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晴枝》

三年前夏秋儿同魏春娥说晴枝可以留留,那承想,这一留就留到年十八。

夏秋儿在她这个年纪,孩子都生啦。

晴枝倒好,婶婶一说要给她说亲,她找了借口就往自己屋里躲。

夏秋儿也没法,想着发急的婶婶,再想想自己几年前也说过不急给晴枝定亲的话。

她有责任啊!

哎,夏秋儿一想到这些就发愁。

不过,她心里多少有些猜测,就是不知道猜测对不对。

今天说什么也得把晴枝的事情给拿下。

夏秋儿看着在盘账的苏晴枝,上去一把盖上她的账本,“晴枝,你和我说说,是不是有心上人了?”

苏晴枝刚想否认,对面夏秋儿再开口,“说实话!”

“大嫂。”

夏秋儿现在毕竟是过来人,一看她娇羞模样就知道自己猜得没错。

“你要是不想和我说,那就和你大哥说,到时候你大哥可没我这般好说了。”夏秋儿抱着胳膊吓唬她。

苏晴枝自然知道,想要父母同意,只有大哥或者大嫂出面才行。

她绕到夏秋儿身边,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是谁?”

苏晴枝最后终于对着夏秋儿说出来那三个字。

夏秋儿见真是她想的那个人,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对你可有意思?”

“嗯。”

“那他怎么不上门提亲,我们家风又不是只图攀权富贵。”

“他原本是有心思,可大哥中举人后,他就有些躲着我。现在见我更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说到这里苏晴枝气得眼睛都红了。

苏晴枝喜欢的人是店里的一个管事,名字叫卓方东。

遇见时正值州里天寒地冻,苏晴枝在店内见他在雪地里冻的瑟瑟发抖,满可怜,便给了他一个热饼子和一碗热水。

后来他在店内应聘做了小二。

夏秋儿见他的时候只觉得他给人的感觉有些与众不同,似乎性子里带着独有的清冷和倔强。

像极了腊月里的梅枝。

夏秋儿留意过他很长时间,觉得他话不多,三观做事倒是正派,也没见他有什么图谋不轨的,而且不该过问的事绝不多问。

后来京城新铺子需要人,便把他调了过来。

没成想,这一来晴枝就和对方对了眼。

既然现在知道两人心意,另一方不是因为不喜,而是见他们门第高了才生了退缩,这样就好办。

这事只有她这个做大嫂的管,不然谁管?

夏秋儿当天就独自去了铺子,原本是找了由头打算问问对方心思,卓方东比她想象中干脆。

“夫人曾观察我良久,我非奸人。只不过是流落至此居无定所,至于来自哪里,赎在下无可奉告。在下还是那句话,晴枝姑娘救过我,我不会做出伤害晴枝姑娘的事。”

夏秋儿看着他偶然间流露出的气质,普通人?她信个鬼!

见他不肯说明来处,夏秋儿都在想会不会以前看的什么狗血小说,什么《嫡子斗不过养母,流落街头无人知》《小妾做正房,世子做了短命鬼》?

把看过的都想了一遍,越来越觉得有可能。

“既然如此,我只要问你一句话,对我们家晴枝有何看法?”

“晴枝姑娘善良聪慧,心地纯洁,在下如果能同晴枝姑娘喜结连枝自然是我幸,只不过在下一无所有,实在是怕让晴枝姑娘受了委屈。”

“卓方东,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不是我想要的。我们苏家之前是做什么你估计也知道,我们能一步一步走到京城,是我们努力得来的。你人聪慧也有自己的见识,应该能明白其中关键。我给你三天时间,如果觉得自己能给晴枝好生活,就带着你的心意上门提亲,如果不能,自己去账房结算了自己工钱。”

夏秋儿回家时,先去前院和叔婶说了晴枝的事,再回后院直接把晴枝拘在自己家里,这几天不让她出门。

省的他们见面了闹心。

晚上,夏秋儿也同苏清河说了这事。

“只要叔婶同意,对方人品没有问题,不是好吃懒做之人就成。这事你看着操持就好,日后家里孩子多,可有的你忙了呢。”

“呀!可不是嘛,想想手底下这么多小的,哎呦,相公,我头疼!”

“来,我帮你揉揉。”

良久……

“咯咯咯,好了好了,我不头疼了,不要了!”

“秋儿,我想要!”

蜡烛在宁静的黑暗中燃尽以后一点光亮,拔步床上的帘子子仍在继续晃动。

就在夏秋儿以为卓方东会辞职跑路时,没想到第二天他就孤身上门,带着花红酒礼,外加一块材质上乘做工精致中带着繁琐的玉佩来提亲。

苏晴枝婚礼定在年后二月份。

当晚,苏清河看着卓方东送来的玉佩陷入沉思。

玉佩细看之下,原本极其繁琐的花纹竟然是“东方”二字。

大庆国往东,有一片连绵不绝的山脉,山脉过去,有一国名唤东渊国,国姓——东方!

......

苏清河一家定居在京城三进院,苏二一家暂时和他们住在一起。

现在他们不缺银子,夏秋儿正在物色新院子,因为苏清河做了官,家里自然也买了丫环婆子。

院子显得有些小。

店铺的生意很好,每月有固定的银子记账。

她和李成恩火锅店依然在合作。

火锅店一直在被模仿,而他们红火楼成了不可被超越的存在。

甚至就连宫里的贵人在寒冬的时候都喜欢上了烫菜。

苏清安和苏清山跟着来到京城书馆继续学习,夏秋儿给他们立了规矩,只要他们学到十六岁,从那之后就可以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晴叶晴兰也没逃过学习的齿轮,用夏秋儿的话说,不认字,日后被骗了都不知道。

......

大郎在苏清河中状元这年,在州里过了童生考试,苏清河得知后大喜,专门抽空去选了些京城才有的书籍,托人带了回去给大郎。

陈玉萍和苏清河大舅小舅是州里店铺的负责人,夏秋儿把那摊子交给他们放心。

只不过他们不再是拿工资,而是拿年底分红。

别的不说,只要红火楼在,他们得生意就不会差。

当然,现在他们做得也大,豆制品现在除了供红火楼外,有些也在供其他饭店和零售。

......

下河村的现在更多地被叫状元村或者状元酒村,一是他们村出了位状元,二是这酿酒的方子本来就是从苏清河家流出来的。

周围的镇、县都会来他们村拿酒,不管如何说,下河村现在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村子。

村里人也过上了数银子的日子。

夏秋儿给赵江才出主意,让村里合资建了学堂,从别的镇请了一位秀才来村里教学,只要周围村落年纪合适的孩子,都可以免费入学。

她和苏清河提供了不少的笔墨纸砚和书籍带回去,供他们学习用。

只有下河村能走出越来越多的读书人,下河村才会长久不衰!

......

日出日落,每个人怀揣梦想的人,都在朝着自己梦想方向努力!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