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端午节这天上午,大河村、小李村和大王村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一些野猪肉。

由于气温转暖,每人一斤的猪肉全部被煮了。

在华兴公司上班已经两个月了,到月底,工资准时发放。

大家都领两个月工资了。

再加上每亩辣椒田两次加在一起,也有二两。

现在人们荷包都是鼓鼓的,过节也不再抠抠搜搜。

鸡蛋、鸭蛋、粽子、油、米,再加上野猪肉,等于就是沈玉琳请他们过了一次端午节。

每家一斤辣椒很快分到每户人的手中,这下过节,连素菜都不用买了。

老沈家给的回礼中就包括新鲜蔬菜,甚至连葱姜都有,真是贴心至极。

随着夏天的到来,沈玉琳将青山县整体阵法中的气温,暂时设置为30c,和外界的气温持平。

而她自己家与厂里、书院、店铺等地方,依旧是25c。

如此,也是为了夏季庄稼着想,只有气温达到一定高度,庄稼才能正常生长。

华兴路上的生意,并没有因为节日而变得冷清。

相反,由于人们今天不用上班上学,有的是一家人全体出动,为家人和孩子买买衣服,鞋子,以及生活用品等。

有的则是三五个好友相约随着逛逛,凑凑热闹,见到喜欢的也会出手购买。

生意最好的要数今天刚上市的冰淇淋、雪糕之类的冷饮,赶集的人,几乎都会买上一份尝尝鲜。

天气越热越好卖,百来个店面门口都有排队的人,人们对这种价廉物美的新鲜玩意特别推崇。

其次就是小家电批发区,各种式样的电风扇琳琅满目,很多人凑一块,10台起批,回去就能用。

有的人家人多,一个房间一个,得好几台。

其实,过端午节的风俗也挺多的,大清早家里挂艾草与菖蒲,早餐吃粽子。

这里人虽然没有赛龙舟的习俗,但是有佩香囊、写符念咒、洗草药水、采草药、打午时水、、放纸鸢、拴五色丝线等习俗。

每个风俗都有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也算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望着孩子们胸前挂着用五色丝线编织的网兜里,装着煮熟的鸡蛋或者鸭蛋,沈玉琳嘴角笑出来浅浅的梨涡。

特别是昨天抢到野猪脚壳的孩子们,今天脖子上更是多了一样配饰。

随着来回走动,发出哗啦啦的响声,还蛮有趣的。

沈玉琳家中午饭很是热闹,除了外出的家人都回到家外,郑院长、黄太医、萧煜彻、孙鸿鸣、曹卓明、巴尔汗等人都在他们家吃的中饭。

“爷爷,今天过节,也没什么事情,我拿一些好酒大家尝尝。”沈玉琳俏皮一笑道。

沈远东咧嘴笑出一排整齐的牙齿,柔声询问:“乖孙女有什么好酒是爷爷不曾吃过的啊?”

53度飞天茅台,被沈玉琳手一翻,每个成年男子人手一瓶。

郑院长把属于自己的那瓶酒往身边一捞,没舍得打开。

沈耀忠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将自己的一瓶倒满满一大杯给他。

郑院长闻着酒香,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浅浅地品尝一口,眉毛立即飞了起来,双眼贼亮贼亮的。

向沈玉明招招手道:“明小子过来,帮夫子把这瓶酒送到我房间藏好了,老夫要留着满满品。”

“噗嗤!”闻言,有好几个人没忍住,笑出声来。

黄太医也学着郑院长的样子,把他的那瓶酒递给了沈玉明。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也要放进屋里,存起来。

坐在他身边的沈耀文,把自己的那一瓶,分一杯给他。

沈玉琳看着二伯一脸肉痛的模样,憋笑差点憋出了内伤。

好在这两个嗜酒如命的老人,也没有盯着一个人敲竹杠。

沈远东和沈耀武每人又各自分出一杯给这二人。

更离谱的是萧煜彻、孙鸿鸣、曹卓明、巴尔汗四人,没有一个人把自己的酒打开的。

巴尔汗一拿到酒,就被收了起来,然后厚着脸皮道:“萧兄分我一杯尝尝即可。”

萧煜彻两手一摊,手里空荡荡的:“我没有领到,你可以找鸿鸣兄要。”

孙鸿鸣也是意念一动,将酒给变没了,然后拿起红酒:

“我喝这个,你若喜欢,纸箱子里多得很。”

接着三个人都看向曹卓明,被看的人双颊一红:

“你们都这样看着我干嘛?

我的留着回去孝敬我爹的,我们年轻人还是喝度数比较低的果酒比较好。”

说完,把自己的酒也给了沈玉明:“小弟,请你帮忙收起来,嘿嘿。”

沈玉明嘴巴撇了撇,心中吐槽:

谁是你小弟?真当本少爷是跑腿的啊?

看在你对我姐还不错的份上,暂且忍你。

出于礼貌,沈玉明屁颠屁颠,又去把曹卓明的那瓶白酒,也藏在了卧室里。

谁让他最小呢?所有人都使唤他,沈玉伟暗中庆幸,自己大他几个月,省去不少事儿。

沈玉硕嘴角勾起优美的弧度,摇着头,起身先给萧煜彻倒了一杯白酒,然后是巴尔汗、孙鸿鸣、曹卓明。

酒杯是二两半的,轮到自己的没有了,他抓起自家堂哥的酒瓶,给自己倒了一杯,也没忘记给正在看热闹的沈玉轩也倒一杯。

余下的半斤酒,被他递给了郑院长。

女人和孩子喝各种口味的果酒,男人们每个桌子上果酒管够。

不舍得喝白酒的人,多喝些果酒也能尽兴。

一顿饭吃了三小时。

尽管喝的多半是果酒,由于人们相互敬酒,吃到最后,大部分人还是略显醉态。

沈李氏吩咐厨房早就备好了醒酒汤,每人喝一碗下去,很快变得正常起来。

郑院长、黄太医和沈家的四个县令都休息去了。

萧煜彻、孙鸿鸣、曹卓明、巴尔汗和沈玉琳齐聚一堂。

孙鸿鸣双颊绯红似乎尚未褪去,一双桃花眼直视着沈玉琳:

“琳儿,我和卓明马上回都城,明天清早和家人一起来你们家提亲,你看可好?”

沈玉琳看了一眼孙鸿鸣,又看了看曹卓明,后者微笑着冲她颔首。

“你们俩上午稍微早一点来,萧大哥,你可以让何县令中午时再来宣读圣旨。

如此,或许会更好,个中的缘由,我不说你们也能体会得到。

要不是家里长辈等着回各自的工作地,还有传旨宫人不宜耽误太久,我真的很想再往后推迟一段时间。”沈玉琳一脸愁容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