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团宠之这个读心术不好使 > 第105章 退敌,京城危机的解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5章 退敌,京城危机的解除

徐庭步懵了一下,霎时间心里只有一个声音在响:糟了!糟了!糟了!

是他飘了,判断失误了。

他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提出新立太子的一个绝好机会——尤其是,在清静帝这天天乱吃药的情况下,更应该尽早确立太子。

但是,他忘了,不论何时,不论坐在皇位上的九五之尊是谁,都容不下大臣们过早地离弃自己,归顺到新人手下。

冷汗,一阵阵地,从徐庭步的后背冒了出来。

怎么办?

怎么办?

怎么办?

闫厚先今天,一句有贰心,就能搞死他啊。

瞬间功夫,徐庭步竟然产生了临死前的回光返照之感。他脑子里迅速回顾了自己坎坷的仕途一遍,然后心想,政斗果然是世界上最残酷的人与人的争斗。

今天,他怕是就要,止步于此了。

一个疏忽,就被人,逮住空子,要了性命。

清静帝的脸色已阴沉了下来,似乎马上,就要收拾他了。

闫厚先则在沉重眉毛的掩饰下,偷偷地笑着,得意着。

就在此时!

就在众位大臣都沉默之时。

暖阁外突然响起了张居阳着急的声音。

“启禀皇上,微臣,有要事启奏!”

这句话实在是众人听得再寻常不过的一句话。

他们自从进了内阁,这话说了没有一千次,也有一万次了。

但是,当它此刻响起时,却又是众人听得再不寻常不过的一句话。

因为它响起的时机,实在是太绝了。

清静帝似乎想起了什么。他阴沉的脸色明朗了一点,点头道:“进来,说!”

张居阳忙走到徐庭步身边,恭声道:“启禀皇上,大好消息!北匈的人,退了!”

北匈的人,退了!

短短六个字。

就让暖阁内的气氛,又是为之一变。

这说话的时机,这说话的内容,这关键时候的重重一击,实在是,一点都不比闫厚先差。

闫厚先抬起眼,看着张居阳,生平第一次,有了难以言喻的危机感。

这是看着对手在慢慢崛起,却一时无法可施的无力感——他脑残了才会在这个时候攻击张居阳。

很陌生的感觉,这让闫厚先,也有一瞬间的恍惚。

接下来,张大人也开始发挥出自己当年考状元的才能,声情并茂地,描述了城外传来的大捷消息。

“……大慌……一夜疾退……二百里……”

一干天天勾心斗角、挖坑埋人、经历过各种阵仗的阁老们,都被他,说得心潮澎湃。

兵部尚书李春望感觉自己好像是在做梦:这是真的吗?刚才张居阳说话前,他还在头疼十二团营的老弱病残们怎么安排,才能将京城护住?怎么一句话的功夫,好像就大捷了?他不用加班了?而且、好像、貌似,他还有功劳可以领?唔,虽然他什么也没干……就是让张居阳的女婿出去干活了……

吏部尚书邵铨心里也很爽快,这几天总是有人诟病常在思升官升得如此之快,他身为吏部尚书,脱不了干系,专门负责告状的给事中盯得他很紧,搞得他很烦。

这回好了,邵铨摸摸自己腰间挂着的玉绶环,心想谁敢找他麻烦,他就用玉绶环砸谁脑袋!

……

其他几位尚书,并不直接干系到这事,但是也难免羡慕之情,都知道这是张居阳女婿出门干的大事,凭什么张居阳家的女儿女婿这么顶啊!

至于清静帝,脑子里照旧还是习惯性的念头,京城的危机解除了!天佑大煌啊,天佑他,这一定是,他虔诚修仙的成果!

“新式的武器,果然这么厉害么?”清静帝对这种超脱寻常的东西,就特别感兴趣,多问了一句。

张居阳毫不犹豫地给自家女儿拉功劳。

“启禀皇上,自从银矿中的机械,出现过一次炸炉之后,小女便和国子监的宋远星,一直在想着改进材料。”

“北匈围城之后,他们便将改进后的材料,用在了同样容易炸膛的火枪上……”

清静帝越听越满意,难得地愈发高兴起来,道:

“此乃大功!宣朕的旨意,擢升常在思为……张……为正六品女官,司记……宋远星为……”

一番升官发财的赏赐。

顿时。

就将刚才,徐庭步和闫厚先的对抗,给压了下去。

闫厚先不是不想阻止清静帝的封赏。

只是他实在是太了解清静帝了。

这会儿他正在兴头上,突然用别的事情打扰他,是嫌自己的印象在他那里太好了么?

徐庭步长长地松了口气。

知道自己今天,是过了一道生死关了。

他感激地看向站在身边的张居阳,心道幸好这是,从翰林院起,就一直待在一起的,好同僚啊!

………………

京城的危机解除,是大好消息。

所以这消息传得飞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不过一天功夫,就传遍了京城。

街道上,本来都关门闭户了的商铺,都开始喜气洋洋地放鞭炮,一直缩在家里靠着残余的粮食、磕巴磕巴过日子的民众,也一个个地,出了门。

城外北匈的人走了,京郊的粮食、果菜,就可以运进城了。

再也不用算计着吃饭了。

不!

该当大吃一顿!

勾栏里嗅觉灵敏的商家,已经开始热起锅灶,一边靠油烟的香气,吸引客人前来。

一边忙找到了在家里饿得奄奄一息的说书先生,拖出来,灌碗小米粥,就开始现场发挥,讲述城外的退敌故事,吸引大家来喝茶聊天消费。

说书先生终于吃到了一顿饱饭,登时抖擞起精神,开始瞎编起来——毕竟,他也没亲眼见到城外打仗的情形啊,只听说火枪很厉害,于是,什么千里之外,取人性命,这样的话,都编出来了。

不过大家憋屈了这么久,想听的,就是这种事。

于是一派起哄叫好,搞得说书先生,编得更来劲了!

没一会,就有一群人跑到了城门口,聚集在进京的大道两旁,夹道欢迎凯旋归来的队伍。

姚把总、王把总、钟公公等人,还从未见过这种阵仗。

一时间,什么跪着求前程,躲着图安全,钻营着图利益,全都抛到了脑后。

他们只觉得,能跟着常在思出去打这场仗,真的是,太好了。

至于张澜琼……

她麻烦大了。

冬天穿的大氅,形制非常阔大,披散着落在马上,更是看起来就像个小帐篷。

张澜琼被宣长缨抱着塞在大氅里,一边听着街道两旁民众的欢呼,一边听着宣长缨在她耳边道:

“阿琼,我觉得,你有什么事瞒着我,嗯,待会儿回到家,你可得,好好地,给我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