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汉武帝刘彻。常说秦皇汉武,汉武帝和秦始皇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就我个人以为汉武帝要比秦始皇优秀许多,他所建立的功业并不逊色于始皇帝,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后世问题处理的比秦始皇要好许多。

不过汉武帝晚年在立储问题上也有过风波。汉武帝很早就册立了自己和宠妃卫子夫所生的长子刘据为太子,也因此卫子夫母以子贵被立为皇后。汉武帝非常疼爱太子并且悉心培养太子。然而,太子长大之后的性格和处事方针和汉武帝越来越不相像,汉武帝经常叹息“子不类父。”

后来,汉武帝晚年时的宠妃钩弋夫人给他生了小儿子刘弗陵(据说刘弗陵是钩弋夫人怀胎十四个月所生),长的很像汉武帝,因此汉武帝越来越不喜欢太子。

这时,一些小人(比如江充)和别有用心的人(比如贰师将军李广利)跳出来了,引发了“巫蛊之祸,”逼得太子在长安城起兵造反,当时汉武帝在长安郊区甘泉宫休养,一开始听到太子叛乱的消息还不相信,后来发现是事实后,他先是很惊讶,然后勃然大怒,急忙从甘泉宫赶回长安指挥军队平叛。

这实际上等于父子交兵,最后太子失败逃匿,自尽,皇后卫子夫也因此自尽。一场巫蛊之祸死者数万人,堂堂帝国的京师长安变成了人间炼狱。

后来,平静下来的汉武帝醒悟了,为此建造了思子宫、望子归来台纪念太子刘据。人到晚年遭遇这样的祸乱纯可谓不幸,白发人送黑发人。

所幸的是汉武帝勇于认错,他在生命最后的几年中改变了自己长时间执行的政策,又将年幼的刘弗陵托付给了以霍光为首的贤臣们。所以,在汉武帝之后汉朝并未像秦朝那样很快衰亡,反而走向了“昭宣中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汉武帝最后的抉择是正确的。

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但是他的上台却是因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害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以及逼迫父亲李渊而上位的。这就给后世带了一个很不好的头,皇位原来是可以夺取的。

李世民继承皇位后册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是他最喜欢的儿子是皇四子魏王李泰。随着两个儿子年龄的增长,太子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弟弟的威胁,引发了矛盾和斗争,进而变得十分激烈。

千古明君对此竟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听之任之,手心手背都是肉。没想到太子最后走上了自己的老路,打算发生政变杀死魏王李泰,让李世民做太上皇。

李世民何等的英明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太子的叛乱,废黜了太子李承乾。这其中最高兴的人应该是魏王李泰,可事情发生后很多人都同情太子,其中尤其以长孙无忌最为突出,他很看不惯魏王的所作所为,极力劝说李世民册立皇九子晋王李治做皇太子。

经过反复思考,李世民也觉得李泰品行不端,如果立李泰为太子,自己死后李承乾和李治的性命难保,如果册立李治那么就没这个问题了。还有一点,他要让世人知道皇位是不能靠阴谋手段夺取的。

最终,李世民册立晋王李治为太子,李治就是后来的唐高宗。

晚年的李世民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彼此争斗不休又引发了政变,会不会想到当年他的父亲李渊也是同样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