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援朝前夕,我创立军工五院 > 第39章 困难的任务留给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封送往漠河的信,同时激励着守在信两头的人。

叶知寒能想象到当他们看到描绘出的那个大国梦之后,会产生怎么样的希冀。

而他自己,也更加无比坚定的要为尽快实现这个梦想而做准备。

又躺在床板上,半睡半醒的迷糊了一段时间,敲门声就又传了进来。

校长刘龙辉带着几个修理工来到了五院,安装调试电话事宜。

在现在这个年代,私人电话的安装率大概在0.05%左右,而且是那种黑色拨盘式电话机。

虽然通信状况和后世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但现在也算是奢侈品了。

约莫半个小时左右,电话安装完成,刘龙辉将一张写了号码的纸条递给了叶知寒。

“会用吧?这些是中科院和我的号码,常用的应该就是这俩,可别拨错了。”刘龙辉特意在自己的和刘志民的号码上划了两条横线,表示重点。

“大概知道。”

第二代电话和第三代电话的基础原理差别不多,比如一个电话是231的时候。

第三代按好电话,就依次输入231就可以完成通话。

但拨盘电话则需要先滑动两下,停顿一下。

再滑动三下,再停顿一下。

最后滑动一下,就可以把231的脉冲给拨出。

虽然很繁琐,但在并不常打电话的当下,倒也是个好玩的古董。

不过叶知寒的注意力很快从电话转移到了号码纸上。

除了刘龙辉和刘志民两人的电话,在最下方还有一个电话号码。

和刘校长他们六位数的号码不同,这个电话足足九位数。

“刘校长,这个号码是?”

刘龙辉让电话安装工先行离去,然后压低了声音:“这个是军方的号码,如果有必要的事情需要裁决和支持,可以尝试打这个电话,他会帮你力排众议,但这是个消耗品,你要慎重。”

叶知寒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现在的五院是京师大学和中科大联合创办,也就是说他能够得到这两个组织的支持,同样也会得到他们的限制。

而这个号码,就是帮他解决困境的求救电话。

“我应该用不到。”叶知寒笑道。

“好,无论怎样,希望我们合作顺利,大跨步的将华夏的军工事业向前面推进。”

叶知寒点了点头,接着说:“对了,赵章顺教授现在在那里,我想去拜访赵教授。”

“纸飞机项目的拆解计算已经完成了吗?”

“理论数据早就已经齐备,现在要做的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变换改进,几何逻辑换算正好是赵教授的专业领域。”

刘龙辉没有多说,背着手就向五院外走去:“来吧。”

叶知寒关上研究所的大门,跟在刘校长身后,向静园走去。

一路上见到的不少学生都特意停下,向他们二人打招呼,叶知寒也都一一挥手致意。

在数学学部的一个简陋办公室中,他们看到了赵章顺的身影。

佝偻着身影,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拿着卷子正在埋头改动着什么。

眼看距离测试就剩下一个小时不到,但旁边打印机中的母版卷子换了又换。

“要考试?”刘校长问道。

“对,现在有一些学生过于毛躁,半瓶子水晃荡的水平,就想去研发什么东西,计算什么东西去。”

赵章顺低着头,忙着自己手里的事情,丝毫没有关注到叶知寒的到来:“都是叶同学的事情给他们打了一针鸡血。可他们也不想想,所有的推演设计,都是要送上战场去的,一个差错,都有可能让我们损失惨重。”

“我得让他们收收心,把该学的知识学完在说。”

叶知寒脸抽了抽,道:“我侥幸看过赵老您的考察范围,难度是有点过大了,我怕你震慑是震慑到了,但严重打击学生们的自信心。”

赵章顺随口道:“所以我现在在尽可能的去改,一方面要保证考察的内容和战争计算有关联,另一方面,稍微降低一下题干难度,不再那么艰涩难懂,让他们哪怕啊不会公式上的计算,也能把自己的思路写出来。”

“知识储备是死的,但思路和想法应该是活的,不能局限。”

赵章顺说完,满意的铺展了一下卷子,随后抬头道:“可以了。”

刚一站起来,他脸上的欣喜就变成了惊讶:“叶同学?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你这个工作狂,一旦忙起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刘校长道:“我带知寒过来,是因为五院的一些项目需要一些数学家来帮忙,所以就过来问问你的意思。”

“五院的项目?”赵章顺很快思索了一下,问道:“是不是纸飞机项目需要数据矫正?”

“对。”叶知寒点头。

赵章顺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坚决的应允,只是思考了几秒:“纸飞机项目我是在操场参观过的,实验可以说非常顺利,返程落地的四米误差,和数十里的航程相比,已经不能用优秀来形容。”

他为难道:“我希望我能把我的精力放在更需要我的地方,这最后的完善,应该也不难,可以委托其他教授来处理。”

“当然,”他目光坚毅道:“对于加入五院参与军工的研究,我是非常向往的,如果有更加困难和严峻的科研项目,请让我加入!”

叶知寒道:“这次的任务就非常困难,之所以找到您,就是因为别人无法解决。”

“这次的改进并不是对最后那四米误差进行优化,而是对发射基,以及校准辅助设备进行设计。”

“现在的发射,步骤很麻烦,先要确定水平,然后确定炸药的重量,然后进行角度修改,再后来需要挂载导弹,然后还要用一根长长的电线进行引导爆炸……”

“所以上次的纸飞机虽然测试成功,但距离实战应用还有很大的局限,因此我希望您能设计一个一体化的发射机。通过结构的函数变换,将装载结构、发射结构和校准结构全部整合成为一体的。”

“没有丝毫夸张的说,这件事,我自己几乎不可能完成。”

叶知寒满是期待的看向赵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