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首:《Shots》(broiler Remix)

由梦龙乐队和broiler组合共同完成的曲子。

broiler为电子音乐和dJ组合,所以这首歌中会大量应用电子音乐。

运用了大量的复古音效,为了致敬80年代的音乐。

南夜的声音也有别于以往的澎湃热血,或者极具穿透力的空灵声音。

而是转为用更轻更失真的声音,符合80年代的特色,再去演绎一段破碎的抒情内容。

“In the meantime we let it go”

(这一次我们干脆让爱随缘)

“At the road side that we used to know”

(伫立在那条我们相熟相知的路边)

“we can let this drift away”

(我们可以让以前的对错随风而逝)

“……”

当洗脑的副歌旋律,再加电子摇滚的动感,让人忍不住闭上眼睛,轻轻摇晃起脑袋来。

既治愈,又解压,仿佛抬头就能感受到仰望宇宙的自由感!

这一曲的元素,完全可以收买80年代那批中老年人。

也让创世纪乐队的曲库,更为丰满。

前有《Natural》硬汉到底。

有《She Is my Sin》美声专属。

有《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撩动狼人。

有《Viva La Vida》历史元素。

有电子摇滚,有爆燃神曲……

如今再加《Shots》,俘虏80后。

可以说,创世纪乐队目前出现的歌曲,已经涵盖了多个领域的摇滚乐。

符合人们心中的期待!

正因如此,喜欢摇滚乐的人都迷上了创世纪乐队。

他们根本不知道创世纪乐队下一首,又会抛出怎样的歌曲来?

第32首:《21 Guns》(21响礼炮)

这首由绿日乐队所演唱的歌曲,曾用在《变形金刚》第二部当中。

绿日乐队可以说是大众心中“朋克摇滚”的代言人,其地位不言而喻。

摇滚事业的成功,让他们享受名声和金钱的同时,也带来了责任。

所以后面他们的作品常常涉及环保、人权、反战等元素,激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是一支有着很大影响力的乐队。

《21 Guns》也是这个系列中的一曲。

“do you know what's worth fighting for'”

(可知你的不懈抗争已毫无意义)

“when it's not worth dying for”

(却为何还要誓死抵抗)

“……”

前奏的旋律,还有伤感的吉他和弦,就已经定下了全曲的基调。

仿佛在尘土飞扬的战场壕沟里,一个士兵颤抖地抱着战友的尸体。

他抬头望天,借着南夜的歌声,拷问自己,也拷问着上帝:

到底在为什么战斗?

难道遍体鳞伤才能体现尊严和价值?

南夜那带有沧桑感的嗓音,似乎开启了与上帝对话的窗口。

唱出了普通人心中对战争,甚至对生命的挣扎与迷茫。

“one' 21 guns”

(鸣响21响礼炮)

“Lay down your arms”

(请缴械投降)

“Give up the fight”

(不要负隅顽抗)

“……”

副歌的部分,带着极其顺耳的旋律,还有强劲而稳重的鼓点而来。

伴着南夜柔软的假声,就像是上帝的指引,是上帝在引导听者的心。

那是对于阵亡士兵,在葬礼上的致敬礼!

也是对于战争的极度厌恶情怀!

单单是听感上,《21 Guns》就有着独一无二的味道,更别提这首歌的内涵。

让现场的退伍军人就地敬礼!

这个礼,敬的是自己的过去。

这个礼,敬的是已经阵亡的战友。

这个礼,敬的是还处在战争当中,而受苦受难的普通大众。

这一刻,创世纪乐队也受到了在场所有退伍军人的致敬!

当无人机飞向高空,拍到现场一位位退伍的敬礼军人时,那样的场面,非常震撼。

而这,也绝对是这么多届摇滚节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摇滚,竟然还可以这样写?竟然可以做到这个地步?

不是为了燃而燃,不是为了炫技而炫技,也不是为了歌颂所谓的爱情……

而是为了致敬,为了反战!

这样带着深刻属性的歌曲,让坐在下方的绝大部分乐队,彻底服气了。

这一曲过后,越来越多人感受到创世纪乐队的与众不同。

再看摇滚节现场,从原来的6万人,已经涨到22万人。

这不是结束,不是终点,只是刚刚开始!

三个多小时的表演,已经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不少本地居民吃完晚饭,就赶往摇滚节现场,希望这支神奇的乐队,不要那么快结束。

看着一群又一群赶往现场的人们,南夜,洛宁五人心中的自豪与满足感也在不断上升当中!

“这,才是我们想要的舞台!

就让这场暴风雨来得更猛烈吧!”

南夜将话筒从话筒架上拿下来,而后呐喊一声:“Shall we go on?”

(我们还有继续吗?)

“yes!”现场的应答声,是咆哮出来的,震耳欲聋。

这场面,可比最开始的四万人要震撼得多。

“Ya ya ya!你们的尖叫声在哪里?”

南夜将手圈着耳朵,表示自己没有听到。

现场的人,全都积极回应,因为他们已经被创世纪乐队给征服了。

第33首:《the Final countdown》

看到这个歌名,绝大部分人挠一挠脑袋,就是没有看过,没有听说过。

但当前奏出来的时候,就会恍然大悟。

哇去,这特么不是发哥出场bGm?

没错,当年卢冠廷根据Europe乐队的《the Final countdown》进行改编,也就有了后来经典bGm。

而作为原曲,这一首的旋律更加大气恢宏,劲道十足。

炽烈!

激昂!

前奏一响,仿佛就能看到梳着大背头的发哥,在前簇后拥中进场,带着一抹成熟在胸的微笑,缓缓入场。

然后坐下优雅地吃一块巧克力,淡定地转着尾戒,轻轻松松就赢牌了……

这就是摇滚,有时候旋律比歌声还要激昂,还要大气!

这一曲,让旋律控,还有纯音乐爱好者直接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