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凤羽绾入情丝间 > 第309章 派兵镇边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惜凌霁虽有准备,却斗不过那只阴险狡诈的老狐狸。他被迫娶闻人紫莲为妃,便是站在了闻人康和闻人豹的中间,两个人相互对峙,手段层出不穷。而闻人虎作壁上观,丝毫不忧局势会变。

凌霁不过是一个初入社会的青年,不懂有关王权的过多弯绕,面对三人的愈紧包围,能做的只有艰难保全自身。

平心而论,他并不怕死在这里,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在那女道人来后不久,他便感知到了现世。和风钰钰一样,在身体不堪重负之前,凌霁听到了来自现世亲人的呼唤,也因此,他倍觉自责懊悔。

是他过分自大了,他原以为可以培养心腹,可以组建自己的势力。可诸君已定,各怀心思的新将老臣都不是好糊弄的,他一个无权无势的新人,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筹备好一切。

众多事情尚未起步便已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孤立无援,凌霁独自一人,在此生存已是困难重重,又怎招架得来三方势力的刻意针对。

闻人紫莲也不是省油的灯,凌霁早早地看透了对方的心思,佯装不懂男女之事,想尽了办法去避着她。

可人算终究抵不过天算,闻人紫莲当他妃子并非是为对他下手,而是为了给他施压,在无形中逼得对方疑神疑鬼无法自顾。

凌霁把三个少年从奴隶贩子手中解救下来,不想令三人卷入这样的事,于是在放弃此世所有前,他成功地用激将法引走了其他人的注意将三人以及崔义郎中等人送离了王都。

等到闻人王室的人反应过来,发现自己居然中了一个毛头小子的计,登时怒起直取对方性命。

他们怕走掉的人是奸细,会把北陇国的消息带给别国,这才对凌霁起了杀心,可凌霁成功地做完了这件事,哪还会留恋这个前有虎后有狼的危险境地。他把闻人王室里的人都叫了过来,指名道姓地把人大骂一通,一个也没落。

就在他们想动手的时候,凌霁和风钰钰做了同样的决定,回应现世感召离开了这里。

事发之突然令众人震惊,得知内情的闻人虎只感叹世事难料,这个结果,在他预料之中。

不过……他哪能想到收网前还会被这个异世来的魂魄大骂特骂。尽管借此机会收拾了闻人康,但他这个北陇国的国君还是被气得一连几日都是面色阴沉,根本没法忘却这件令人气愤非常的事。

至于楚牧风他们,在知道真相后,三人的确惊诧良久,但救命之恩不是玩笑,再如何,也抵不过他们的报恩之心。

凌霁自身难保,根本顾及不到身边的三个少年,告诉他们真相只是希望能够说服他们离开这里,而他,则孤身面对来自闻人王室的刁难。

乍一得知那个抉择,三个少年皆是坚持不肯离去,凌霁也是没办法了才说出自己的异世身份。所幸,在说清之后,几个人明白他的难处,都愿意跟随崔义离开王都。

黎凤绾派人去了北陇国,正好给了几人逃走之机,他们随着战风一起回到了齐山。

这些事,银龙枭都知道,他比其他人更早地知晓凌霁身份,派人去盯着北陇国王都的状况,自然格外注意二王子身边人的动向。

不过在他们进入临夏国境内后,有些地方不受他的监视,那些人的踪迹便也随之消失了。就算银龙枭知道银景弈在暗处和他作对,此时也没法再分神去找对方,眼下,两国交战的事才更为要紧。

“早晚会来的,闻人虎的这步动作,太晚了。”

北陇国的闻人虎野心勃勃,派兵进犯是必然,银龙枭用计分离诸多势力,便是要迷惑对方的视线,使其保有警惕不敢进犯。

多出的这些时间,就是养精蓄锐的最好时机。

他为皇帝,滔天权势令百官畏惧,亦让万民臣服,所做之决定关系着众多事情。寻常百姓在得知银景弈出事时心有慌乱,但在白瑜出现之后,他们的心绪被安抚下来,仍像从前那样安然度日。

