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权的愚蠢更在于自己的犹豫不决,如果他真的下定决心联合曹魏共同抵抗大汉,还是有战胜大汉的可能的,至少刘单一统天下要困难许多。可他却首鼠两端,一遭遇失败就低声下气的向刘单请和,甚至愿意交出在他心里并不重要而刘单却十分看重的交州。

自己的内政也十分混乱,他自己刚愎自用、疑神疑鬼,于是信用校事搞得东吴政权乌烟瘴气,无辜大臣枉死,甚至孙权父子骨肉相残。

由此可见,一个皇帝或者执政者一直手握大权对于国家是没有好处的。熟读历史穿越而来的刘单早已发现这一问题,所以他并没有想一直做皇帝。

其实不止孙权,在他之前的汉武帝刘彻,在他之后的唐玄宗李隆基、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都有这方面的问题。

在位日久还会引发一个问题,那就是接班人问题,会直接导致一位千古明君晚年不幸。

咱们这部小说写到现在是不是穿插一点我个人多年来读史获得的知识?我很想和读者诸君一同探讨。如果有的读者朋友对这方面没兴趣那么就请跳过这些文字吧。

通过阅览史籍,我发现凡是历史上所谓的明君圣主在其晚年基本上都是不幸的,也基本上都是由于继承者问题没解决所导致的,有些明君结局很悲惨,有的甚至引发国家动荡。

首先看秦始皇帝嬴政。

秦始皇嬴政号称“千古一帝。”对于这种说法我只承认他是千古第一位皇帝这种说法,我并不认为他是从古至今最了不起的皇帝。

秦始皇最大的功绩之一是兼并六国,但这个功绩不能只算在他一个人头上。秦国从创立到他兼并六国已经积攒了数百年的实力,他的先祖们给他夯实了兼并天下的基础,到他在位的时候秦国已经具备了消灭其他六国的实力。

当然了,并不可否认秦始皇还有其他的历史贡献,比如创建帝国制度,比如统一文字等等。

我们这里不多评价这位皇帝的功过是非,只是讨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秦始皇称帝以后始终没有册立皇后和太子。这就形成了继承人问题,虽然大多数朝臣都认为秦始皇的继承人会是他的长子扶苏,但毕竟法理上有缺,扶苏并不是秦始皇亲自册立的太子。

最终,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死在沙丘(有趣的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也是因为继承人问题没解决最后被政变逼死在沙丘,活活被饿死)。据说秦始皇在临死前曾有遗诏命扶苏继承皇位,可他身边的宦官赵高联合丞相李斯以及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篡改了遗诏,并且伪造遗诏让扶苏和大将蒙恬自裁,让胡亥继承皇位。

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赵高他们秘不发丧,装作秦始皇仍然活着,宣布继续巡游。当时天很热,秦始皇的尸体开始腐烂发臭,为了掩盖臭味,赵高下令在秦始皇的车上装了很多臭鲍鱼以此掩盖尸臭。千古一帝秦始皇帝最终落得死后和臭鲍鱼为伍的下场!

等传来了扶苏和蒙恬自裁的消息后,李斯等人终于下令返回咸阳,然后宣布秦始皇死亡的消息,拥立扶苏继承皇位,是为秦二世。

三年后,秦朝灭亡,秦始皇生前期冀“万世一系”的大秦帝国最终“二世而斩”。其很大因素在于秦始皇继承人问题没有解决好,当然,秦朝灭亡还有其他原因,我们这里就不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