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新说 > 第320章 碧眼儿坐领江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夜风雨交作的时候,孙策的监狱中突然不见了于吉的尸首。守尸的军士将此事报告给孙策,策非常愤怒,想要杀守尸的军士。这时,忽然有一个人从堂前缓步而来,孙策看清了,竟然是于吉。孙策大怒,正准备拔剑斩杀他,突然昏倒在地。左右急忙将他救进卧室,半晌才苏醒过来。吴太夫人前来探望,对孙策说:“我的儿啊,你冤杀了一个神仙,所以招来这场祸患。”孙策笑着说:“从小跟随父亲征战,杀人如麻,怎么会有祸患?我杀掉妖人,正是为了消除大祸,怎么会变成自己的祸患呢?”夫人说:“是因为你不相信,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现在可以做些好事来祈求保佑。”

孙策说:“我的命运由天决定,妖人绝不会给我带来祸患。何必要做祈禳呢!”夫人料到劝说无效,便暗自让人偷偷进行善事来祈求解厄。那天晚上,孙策在内宅卧室中休息,突然阴风骤起,灯灭又亮。在灯光的映照下,孙策看见于吉站在床前。孙策大声喝道:“我一生誓除妖魔,以安定天下!你既然是阴鬼,竟敢靠近我!”他拿起床头的剑掷去,却突然不见了。吴太夫人听到这个消息,转而忧心忡忡。孙策强忍着病痛,勉强行动,为了安抚母亲的心情。母亲对孙策说:“圣人曾说:‘鬼神的德行是多么伟大啊!’又说:‘向上天和下地的神灵祷告。’对待鬼神的事情,不能不相信。你曾冤杀于先生,岂没有报应?我已经让人在郡内的玉清观进行祈福,你去亲自祭祷,自然会平安无事。”

孙策不敢违背母亲的命令,只得勉强坐轿去了玉清观。道士接待了孙策,让他焚香,孙策焚香却没有表示感谢。忽然香炉中冒起的烟雾不散,形成了一座华盖,上面端坐着于吉。孙策怒骂,迅速离开殿宇,又看见于吉站在殿门口,怒目视着孙策。孙策回过头问左右:“你们看见妖魔了吗?”左右都回答说没有看见。孙策越发愤怒,拔出佩剑朝于吉掷去,结果却中剑而倒。众人看了,原来是前一天动手杀于

吉的小卒,被剑斩入脑袋,七窍流血而死。孙策命人把尸体扛出去埋葬。离开玉清观后,又见于吉走进观门。孙策说:“这个观也是妖魔藏身之地!”于是坐在观前,命令士兵拆毁观察,放火烧毁殿宇。火烧起来的地方,又见于吉站在火光中。孙策怒归府,又看见于吉站在府门前。孙策不进府,立即点集三军,出城外下寨,召集将领商议,打算出兵协助袁绍夹攻曹操。众将纷纷劝阻,认为孙策的身体不适合出战,应该等待康复后再行动。那晚孙策留在寨内休息,又见于吉披发而来。

孙策在帐篷中大声叱喝不止。第二天,吴太夫人传令,召孙策回府。孙策回到府中见到母亲。夫人见孙策面容憔悴,不禁流下泪来,说:“我的孩子啊,你变得面容憔悴了!”孙策立即拿起镜子自己照了照,果然看到自己变得非常瘦弱,不禁惊讶,回头问左右:“你们怎么看到妖魔了吗?”左右回答说没有看到。孙策越发愤怒,拍打镜子大叫一声,金疮迸裂,晕倒在地。夫人让人扶他进入卧室。片刻后,孙策苏醒过来,自言自语道:“我再也无法复生了!”

张昭和孙权等人赶来,孙策叫他们注意,他们要善待他的弟弟孙权。孙策把印绶给了孙权,说:“如果你要举江东之众,与天下争雄的话,我比你更适合;如果你要举贤任能,让每个人都尽力保护江东,你比我更适合。你要记住父兄创业的艰辛,好好计划未来!”孙权大哭,接受了印绶。孙策告诉母亲:“儿子的寿命已经到了尽头,不能再侍奉慈母了。现在我将印绶交给弟弟,请母亲每天教导他。父兄的旧人,务必不可轻忽。”

母亲问:“弟弟还年幼,能不能胜任大事呢?”孙策说:“弟弟的才能比我强十倍,完全可以胜任大任。如果内事不决,可以问张昭;外事不决,可以问周瑜。可惜周瑜不在这里,无法亲自嘱咐他!”然后叫来诸弟嘱咐他们:“我死后,你们要一起辅佐孙权。如果宗族中有人心怀异心,众人一起诛杀他;如果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诸弟都泣着接受了命令。又叫妻子乔夫人说:“我和你不幸中途分离,你要孝顺我母亲。早晚你妹妹去见你,你要嘱咐她转告周瑜,全心全意辅佐我的弟弟,不要辜负我们平日的交情。”说完,孙策闭上眼睛去世。他只有26岁。后人有诗赞曰:“孤身战斗在东南地,人称小霸王。策划如虎踞,决策如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留下大事,专心交给周郎。”

