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见东西卖完,谢姥姥喜得牙不见眼,利落的收拾了东西就带着众人回了家。

一家子在屋子里算着今天的收入。

大饼跟包子今天一共用了十斤面粉,鸡蛋一共用了三十个,猪肉两斤,韭菜跟豆角是自己家地里的,还有油盐一类的调料,柴火也没花钱。

谢静秋在脑子里盘算了一遍,得出了自家这一次的成本大概在两百文左右,而今天她们的收入是六百五十文。

这样一算,就连谢姥姥都惊呆了:“咱们这是净赚了四百多文。”

最关键的是,他们今天做的根本就不够卖,谢姥姥觉得再加两倍他们都卖得完。

谢姥姥感叹道:“果然,想要发财还是得做生意啊。”

谢姥姥又把铜板数了一遍,喜滋滋的收进了钱罐子里。

谢静秋连忙给她泼了一盆凉水:“姥姥,咱们只算了材料费,还有人工费用没算呢。现在一个普通的人去县里做工每天大概能得三十文钱,你再算算咱们家这几个人,哪里能赚那么多。”

谢姥姥满不在乎的抬抬手:“都是自家人,花什么钱。”

谢静秋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接下来谢姥姥开始兴致勃勃的考虑明天要卖什么馅儿的包子。

一家子有商有量得的讨论着,谢静秋说道:“咱们家的油纸不多了,可能要去县里面买一些,之前我带回来的那些用不了多长时间。”

谢静秋开始认认真真的拿出纸笔开始记录要买的东西,多买一些备着总是好的。

谢姥姥看着谢静秋计算完明天要买的东西跟要花的钱,今天挣钱的喜悦是一点都没有了:“这怎么还没怎么挣钱呢就要先花钱啊。”

谢静秋笑着说道:“是啊,做生意嘛,总得先投资啊。”

谢姥姥没有办法,只好拿了钱给陈祥,让他明天送下她们之后赶紧往县里买东西去。

第二天中午生意依旧很好,谢静秋甚至还跟来往的车队,打听到了不少别的地方的风土人情。

其实打听消息这一点是谢静秋想要做这个生意的主要目的,她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太少了,仅仅只靠书上的那一点描写根本不能窥见全貌。

现在这个阶段想要出远门,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能了解消息的就是各个地方来的商队了。

闲谈之中总能了解一些自己想要知道的消息。

谢氏要在家里面看着谢静圆,就没有出来卖过包子,不过她在家里面也没闲着,按着谢静秋的要求做了一个红底黑字的幌子,上面绣了谢家包子四个字。

慢慢的,谢静秋家的生意就做起来了。

一个月之后生意开始稳定,每天都能赚差不多一两多银子。

谢静秋开始盘算着要把她们经常待的那一块儿地方买下来,建几间土砖房,做成一个大院子,在里面经营,也给过路的人一个歇脚的地方。

谢静秋跟谢姥姥说过之后,得到了谢姥姥的支持:“我孙女有本事,咱们这一个多月已经赚了三十多两银子了,你想做就去做。”

在谢姥姥从来没有短时间之内挣过那么多的钱,以前的时候,每一次都是卖了粮食才能拿到银子,一年到头也不过就是七八两,如今不过一个多月,就把她几年挣得银钱给挣出来了。

这些天跟人打交道,也开阔了她的眼界,如今的谢姥姥,跟之前可不一样了,让谢静秋来说就像是换了一个人,变得有谈吐有修养了。

她们家做生意的事情已经在村子里传开了,也有人开始模仿谢姥姥他们家做生意,不过生意没谢姥姥家好。

包子里的馅儿是谢静秋调的,里面的调料是谢静秋自己催生的,天生带着一股子香气,这是别家没有的,他们就算是想抢生意,也抢不走。

谢静秋一早来到了谢春山家里,谢春山正好在编筐子,看到谢静秋过来,连忙让她坐,还让王氏给谢静秋沏茶。

谢静秋连忙说不用:“二姥姥不用忙,我找二姥爷说点事,一会儿就走了。”

谢春山忙问:“你有什么事要找我?”

谢静秋说道:“二姥爷是这样的,我们家做生意的事情您也知道了,我们想做个长久的生意,把现在我们待得那一块儿地给买下来,然后建几间房子,不知道那地是属于村里的还是属于县里的。”

谢春山说道:“是属于县里的,你要是想买,我陪着你去县里面办手续。”

谢静秋问道:“不知道多少钱一亩?”

谢春山想了想说道:“这是按荒地来卖的,大概是三两银子一亩,你要买多少?”

谢静秋回道:“我想买三亩,你今天有时间嘛,要是有时间能不能陪我去县里面办手续?”

谢春山自然是没什么不答应的,回了屋里换了一身好一点的衣服就跟着谢静秋坐上了她家的驴车去了县里。

手续的办理的很顺利,谢春山还带着谢静秋拜见了主簿。

谢静秋买了不菲的礼物,倒是让主簿很是满意,还给底下的人使了眼色。

底下人自然是明白的,毕竟他们也吃了人家一顿很好的午饭,于是在丈量土地的时候,三亩地生生的量成了三亩半。

谢静秋真诚的给几人道了谢,客客气气的把人送走了。

之后谢春山就带着谢静秋回了山东村。

这一路上谢静秋就跟谢春山说了:“建房的图纸明天我就会弄好,能不能麻烦二姥爷帮我在村里面买一些土砖,再找上几个人帮着建房,建房子的人每天三十文工钱。”

谢春山自然是没有什么不答应的,静秋这是要帮扶着族里的人家呢。

谢春山说道:“明天你拿了图纸过来,咱们再商量一下需要买多少土砖,我今晚上就帮你去找人。”

谢静秋道了谢就回家了,连夜画了草图,第二天就跟谢春山确定好了建房子大概需要的土砖的数量。

在山东村只要家里面想盖房子的人家,都会准备一定量的土砖,如今有人来买,他们自然是愿意卖一点银钱的。

谢春山心细,找的都是谢家那些有建房经验的人,而且一找找了二十几个。

谢静秋给钱痛快,那些人自然是更加卖力,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一个崭新大院子就在官道旁边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