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嘿嘿,哪能呢,郑兄!”

“哼,自你上任清江县以来,吏治清明,几无冤假错案,百姓几乎不见冻死饿死者,放眼整个大周,你这也是头一份。可你就不想想,这么大的功劳,为什么连任八年都没挪个窝?这可是第九年了,要是还挪不动地方,怕是你这县令也保不住了。好自为之吧!”

“是,是。”

“还是是?得,本官懒得管你。对了,这是二两银子,赏给那包饺子做馄饨的厨子的,等我走了,你亲自交到人家手里。”

谭正清接了银子,忍不住哈哈大笑道:“马上要做吏部侍郎的人了,也着实小气了些。”

“还不是跟你学的!”郑大人也忍不住噗嗤一笑,“这是本官的私房钱,可不是拿公家的赏的。还有,你还说我小气,我倒想听听,你打算赏多少给人家?”

“自是比郑大人的多就是了。”

“得了,就你这清江县,民富衙门穷,你能赏多了才怪!”

“大人请!”

“……”

两人说着,脚步声渐行渐远。

萧杏花这才走出来,长舒一口气。

从那两人言谈中,她也听得出来,谭县令应该是个好官。

还有那郑大人说的,谭县令还有一年就满了九年任期,若是不能调离,怕是以后连县令这九品芝麻官都做不上了。

这么算来,明年弟弟出事时,这个县令应该早就去了别处。

还好,她要找的仇人不是这个。

萧杏花心里美,边走边盘算。

郑大人私掏腰包赏给她二两银子,谭县令那话里的意思,会赏得更多。

这趟不白来啊,轻轻松松就把钱赚了,倒是比赶集摆一天摊来得轻松多了。

下午很早就准备好了晚饭,管家给每个前来帮忙的厨子都赏了些银子,便让人回去。

厨子们拿着银子嘲讽不已。

“县令大人真是明察秋毫,怕不是把咱们的老底都查了个清楚,这二两多银子,就是我这几天耽误生意的钱呐。”

“我的也是。”

“我也是。”

不过大家嘲笑归嘲笑,却没有其他意思。

纯嘲笑。

从大家放松的神态上,萧杏花也能看出他们应该跟县令挺熟,或者说,并没有她以往想的民怕官的存在。

八年了,谭县令还真是跟百姓打成一片了。

管家给每个帮忙的都发了银子,唯独萧杏花没有。

萧杏花也不担心,从她所知道谭县令的为人来看,是不会昧下她那份的。

果然,等别人都走后,管家专门把她留了下来。

“宋家娘子,您再稍等,大人说了,您有重赏!”

哈哈,开心地等着吧。

萧杏花烙完馅饼后也出了县衙,和弟弟一起去吃晚饭。

吃完没多久,李彪来了。

“跟我走吧,县太爷要见你。”

“好。”萧杏花已经在猜能拿到多少赏银了。

到了县衙书房门口,李彪就没进去了。

萧杏花独自走进去,就见一个四十来岁身形瘦削的男人站在那。

“民妇见过县令大人!”

谭正清回身,面色一凛。

“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竟有这样的好厨艺。”

“县令大人过奖了。”

谭正清从袖子里摸了摸,掏出一个小银锭子,正是郑大人托他带的赏钱。

“这二两银子,是那位大人赏你的,他很欣赏你的厨艺。”主要是这么多年没吃到地道的老家饭,实在太开心了,呵呵。

“民妇谢过大人。”萧杏花还等着谭县令厚赏呢。

果然,又见谭正清摸了摸另外一只袖子。

萧杏花心里砰砰直跳。

要是赏个十两八两的,自己也可以不用出摊,就安安心心等着把孩子生下来好了。

谁知,谭县令却只拿出一小块碎银。

干咳两声,递给萧杏花。

“本官根据李彪报上来的数目,大概算着你一天能赚个三四百文,今天耽误了你一整天,就给你按五百文好了。”

毛利四五百文,纯利差不多能剩个三四百文。

谭县令真是好算盘,不做账房真是屈才了。萧杏花虽有些失落,不过想着这样不乱花钱的县令才是好父母官,便也笑着收下。

“谢过大人。”

谭县令也知道自己的抠门名声在外,但是今天决不能让一个妇人小瞧了。

“咳咳,你今天先别回去,先在县城留一晚,明天一早我再让人送你回去。”怕萧杏花多心,谭正清又正色道:“本官没别的意思,只是想奖赏你一块牌匾,要等明天一早才能做好。”

一县父母官赏的牌匾,那可是太有面子了。

回去摆摊时,就立在板车上,看以后哪个不开眼的敢欺负她!

想想自己以后都不用刻意抹黑扮老,能以本来面目正大光明摆摊做生意,还有什么奖赏比这更好呢?

“多谢大人!”

送萧杏花回住处的路上,李彪终于没忍住,哈哈大笑。

“你的牌匾,以后可是县城独一份了。”

“李大哥什么意思?”

“哈哈哈哈哈,因为那是知县大人亲手做的啊,哈哈哈哈。”

李彪昨晚起夜,看到书房的蜡烛还亮着,便过去查看,谁知却看到自家大人拿着个木板在那里研究,他进去后才看仔细,竟是刻了个‘萧记馄饨’在上面。

还有比自家大人更抠门的么,连牌匾都是自己刻。

萧杏花一愣。

前世有些记忆,隐约浮现。

谭正清,谭木匠,谭大师。

原来后来名噪一时被人称为‘谭大师’的木匠,竟是如今的县令谭正清。

看来,他明年这个时候,果然丢了官,居然转而做木匠去了,而且还做的那么好。

就算这人一直为官,定也是个流芳百世的。

只是可惜,如今朝廷浊乱,实在容不下真正清正廉洁的官员。

萧杏花虽然敬重每一个正经行业,但是做木匠再怎么出彩,受益的人也是有限。

当下最需要的,却是真真正正能为万千百姓谋福的人。

真是令人惋惜。

第二天一早,萧杏花就拿到了刻有‘萧记馄饨’的牌匾,右下角处还有几个小字,写着谭县令的大名。

又是李彪和蔡八斗梁六斤三人,赶着马车把姐弟俩送回去。

萧鹏飞这辈子难得坐一次马车。

“县令大人实在太客气了,居然还用马车送咱们。”

马车经过镇上,路过萧杏花平日里摆摊的位置,却见赵娟和刘玉兰竟在那里了,居然也摆了个馄饨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