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凡人贾东旭 > 第22章 贾东旭的办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爸爸,我作业写完了,我想去找胜利哥和光明哥玩。”

这天贾东旭休息在家正抱着小当玩,棒梗跑来对他说道。

贾东旭检查了下棒梗的作业,心想:

“这孩子天天野惯了,一没事就想着出去玩儿,可不行,我得考考他。”

贾东旭仔细回想了起来,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脸上扬起一阵莫名其妙的笑容。

“棒梗啊,你每天都想着出去玩可不行,老师教你的知识你都学会了吗?”

“学会了啊爸爸,我上次还考了一百分呢,你不是知道吗?”

棒梗骄傲的说道。

看到孩子这个样子,贾东旭觉得不能助长小孩子的这种气焰,于是他说道:

“那这样,我出些题考考你,我先给你说好,题肯定是非常简单的,但不是像你老师那样的出题方法,你要是回答对了,我就让你出去玩儿,不然你今天就在家帮你妈扫地吧,怎么样,要不要试试?”

“行,那你出题吧,爸爸,我肯定都能答对。”

棒梗非常自信。

“那你听好了,一头牛有几条腿?”

“一头牛?我想想,啊,四条!”

棒梗是见过牛的,在他外公家。

“那牛卧倒呢,还剩几条腿呀?”

“啊,卧倒,嗯,两条?”

这个时候的棒梗有些,不自信了,犹豫了下还是说道。

“答错了,你今天就在家帮你妈扫地吧。”

留下一脸迷惑的棒梗,贾东旭抱着小当得意的走开了。

旁边的秦淮如已经笑的花枝乱颤了。

棒梗回头看看秦淮如:

“妈,我说的不对吗,牛卧倒之后就剩下两条腿了啊!”

秦淮如笑的更厉害了。

自从全国开始公社化之后,贾东旭也在想办法看能不能从哪里搞些粮食备着。

然而事实是残忍地,几番失败之后,贾东旭才了解到,什么三年灾害,其实灾难在今年就已经开始了,今年一月到八月全国大面积旱灾。

冀、晋、陕、甘、青与西南川、滇、黔及华南粤、桂等省区春旱时间长,波及面广,严重影响农作物播种、生长;河北省中部、东部连续200多天无雨雪;西南、华南及冀东持续干旱;华东、东北800多万顷农田受旱。吉林省266条小河、1384座水库干涸,为近30年未有的大旱。

旱灾波及24个省区2236万公顷农田。

贾东旭越看越是心惊肉跳,这真是经验主义害死人啊,还以为是从明年才开始,没想到今年就已经开始。

“怎么办,怎么办呢?”

贾东旭的思绪飞快运转。

“从国外买?”

一秒钟贾东旭就熄灭了这个想法。

“去偷,去抢?”

不行不行,贾东旭不是这样的人。

“该怎么办呢?”

半天没有想到办法的贾东旭,在四合院里转来转去,看到三大爷门口的两排花,倒是想起来自己家墙角下倒是也有一片空地,不如收拾一下,种点葱姜蒜之类的,到时候也算为自己家节省些买菜的开支吧。

想到就做,贾东旭马上出去四合院,连着跑了好几个废品收购站,弄回来十几个花盆,又买了些葱姜蒜,辣椒茄子西红柿的种子。

回到家的贾东旭马上找来工具,一番劳作,终于是初步弄好了,又借了板车从野外拉了些土,装在花盆里。

这时傻柱从房间出来看到贾东旭忙活,他走向贾东旭疑惑的问道:

“东旭哥,你弄这些东西是要像三大爷一样养花吗,没看出来你还喜欢花呀?”

“不是啊,柱子,我是觉得这一家老小一个月的吃食支出很大,就想着自己弄些地方,自己种点菜,自己留着吃,这粮食有限咱们弄不到,自己种点菜自己吃总行吧,你说对吧?”

“啊,对呀,东旭哥,还是你这头脑聪明,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傻柱恍然大悟,很是赞同。

“赶明儿,我也弄几个花盆,也自己种点菜,到时候也能弄点简单的菜给雨水吃了,这总是吃剩饭,雨水都吃饭了。”

易中海听见了外面的动静,也出来了,一问之下,也是直夸贾东旭脑子灵光。

贾东旭连忙谦虚自己也只是偶然想到的。

“诶,等等,种菜?蔬菜大棚?”

突如其来的灵光一闪,乍现在贾东旭的心间。

早在1921年上海有就有工厂开始生产塑料制品,当时叫赛璐珞,

而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京城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

1957年由京城向周边地区推广使用,受到各地的欢迎,到了1958年我们就能自行生产农用聚乙烯薄膜,用于蔬菜生产了。

现在已经有塑料薄膜了,实现塑料大棚不是问题,可是在那里实施呢,自己说白了只是一个普通工人,走到哪里其实都只是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出了轧钢厂,谁知道自己是谁呀。

“在淮如的娘家实施。”

可是现在已经公社化了,该怎么说服那边的公社和大队让他们同意搭建大棚种蔬菜呢?

“哎呀,真是头疼死了。”

贾东旭第一次感受到手中没有权力的坏处,做什么事都受掣肘。

不过有了方向之后,那剩下的就只有解决办法了。

贾东旭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向下考虑,只三四天时间,就有了比较完善的办法。

又是一天休息日。

贾东旭带着棒梗去了昌平区秦家村,小当还小,秦淮如只能在家照顾她。

是的,56年昌平县就归京城管辖了,不过距离依然很远,只是通往那边的班车多了,比之前方便了许多。

到了秦家村,贾东旭这个好女婿依然受到了贾家一众人的欢迎,酒足饭饱之后,贾东旭向岳父提起了蔬菜大棚的事情,秦父不敢应承,言说先把自己的堂兄大队书记叫来,让贾东旭和他商议。

这个时代的人真是有一种敢想敢干的大无畏精神。

但秦淮如的这位叫秦业的大队书记显然也是位阅历丰富的人,他听完贾东旭的描述问了贾东旭好些问题:

“东旭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蔬菜大棚的方法?”

“如果失败了怎么办?”

“你为什么告诉我们大队,你有什么目的?”

“你想从秦家村得到什么?”

这几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不过幸好贾东旭已经经过了好几天的考虑,这些问题都能回答,不至于被问的答不上来。

“这个方法是听一个曾留学国外的海归老师说的,我还特意从图书馆买了些相关的书籍,这次来的时候我也带来了,里面就有具体大大棚搭建和种植方法。”

“我听说55年秋天京城就已经有一些地方在实验这种方法了,现在正是要大力推广的时候,那就是说这种方法是成功的,我们这边只需要向上级申请直接建设就可以了。”

“前期,先不要一下弄那么多,就弄一亩地大小的,等成功之后,再向上级申请扩大种植面积,第一年一亩地的种植,如果失败了,我愿意拿出我一年的工资用作保证,我可以立字据。”

“我告诉秦家这边是因为,最近我看到了很多全国受灾的消息,如果大棚成功种植的的话,就不单单是种植蔬菜了,像一些水果之类的也可以种植,”

“这些反季节的东西必然可以获得很多的利润,到时候就可以联系供销社,卖给供销社,而秦家村这边不能全要钱,也该要一些票之类的东西,以保证在未来粮食紧缺的时候可以活的更好。”

“我不想得到什么,我只要我一家人能生活的好点,到时候我只想要些足够我家人过活的票就行了,其他的我分毫不取。”

贾东旭坦诚话的话,最终还是打动了秦业,于是,秦业思考一番答应贾东旭计划尽快实施。

到这里,贾东旭才感觉到沉重的心变得轻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