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异界民国:开局觉醒千倍成长系统 > 第157章 危机解除、西沙俄的机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7章 危机解除、西沙俄的机会

听了张晨星劝慰,东方无魔依旧没有放下担心,满脸忧愁的道。

“我觉得,以暗魔门行事风格,一定是在酝酿大阴谋,我们不得不防。”

这是用老眼光看暗魔门,可也有一定道理,防备一下也好。

想到这里,开口道。

“是不得不防,你跟柳堂主说一声,让他加大暗魔门监视力量,加大对华夏监控力度。”

“是,门主,属下告退。”

一月二十日、深夜,张晨星缓缓收功。

又修炼了十天,收获巨大,如今已经填满五个内窍,正在填充第六个内窍。

按照如今的修炼速度,最多一个月时间,他就有把握内窍境大圆满,踏入到外窍境。

外窍境就难多了,要凭借气血在体外生生创造三个外窍,成为三个能量源,从而让自身蜕变。

内十三窍、外三窍同时作用下,打破天地限制,从而突破到先天境界。

外三窍分别是天窍、地窍、人窍,代表着天、地、人,也代表着天魂、地魂、人魂。

就算有天地灵气的时候,外窍境修炼难度都很大,更别说末法时代了。

要不是有千倍武道成长系统,就算是修炼《至尊魔诀》,他都没有信心修炼成外窍境。

自从进入到末法时代之后,能确定修成外窍境者,也只有张三丰,其他人就不能确定了。

缓缓睁开眼睛,眼中精光一闪而过,开口道。

“进来吧。”

话音刚落,柳三推门走了进来,来到书桌前,抱拳一礼道。

“帮主。”

挥挥手、又示意他坐下,才开口道。

“什么事情?”

柳三坐下后,开口道。

“暗魔门已经回到非洲,到达非洲南部后,消失不见。”

看来,真像他猜测一样,暗魔门已经变了。

眼睛微微一眯,开口问道。

“确定他们回到了非洲,没有人留下来?”

柳三肯定的点点头道。

“确定。

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严密监视就行。”

“不要把威胁消灭在萌芽之中吗?”

“不用,时间在我。

拖延的时间越长,对我们越有利,不必急着决战。”

有千倍武道成长系统、《至尊魔诀》、《魔兵诀》、《小李飞刀》、弑神刀在,他的实力无时无刻不在暴增,拖延的时间越长,他的实力越强,他当然不介意拖延时间了。

不仅是他,他的死忠属下都有百倍武道成长系统,拖延时间越长,对他们也越有利。

等到暗魔门再次出现的时候,也许白帮随便一个超凡小组就能碾压他们。

这个形势下,又何必冒险。

现在,只需要给死忠加加注就可以了。

“是,帮主。”

“把东方无魔叫来,我们该走了。”

“是,帮主。”

时间不长,柳三带着东方无魔重新走了进来。

一番见礼,两人坐下后,张晨星看向东方无魔开口道。

“暗魔门已经返回非洲南部,这次危机解除,我们也该回去了,你自己保重。”

东方无魔恭敬道。

“麻烦帮主了,让帮主白跑一趟。”

张晨星不在意的挥挥手道。

“我跑一趟没有什么,只要不出事就好。

我想传给一些人魔功,让他们成为魔门弟子,不知道行不行?”

东方无魔立刻开口道。

“当然可以了。

只要加入魔门,都可以修炼魔功。”

“人数有点庞大,你尽量劝说太上长老、长老跟我走。”

太上长老、长老除了专心修炼、不问世事之外,还有传功的责任。

魔门的传承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封存在密地,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启用,就算是启用,也只能抄录,原本不能动。

第二部分在魔武阁,这是专门存放魔门武功秘籍的地方,这里也是太上长老、长老的住所。

敌人要是敢闯这里,就是找死。

第三部分在太上长老、长老脑海里,平常传授武功,也是他们负责。

武功秘籍晦涩难懂,里面更是设置了众多陷阱,要是拿一本秘籍修炼,就是找死。

正常情况下,魔门弟子都是长老、太上长老负责传授武功。

张晨星传授给死忠武功,自然不是带秘籍,而是带太上长老、长老。

闻言,东方无魔迟疑一下,还是开口道。

“门主,魔功虽然修炼速度快,可对自身伤害很大,传授一定要慎之又慎。”

“我心中有数,你不用担心。”

“是,门主,我这就去安排。”

“去吧。”

