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前几年有人特别喜欢这些近现代的书画,上年博物馆的外宾服务部经营不下去了,所以把库存都处理掉了,听说都被那人给买下了,据说有九千多张,足足花了二十万,这是在四九城也算是惊天的大新闻了。”

说起这件事情,李会昌还是有些咋舌,二十万是个什么概念,在这个万元户都稀少的年代,二十万在四九城绝对是数得着的。

就像是刚才三个人那两皮箱的东西,甚至还有孤禽图、十咏图和王文公文集第十九卷这样的国宝,也才卖了八万多。

“九千多张?都被收走了?”

听了李会昌的话,陶建军心里面是咯噔一下,他可是很清楚这些近现代大师字画的价值,虽然在这个时代也就几十块一张,也就是前朝画家的零头,但是几十年后可是十万百万倍的飙升,随便一幅画都是百万千万的存在。

这个时代竟然还有能知道这些近现代书画价值的人,处于这个时代的认知和局限性,如果有人说这些近现代的字画价格在十几年二十几年后能够超过那些古画,绝对会被当成神经病。

陶建军可不认为花二十万买下那么多幅字画仅仅是因为爱好,这个买下这批字画的人不会跟自己一样也是穿越者吧。

当然,陶建军在诧异的同时,还在心里面懊恼,只是一年的时间,自己就这样的错过了,那可是九千张画,哪怕最便宜百万一张,也是九十亿,自己跑了整个厂甸的字画商场,再加上之前的,也只不过三四百张罢了。

********************************

酒店音乐茶座,开业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基本上每天都是座无虚席的一个状态。

音乐茶座的舞台并不大,一些穿着白衬衫的乐手几乎占据了舞台的大半,只留下中间极小的位置给歌手。

舞台上的歌手应该是某个歌唱团的,画的是浓妆艳抹,表演服也是那种大的垫肩。

演唱的歌曲是通过晚会再次翻红的阿里山姑娘,很明显这首歌曲在这里很受欢迎,台下密密麻麻坐着的客人甚至在跟着哼唱。

“小二,这边。”张秘书看着匆忙赶来的一个人,连忙的招手。

本来陶建军今天是跟张秘书办理四合院的交接,三处四合院,小孩子才做选择,陶建军当然是全要。

而在交接完之后,张秘书又说起了他那个发小正好在首都,就有了这次的见面。

真的是他。

虽然音乐茶座的灯光比较昏暗,周围环境也十分嘈杂,但是陶建军还是认出了来人。

不过来人也就是那张脸有些契合,标志性的光头现在还是浓密的黑发。

“小二,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张秘书把陈小二拉过来,给他介绍说道。

“这位是香江中国星影视公司的总经理,着名导演陶建军先生。”

“这是我的发小,八一厂的演员陈小二。”

“你好,我知道你,吃面条。”

陶建军跟陈小二握了下手,笑着说道。

“我还看过你演的瞧这一家子,陈庆三老爷子应该是您的父亲吧。”

“啊。”陈小二对于陶建军的话语明显的一愣。

“那正是家父。”

虽然他在晚会上凭借着吃面条火遍了大江南北,但是却没想到香江的大导演也看过自己的这个小品,而且还看过自己多年前的那部瞧这一家子。

“陶先生是几年前从内地去的香江,短短几年就在香江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拍过好几千万票房的电影……”

一边的张秘书看到了陈小二的疑惑,在一边说道。

“啊……啊?……啊!”

随着张秘书的话语,陈小二由惊奇,变成疑惑,又到了赞叹,甚至到最后只感觉到不可思议。

陈小二接到电话的时候,只是知道是跟珠影厂合作的香江大导演要看看自己的剧本,对于陶建军基本没什么了解,看到陶建军本人的时候甚至还稍微失望了一下。

陶建军跟他印象之中的大导演差距也太大了,在他们厂甚至是老爷子呆的首影厂,能称得上大导演的,不管年纪和资历都是数得着的。

而面前的陶建军只有二十几岁,看那样子绝对要比自己小好几岁,虽然很多人传说香江遍地黄金,干什么都赚钱,但是陈小二通过圈子里面的一些人也稍微的了解,能拍出千万票房的电影,而且在香江拥有自己的电影公司,没有一定的能力根本就做不到。

刘影后拍摄的垂帘听政和火烧圆明园在香江都破了千万,当时他的在这位姐们儿可是没少炫耀,而这部戏的李大导也是凭借这两部才在香江得到了千万导演的名号。

“您的剧本拿来了吗?”陶建军看着陈小二也不再客套,直奔主题道。

从张秘书哪里知道他的发小是陈小二的时候,陶建军就对陈小二四处碰壁的电影很好奇,要知道他可是陶建军印象之中的小品之王,喜剧大师级的存在,虽然很多人知道他的成就都在小品上面,但是在电影和话剧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拿来了,拿来了。”陈小二从自己的手包里面快速地拿出了一叠稿纸,他的手甚至都有些颤抖。

要知道为了这部电影他真的是多番努力,不光是他自己的朋友领导,甚至是他父亲的关系把几个相熟的电影厂都跑遍的,但是得到的都是一个个失望的答案。

很长时间他都想要放弃,但是看着剧本还有老爷子的鼓励,又一次次的坚持,他甚至已经决定先把这部片子拍出来再说。

这段时间他是到处的借钱拉投资,张秘书的这个电话,就像是及时雨一样,给无边的黑暗划出了一道光,一道让他迫切想要抓住的光。

“父与子。”

接过了陈小二手中的剧本,陶建军先看到的是上面的标题。

二子系列。

只是稍微翻了几下,陶建军就确定了这部电影,而在他的脑海之中也稍微的闪过了一些画面。

对于陈小二的电影,让陶建军印象特别深刻的,正是二子系列,甚至这个系列里面的很多部电影,他看的也不止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