”孙权又问:“你的才学,与周瑜相比如何?”庞统笑着说:“我的学问与周瑜大不相同。”孙权一生最喜欢周瑜,看到庞统不以他为重,心中更不开心,便告诉庞统:“你先退下吧。等待有用你的时候,再来请你。”庞统长叹一声后离开了。鲁肃对孙权说:“主公为何不用庞士元?”孙权说:“他太狂妄了,用他有什么好处!”鲁肃说:“在赤壁之战时,他曾献出连环计,立下了第一功。主公想必知道的。”孙权说:“此时是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是他的功劳,我发誓不用他。”

鲁肃出来告诉庞统:“不是我不推荐你,而是吴侯不肯用你。你要耐心等待。”庞统低头长叹不语。鲁肃说:“难道你不打算留在吴中吗?”庞统没有回答。鲁肃说:“你拥有匡济之才,无论去哪都会受益。你可以坦诚告诉我,你打算去哪里?”庞统说:“我打算投奔曹操。”鲁肃说:“这颗明珠要暗投了,你可以去荆州投奔刘备,他必然会重用你。”庞统说:“我确实有这个意思,之前的话只是开玩笑。”鲁肃说:“我会写信推荐你,你辅佐刘备,一定会让孙、刘两家不相攻击,共同力量击败曹操。”庞统说:“这正是我一生的志向。”于是他请求鲁肃写信,然后前往荆州见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