孙策一死,孙权跪倒在床前哭泣。张昭说:“这不是将军哭的时候。应该一面办理丧事,一面处理国家大事。”权收起了眼泪。张昭让孙静负责丧事,孙权出堂接受文武官员的贺问。孙权长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须。汉朝派刘琬去吴国时,见到孙家的兄弟们,说:“我看过孙氏兄弟,虽然各个才华出众,但都没有长寿。只有仲谋的形貌奇特,骨骼非常,是大贵的相貌,享受高寿,其他人都比不上。”

当时孙权承接了孙策的遗命,掌控江东之事。事务尚未安排好,有人报告周瑜从巴丘带兵回吴。权说:“公瑾已经回来了,我就没有忧虑了。”原来周瑜守御巴丘。听到孙策中箭受伤,所以回来问候;当即赶到吴郡,得知策已经去

世,便立即前来奔丧。周瑜在孙策灵柩前哭拜,吴太夫人出来,把孙策遗嘱告诉了周瑜。周瑜跪伏在地上说:“我愿意效犬马之力,以报知己的恩情。”过了一会儿,孙权进来了。周瑜行礼见过后,孙权说:“希望公瑾不要忘记先兄的遗命。”周瑜顿首说:“我愿意以肝脑涂地,来报答知己的恩情。”孙权说:“现在我继承了父兄的事业,要如何守护呢?”周瑜说:“古人说得好,得人者昌盛,失人者亡亡。现在的计划,需要找到一个高明远见的人来辅佐,这样才能稳定江东。”

孙权说:“先兄遗言是:内事交给子布,外事全靠公瑾。”周瑜说:“子布是个有才华的人,完全能担当大任。我愚钝,怕辜负了你对我的重托,我想推荐一个人来辅佐将军。”权问是谁。周瑜说:“他姓鲁,名肃,字子敬,是临淮东川人。这个人胸怀智略,心怀机谋。早年丧父,孝顺母亲至极。他家非常富有,曾经散财济贫。我在居巢长官时,带着几百人经过临淮,因为缺粮,听说鲁肃家有两仓米,各有三千斛,就去求助。肃立即指定一仓赠送给我们,他的慷慨如此。他平时喜欢击剑、骑马、射箭,居住在曲阿。祖母去世时,他还回去葬在东城。他的朋友刘子扬想约他去巢湖投靠郑宝,但肃还在犹豫不决。现在主公可以立即召他来。”孙权非常高兴,立即命令周瑜去招聘他。

周瑜根据孙权的命令亲自前往招聘鲁肃。当肃听到孙权对他的赞誉之后,他说:“最近刘子扬邀请我去巢湖,我正准备前往。”周瑜说:“马援曾对光武帝说过:在当今世道,不仅君主选择臣子,臣子也要选择君主。现在我们的孙将军亲贤礼士,广纳奇才,这在世间是罕见的。你不需要再考虑其他,就和我一起投奔东吴吧。”

肃听从了周瑜的话,于是和周瑜一同来见孙权。孙权非常尊敬他,并与他交谈,一整天都不觉得疲倦。一天,其他官员都离开了,孙权留下鲁肃一起喝酒,直到晚上他们一起躺在床上并肩而眠。半夜,孙权问肃:“如今汉室岌岌可危,四方纷扰;我继承了父兄的事业,想要成为桓文之事,你将如何指导我?”肃说:“曾经汉高祖想要尊奉义帝,却未能实现,因为项羽是个威胁。现在的曹操可与项羽相比,将军如何能成为桓文呢?我预料汉室无法复兴,曹操也不会轻易被除掉。对将军的建议是,稳固住江东,观察天下的动向。现在北方的局势复杂,我们可以消灭黄祖,进攻刘表,一直到长江尽头,并据守之。然后建立帝王之号,谋求天下,这就是高祖的事业。”孙权听到这些话非常高兴,穿上衣服起身向肃致谢。第二天,孙权慷慨赠送鲁肃丰厚的礼物,并将衣物和帷帐等物赐给了肃的母亲。

肃还向孙权推荐了一个人,他博学多才,事母至孝,姓诸葛,名瑾,字子瑜,琅琊南阳人。孙权将其任命为上宾。诸葛瑾劝孙权不要与袁绍联系,而要顺从曹操,然后等待时机。孙权采纳了他的建议,派遣陈震回去,以书信断绝与袁绍的联系。与此同时,曹操听说孙策已经去世,打算起兵南下江南。侍御史张纮劝告曹操说:“乘人之丧而攻之,并不符合义理;而且如果攻不下,会成为敌人。还不如善待他们。”曹操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封孙权为将军,兼任会稽太守,并派张纮为会稽都尉,带着印信前往江东。孙权非常高兴,又得到了张纮的回信,立即命他与张昭一同处理政务。张纮还向孙权推荐了一个人,他姓顾,名雍,字元叹,是中郎蔡邕的学生。他为人少言语,不喝酒,严厉正直。孙权任命他为丞,负责太守的事务。从那时起,孙权的威望在江东地区大增,深得民心。

与此同时,陈震回到袁绍那里,向他详细说明了孙策去世的消息,并告诉他孙权接替了孙策的位置。袁绍非常愤怒,于是起兵攻打许昌,调集了七十余万人马。正是江南的战乱渐渐平息,而北方的战火又重新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