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同福村里,人数最多的是秦家,大概有二百五十多人,陆家稍少一点大概二百出头。

这两家在村子里,基本上是横着走,如今又来了一个谢家,村子里的人早在他们来村子里定下宅基地之后就议论纷纷了。

当然都没说什么好话,什么不自量力,不知好歹,等谢家来了肯定给他们好看,还有不少的小伙子想着占一下谢家女孩的便宜,到时候就有现成不花钱的媳妇了。

如此种种,还有更多的猛言浪语,如竹实在是说不出口。

谢静秋的脸都黑了,她知道这同福村的人不是好东西,没想到这么不是东西。

不过现在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等开了春他们谢家回去盖房子的时候再说吧。

最让谢静秋感到稀奇的是方家的事,怎么方家老爷就那么快的病死了,还有赌博这事,这一定是有人引诱,方家的儿子才会去得吧。

陆家可是有在赌坊里的打手呢,想要引诱一个人去赌博还不容易吗?

谢静秋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买的同福村的那些良田,原先是谁家的?”

如竹想了想:“我好像是听到有人提过一嘴,说那良田原先是秦家一个秀才家的,后来家里出了事就给卖了,那秀才也离了家,不知道往哪里去了。”

谢静秋眯了眯眼,她怎么觉得这里面有事儿呢。

这两家子,都是因为这些良田才出了事。

看来,这里面应该是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了。

不过现在不是探究的时候,等明年开了春再说吧。

谢静秋挥了挥手让如竹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是谢家的赶货期,因为增加了四个人,东厢房便显得有些小了。

前院 西厢房面积大概有五十多个平方,倒是很适合。

谢家人把制作场地搬到了前院儿,后院的东厢房则作为库房,专门存放制作好的绒花。

这一赶货就到了腊月二十三。

因为增加了人手的关系,这一段时间的出货量很稳定,每天都在三百个左右。

天宝银楼的伙计,每隔两天就过来拿一次货,还一直催促着谢静秋她们多做一些,他们是有多少要多少。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谢静秋昨天就没让她们继续在干活儿了,今天她特意让陈祥跟李翠华买了一些糕点跟肉作为何氏四人的年货。

这段时间她们给天宝银楼提供了四千多朵绒花,得了净利润八百两。

该分给何氏几人的就是二百四十两,谢静秋把银子推给几人,她们都激动得很,尽管这段时间每天都要熬夜做活儿,可如今有了回报不是吗。

谢静秋这段时间倒是没怎么累着,她除了想几个花样子之外,其他的事情都没有沾手,一直是何氏几个在管。

这甩手掌柜做的,让谢静秋觉得给出这些银子还是很值得的。

四人拿了银子,何氏跟李氏也都没有亏待自家闺女,每个人给了五十两银子的工钱。

这一点倒是让谢静秋意外,她还以为那两个人只是会给出十两二十两就把自己的女儿打发了呢。

何时说道:“这一段时间她们两个都是跟着一块儿忙,再说了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女孩子手里面多些银子也有底气。”

谢仪琳,跟谢仪珍很是激动,这样算下来他们手里就有六十五两银子了,这放到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若一辈子安安分分的种地可没这收益,还是跟着静秋做了生意之后,她们这才明白,想要赚钱还是得做买卖。

这两人是打定了主意往后会一直跟着谢静秋了:“静秋,以后你若是有什么想做的尽管跟我们俩说,我们一定给你做帮手。”

谢静秋前几天就跟她们说了,这个绒花的生意不会做的很大。

绒花难在创新而不是制作,这才多久,已经有大量的仿制绒花在各大银楼上货了。

虽然品相上比不上谢家的绒花有神韵,可形状上却不差什么,谢静秋不由得感叹,这古人的动手能力就是强。

谢静秋打算往后只做精品生意,每个月都推出一两款样式新颖的绒花,数量上大概在一两千朵左右就足够了,这件事自家的几个丫鬟就能办到,因此何氏几人,谢静秋就不打算再跟她们合作了。

何氏跟李氏还有些失落,这样赚钱的生意竟不能长久,可市面上确实是出现了大量的仿制品,样子虽没有他们做得精致有神韵,但胜在价格便宜。

天宝银楼面对的都是高端的客户,倒是没什么人在意这一点价格,他们在意的更多的是逼格,因此生意依旧很好。

但是绒花的中低端的市场,她们已经插不了手了。

拿了银子跟年礼,何氏李氏就地带着自己的闺女回了家。

谢静秋跟谢姥姥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

何氏跟李氏他们走了之后,谢静秋就给众人发了工钱,谢勤五两银子,几个新来的每人二两,李翠华跟陈祥每个人也得了三两银子。

谢静秋直接给了谢姥姥五十两银子做私房,谢氏看两个孩子有功,也得了三十两。

谢静圆伸着手直嚷嚷:“我也要银子,我也要银子。”她看到家里人都有钱,心急坏了。

谢静秋也没有偏颇,拿了一串儿铜板给她,还晃得叮当直响:“呐,这些给你,过两天让姥姥带着你去菜市场买糖吃。”

谢静圆这才高兴的接过,拿着那一串铜板在谢氏跟谢姥姥面前炫耀。

谢姥姥点了一下她的额头:“你个鬼灵精,你什么都没干,还想要钱。”

又过来说教谢静秋:“她一个小丫头,你做什么要给她钱,怪浪费的,那一串可不少,得有两百文了吧。”

谢姥姥有些心疼,这大孙女的手里就是存不住钱,你看看这才赚了一点就花出去这么多。

谢静秋有些无奈,她这个姥姥实在是有些太爱钱。

不过谢姥姥还是带着谢静秋在菜市场买了不少的年货。

这边主要产出羊肉跟猪肉,价格倒也不算很贵,羊肉二十五文钱一斤,猪肉十五文一斤,谢静秋各要了五十斤。

又买了一些猪排跟羊排,鸡鸭各十只,谢姥姥看到有人卖鱼也高兴的买了八条。

只是这里蔬菜不算多,多是些萝卜白菜之类的,家里人口多,谢静秋也买了不少。

回去以后可以做成各类的丸子,足够她们吃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