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棒梗上学之后,贾家明显安静了许多,秦淮如每天不是坐在缝纫机前给人做衣服,就是在水池旁洗洗刷刷,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

贾张氏每天只能做鞋底了,要不就是找其他大妈闲聊家常,贾张氏1908年出生,说起来今年虚岁也才49岁,还称不上是老太太呢。

这天贾东旭准备了些东西,准备去秦淮如娘家向岳父岳母说起秦淮如再次怀孕的事情,还有更重要的是,屯粮,因为明年下半年农村就要公社化了,到时候农村的日子就真的不好过了。

现在农村弄粮食要比城市容易,自从统购统销后,城里人买东西用票说话,生活在农村的人却不在此列。

要说贾东旭为什么对这些时间线的大事为什么记得清?

第一,永远不要小看住在京城脚下的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程度。

能在皇城中挣扎求生的人,哪有什么笨人呀,再说了这里是整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报纸行业也肯定是极为发达的,巧了,这些年贾东旭也隔三差五的买报纸,就是为了提前知道这些事,好早做打算。

第二呢,贾东旭可不是后世那些不知道是剧本还是真实情况的街头采访的视频,有些看着年纪轻轻的人竟然连我国抗战几年都不知道,贾东旭每次看到都是一肚子的火,这是连不识字的老头老太太都知道的吧,真是离谱的没边了。

就算过去这么多年,贾东旭真的不知道具体在哪一年那月发生的,这不是还有报纸还有漫天的小道消息吗,这些消息一出,离事实还远吗?

来到秦家,自然又是一番热情招待,秦母看贾东旭也是愈发的顺眼。

贾东旭找到机会详细的向秦父说了一番,留下些钱,并叮嘱他,事情一定要悄悄的进行,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买粮也不宜一次买多,最好还是跑的远一些,最好去其他县进行。

就是买到了,也要藏好,不然到时候被搜走了,那可就真是白费劲了。

秦父对这个城里的女婿很是信服,连连答应。

医院里。

这次贾东旭吸取上次的教训,在预产期前几天就在秦淮如很不情愿的情况下,还是把她送到医院先住下,秦淮如不喜欢待在医院里,她说医院里的味道她很不喜欢,贾东旭每天给她送饭有时候晚上还会直接睡在陪护床上陪着她。

产房门口。

贾东旭还是不受控制的转起了圈,虽然已经经历过一次了,但是生孩子真的是很危险的事情啊,前生今生都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平安度过。

不知过了多久,产房的门开了,医生出来了:

“产妇家属,恭喜,母女平安。”

着急见老婆的贾东旭一句:

“谢谢医生了。”

产房里,秦淮如这次还是坚持着没有睡去。

“淮如,辛苦你了,我梦想的儿女双全你帮我完成啦,辛苦你了,你快休息会儿吧。”

贾东旭怀抱着女儿向秦淮如兴奋的说道。

秦淮如听完,费力的笑笑,随后就睡着了。

几天后,秦淮如出院,贾东旭花大价钱换了些票,去供销社买了些奶糖,回到四合院,一家一家的发糖,可把孩子多的阎埠贵高兴坏了。

秦淮如看到贾东旭真的是为儿女双全高兴,就连贾张氏也是很高兴,就放下了悬着的心,她也怕丈夫和婆婆重男轻女怪自己没用啊,虽然自己泼辣的名声已经有了,但这是生了女儿啊。

贾东旭力排众议,亲自给女儿取名贾当。

理由是:

“儿女双全,当真是好,女儿就应在‘当’字上,就叫贾当了,小名就小当了。

全家人都没有意见。

贾东旭也发现贾张氏是真的高兴,于是找个机会悄悄问她道:

“妈,你是真高兴,还是假高兴啊,你们做长辈的不都是希望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吗。”

“我倒是想多子多福,可是你爸告诉我,你们老贾家好几代了都是一根独苗一根独苗的往下传,原来我还不信,可是自从你之后,我是不信也不行了,这淮如第一果然也是生了男孩,我很高兴,”

贾张氏接着说:

“我以为淮如也像我一样以后也不会有孩子了,没想到竟然还是生了个女儿,真是上天垂怜贾家啊,你俩以后再努努力,再生一个,是男是女都是好的,我都很高兴。”

我老贾家还有这种事?真的假的?都怪老贾走的早,贾家连个族谱都没有,什么事都是口口相传。

之后的一段日子贾东旭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毫不理会四合院内发生的恩恩怨怨,每天接送棒梗上学,下班回来抱着小当四处溜溜,闲暇时帮秦淮如做做家务,偶尔看看儿子的学习进程。

贾东旭还发现棒梗的课本书写方式已经和后世一样了,贾东旭记得53年的时候偶然见到何雨水的课本还是竖排来着。

对了贾东旭还发现刚上二年级的棒梗课本上已经有汉语拼音了,以后的学生在再识字可就比之前的学生简单多了。

贾东旭对棒梗的教育很是严厉,偶尔检查他的作业完成情况不说,还时常想棒梗讲述一些带有浓重警示育人的小故事,贾东旭可不想让棒梗变成电视剧中那样阴沉,贾东旭不期盼他能有什么大出息,他能健康的平安长大,不惹是生非,贾东旭就满足了。

就连老贾教贾东旭的那些武术,贾东旭也不打算现在就教给他,怕他年纪小,不知轻重。

贾东旭自己知道自己的情况,自己能保证自己不惹事,但保证不了棒梗也不惹事。

其实当初老贾会很多东西,可他就教了贾东旭武术和识字,只是为了让贾东旭在那个乱世有一些自保之力,还有些其他的杂七杂八的,用老贾的话说就是:

“以后日子终有一天会好起来的,你用不着,光是武术就够你练一辈子了。”

日子就这样平静而缓缓的过着。

终于有一天,随着国家政策的颁布,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公社化运动。

公社化不单单只是农村的运动,城市里也是同样的。

南锣鼓巷附近临近的街道办也纷纷合并,组建城市人民公社,城市人民公社取代街道办,成为市,区以下的一级政权组织。

所幸的是,新成立的公社办公处就是南锣鼓巷原来的街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