有了魔功,白帮的超凡力量将再次暴增。

一月二十六日,张晨星带着原班人马、魔门太上长老、魔门长老、魔门弟子、魔门小镇想要出去的居民离开了。

一月三十日,回到魔都,开启了修魔计划。

二月五日,热河省、逆天军统帅部、作战室内,李天看着一份情报陷入到沉思之中。

久久之后,才回过神来,开口道。

“来人呀。”

随即走进来一个警卫,敬礼道。

“元帅。”

“传信给西沙俄大元帅安东,让他来一趟。”

“是,元帅。”

二月八日,安东匆匆来到统帅部见李天。

一间客厅之内,李天接见了他,开门见山道。

“安东元帅,我这次之所以把你叫来,是因为我得到情报,东沙俄出现大旱灾,这是你们的一次机会。”

要是光出现大旱灾情报,不会让李天沉思那么长时间。

那份情报不仅记载了大旱灾情报,还有这场旱灾会引起连锁反应,足足持续三年之久,光饿死的人就有五百多万。

最重要的是,东沙俄会失去农民的民心,是西沙俄夺取人口最好的机会。

闻言,安东满脸失望之色道。

“一个大旱灾,对东沙俄应该没有多大影响吧?

最多饿死一些人。”

“要是光一个大旱灾,对东沙俄自然没有多大影响。

可要是加上农民种粮不积极,粮食产量降低,进一步扩大灾难呢?”

眼睛一亮,这下安东来了兴趣,开口问道。

“东沙俄不是很得民心吗,农民怎么会种粮不积极?”

“这件事情还有从余粮收集制说起。

一九一九年一月十一日起,为支援军队和工人,要求农民按照政府规定交出全部余粮和一部分口粮,即余粮收集制。

同时,为保证有效收集余粮和农产品,东沙俄政府组建了征粮队,用军事办法,携带武器,征集粮食,这种做法引发了农民对东沙俄政权的不满。

更为严重的是在快速建设国家的心理驱使下,东沙俄领导人将这种在当时应急色彩颇浓的战时政策,视为建设国家的必由之路,使得战时政策在战争结束后仍然延续。

农民的利益长期被牺牲,积累起来的对东沙俄政权的抵触情绪,使他们不愿种粮或者尽可能少种粮、故意缩减耕地,东沙俄农业急剧萎缩。

本来种粮面积大减,又赶上大旱灾,后果可想而知。

趁着这个机会,你们要是带着食物前往东沙俄,想要带回多少人口,就能带回多少人口。

这些年,你应该亲身感受到人口少弊端吧?

你说,这次是不是你们的机会?”

闻言,安东深有同感的点点头道。

“的确如此,要不是我们的人口太少,我早就带领大军打回去了。”

整个西沙俄算上军队,才二千五百万人口,想要扩军都做不到。

更是不敢随意浪费军力,因为损失了就补不回来了。

要是西沙俄有五千万人口,就算不转化成军队,只做为后背力量,他也敢跟东沙俄正面碰撞一下。

要是转化成军队,让西沙俄军队达到一千万,他就敢西征东沙俄。

一千万精锐大军,还真有可能打下东沙俄,特别是东沙俄失去农民民心的时候。

东沙俄依靠工人得到了天下,可实际上,工人的数量远远不如农民。

失去农民民心,相当于失去了大半民心。

看到安东明白他的意思了,李天再次开口问道。

“想要进入东沙俄吸引人口,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东沙俄军。

如今,乌拉尔山脉对面有多少东沙俄军?”

安东面色凝重道。

“第二次乌拉尔山之战东沙俄败了之后,不仅修筑了众多堡垒,还布置了更多军队,估计达到九百万。”

整个东沙俄估计只有一亿五千万到一亿六千万人口,竟然在乌拉尔山脉布置了九百万大军,这是穷兵黩武了。

乌拉尔山脉布置九百万大军、国内最少一百万大军、跟欧洲其它国家接壤处最少布置二百万大军,加在一起就是一千二百万大军了,民、兵比例快达到十分之一了。

要是算上两次乌拉尔山之战损失的士兵,民、兵比例高于十分之一。

要是继续往前推,西沙俄的六百万大军有四百万都是从东沙俄拉走的。

加上这四百万,民、兵比例估计达到八比一了。

要是算上一战损失的士兵,民、兵比例估计达到七比一了,甚至是六比一。

就拿七比一来算,东沙俄境内青壮不多了。

要是继续损失下去,估计要开始征召女兵了。

不管是不是穷兵黩武,东沙俄在乌拉尔山脉布置九百万大军,在加上大量堡垒,西沙俄军想要攻破,难度很大,就算是能攻破,也需要付出惨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