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走吧,我带你们去知青点。”

路上,据小周自己介绍,他叫周然,也是知青。来了有三年了。

知青院现在的知青加上乔轻轻这几个新来的,刚好有16个人,男女人数也刚好一样多。

原本不止这些人的,那些来得早的知青,知道回城无望,陆陆续续的都已经在俞家湾大队成家了。

周然看到他们就想起自己刚下乡时的心情,就宽慰了两句。

“都别担心,过几天你们就适应了,俞家湾大队环境还挺好的。”

周然顿了顿又道:“你们来的时间刚刚好,队里夏收早已结束,田地里其它该种的都已经种上,所以六月里也没有什么重活,刚好让你们适应。”

“嗯,我们会尽快适应的。”几人都点头应到,边走边观察村里情况。

有些是几座房子挨着的,有的是独立的。隔着不远就有户人家。村里房子都是土墙瓦房。

知青点不远,走了十来分钟就到了。

知青点原先是村里土财主的小院,还是青砖瓦房。新中国成立前那土财主就跑了,房子一直是锁着的。

前几年闹得凶的时候也还好,毕竟人也不在。只是地上和围墙的砖,不是坑坑洼洼就是断壁残垣。

因为村里人有修房子需要材料的,不想往山上去就来撬这个院子。因着那土财主以前为人也不咋地,队里也没有人管,慢慢的就变成这样了。

房子一直荒废着,直到知青大规模下乡,队里要安排知青点,就把这院子拾掇拾掇改成知青点了。

乔轻轻心想,难怪这房子看着很大。

院子方方正正的,知青们男女各一边,中间一围墙隔着。厨房在前院,厕所倒是有两个,就两个棚在后院的两个角上,是农村常见的那种茅厕。

院子的空地上都种着菜。房子周围一圈参差不齐的围墙将知青院包围了起来。

这个点儿刚吃完午饭,知青们还没有去上工。见新来了知青,打了声招呼,还帮忙把行李提进屋。

女知青这边有两间房,小的住得下四人,已经满员。大的能住六人,现在只有两人,加上新来的乔轻轻和李卫英都还有空。

女知青这边的负责人是一位已经来了六年的老大姐,叫方文。她将乔轻轻和李卫英两人领到大间,指着两张空出的床位。

“知道要来新知青,这两张床都简单收拾过。”其实也是就在木板上铺了一层稻草。

床都是木板靠墙搭成的,虽然都是窄小的单人床,也好过那种大通铺,至少不用和别人挤在一起。

还好乔轻轻两人都自带了被褥什么的,也就无所谓了。将床铺好,带来的其他东西放到床下,也就收拾好了。

乔轻轻早就预料到乡下条件差,见到了才发现俞家湾比她想象中的好多了。

收拾好东西后,乔轻轻感谢过帮忙的人,期间也差不多知道了同住一屋的这些人的名字。从她们口中解了知青点的情况,跟周然说的差不多。

知青点现在加上她们新来的四人,共有16人。

周然是负责男知青那边,方文负责女知青这边的。来的早的有六年了,来的晚的就是乔轻轻这一批人了。

知青点是在一起搭伙吃饭,每天轮流两人提前下工做饭。而新来的知青口粮都是在大队预支的。

下午,等知青们去上工后,周然领着乔轻轻几人在队里走了一圈,介绍了队里的情况。

俞家湾大队还算大的,队里36户人家,人口在400人左右。大多数人都姓俞,一个宗族的,所以俞家湾大队很团结。

乔轻轻点点头。

“周大哥,咱们大队还有河吗?”李卫英看到远处的河,有些惊奇。

乔轻轻也注意到了,她在县城坐车往公社来的途中就发现了河流贯穿县城,没想到俞家湾也临近河流。也很好奇。

另外两个男知青跟在旁边,虽然没有说什么,面上的表情却充满好奇。

“嗯,不错,南江县境内的南江河贯系嘉陵江水系,贯穿整个县城。俞家湾附近这条刚好是其中一条支流。也因为这条河,才让队里的人平稳度过灾荒年月。”

“那……那河里有鱼吗?”开口的是高瘦个王建华,显然,这条河让他一眼想到了吃。

周然点点头道:“有是有,避着人自己捞来吃无妨,这是队里心照不宣的事。但是不能被闹大,也不能太过。不然闹大了那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这可是不行的。”

看着新来的几人眼睛都亮了,周然摇摇头,无奈道:“队里的口粮够解决问温饱了,若是水性不好,还是不要惦记了。尤其是夏季,河流处于汛期,很容易出事,每年都有人溺水。”

听到这话,王建华包括李卫英几人才冷静下来。

乔轻轻也对这条河很感兴趣,不过她暂时还不缺食物。

而且,刚刚一路走来,发现俞家湾不仅有河,还有山林。这可真是宝啊。

“周大哥,我看村尾还有山,这山上什么情况啊?”乔轻轻疑惑的问道。

“哦,你说松山啊,这山上松树比较多,所以叫松山,村民们都喜欢去拾松叶,那是引火的燃料。其它的我想想……”

“哦!夏天下过雨后,林子里蘑菇挺多的,山脚下春天可以采野菜,动物什么都在深山里了,没几个人去过。”

周然把他知道的都说了。几人都有些失望。

“好了,村里也逛了一圈了,咱们先回去吧,晚上大家都认识认识。”周然把乔轻轻几人带着在村里逛了一圈,将村里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就带头往知青点回了。

乔轻轻和李卫英走在一起,听李卫英叨叨以后该怎么办云云,跟着点头。

回到知青点后,乔轻轻一边收拾自己的东西和床铺,一边在心里却盘算着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她手里的钱还有不少,甚至在这个年代还算得上一笔巨款,原身父母那里拿到的的100加上卖手表得来的钱。

还有每天准时签到和抽奖,再去黑市倒卖物资,倒卖的钱再抽奖。来回折腾下将手里的钱翻了倍。

乔轻轻手里有将近500的钱,比得上乔父乔母几年来存得钱了。这也就是几天的功夫而已。难怪在这投机倒把犯法,严重qiangbi的年代还是有不少人暗地里操作,都是利益动人啊。

《马克思资本论》里有句名言形容这个在恰当不过了。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

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这真是至理名言。

乔轻轻如今不方便出去,手上的钱要抽奖就只有出没有进。物资她倒是囤了不少,够她用了。

但是她很心动于问号卡牌啊,这才10元就抽出了,虽然几率低,那20,30,40,甚至更高的时候,会抽出什么?

可是手上的钱只用来抽奖根本就不够氪金系统吞的。氪金系统就是个无底洞,总是能吸引你去氪金,还是心甘情愿的那种。

乔轻轻能怎么办了,还不是只能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