更深的用意和内情,他们不知,也没必要知道,自然有地位更高心思更重的人去关注事情进展如何。

临夏国和北陇国互不相让,双方就某一点达成了共识,似乎都不想在战时让自己深陷麻烦之中。

北陇国虎视眈眈,在解决闻人康一事后不久,闻人虎便以边境被扰为由派人挑起边境战乱,事情似余烬重燃般愈演愈烈。

但临夏国边境的守关将士也不是吃素的,在敌人进犯疆土时奋力抵抗坚守城池。几次小冲突过去后,北陇国的士兵开始大规模地进攻临夏国疆土,一场战乱必不可免。

可这时,闻人虎佯装才听闻此事,借着边境战乱的由头给银龙枭发去信件,信上写明北陇国士兵无意挑起纷乱,自始至终都是临夏国人在忧人自扰。

这封信,挑衅意味十足,还颠倒黑白将黑锅扣给了临夏国。

穆冲看了这个,怒不可遏,当时就把信拍在了桌子上。

“混账!居然颠倒是非黑白!要不是他们先挑衅,边关将士怎么会还击,这个闻人虎还真是猖狂至极!”

“亚父别气,这等做派,不过是动了些小心思,上不得台面。”

他不紧不慢地拿起桌上的信件,随手将其撕碎,安抚穆冲的情绪

“闻人虎派兵来犯在朕意料之中,亚父也不必慌乱难安,朕自有主意。只是他在信上提到了处置方法,这个,还需与众臣商议。”

“皇上,不能就这样放过他们,哪怕咱们妥协了,他们也不会就此罢手,还不如随了他的心意。他不是一心想要占领临夏国吗,那就让他来,别总弄些虚假的招数。”

“朕心中有数,他想让朕当这个恶人,总不能遂了他的愿,哪怕要战,也要师出有名令百姓安心。朕对北陇国宣战,是为了护住临夏国,并非是一时冲动才做了这样的决定,这点,要说清楚。”

事后,银龙枭将此事说出,在朝堂上征求众臣意见,只因这封信已把利害关系写明,若是临夏国不把主动挑起争乱的将士交出去,那么闻人虎便亲自出征去讨个公道。

战乱与否,皆系一念。

面对此事,朝臣各执己见,总的来看,赞成出兵的占了半数。一部分人觉得不该为了这个就与北陇国开战,毕竟两国交战不是玩笑,牵连众多,劳民伤财是根本,若是决策不当,还会丢失城池国土。

谨慎小心行事总没错

这话虽对,但穆冲等人却并不只考虑一点,这次,他亲自出面,言明战与不战的厉害,接着阐明自己的观点,完全赞成派兵与北陇国的军士交战。

他的强硬表态让很多人犹豫了,的确,闻人虎的行事作风已刻入众臣心中,忍一时不一定得风平浪静,只会助长其嚣张气焰。

再者,用伤害自己人的方式去求得让步的决定着实懦弱。就算先前想不到这层,但在穆冲说明这点之后,他们也无法逆了大将军的心意。

懦弱投诚这种举止过于懦弱,且,这示好不一定能换来和平安定,怎值得牺牲那么多将士。

终于,在大将军表态后,众臣一改之前的想法,一齐赞同出兵。

对这个结果,银龙枭喜闻乐见,看众臣齐心,便把自己的打算说了。

“爱卿们都赞同出兵,朕不好不听,只是,朕还需要一个使臣,让他去和北陇国的将军谈话,他要先死一次。”

朝臣们听他这话心中骇然,以为他要牺牲将军换取什么,立时连劝圣上三思。

穆冲不懂银龙枭为何突然改了主意,浓眉深皱,正欲询问,银龙枭便先开口安抚。

“大将军不必着急,朕并不是想牺牲谁。闻人虎颠倒黑白想要把挑起战乱的名头安到我们身上,那我们当然要好好地还回去,朕可不想背上一个罪人的名号。”

“至于人选,稍后再议,众臣不妨听听朕的计划。”

他重生已久,早就将各种情况划到考虑范围内,自然有好的对策去化解这一困局。

商讨之后,穆冲舒展眉头,看向银龙枭的眼神极为复杂,他欣慰于皇帝的成长,却也担心对方会因此沉沦。

就像银景弈那样,自负高傲并不是错,可世事难测,谁知道还会有什么变动呢。

唉——

暗叹一声后,他便打起精神和众臣商议接下来的事。

最后,蒋实自请为圣上分忧,担下了谈判的任务,当日便领兵出城,既是增援边境,也是为与人谈判。

日夜奔波数天,蒋实不敢放松一刻,生怕晚一步会耽搁大事。

荆难复跟在蒋实身边,知他身担重任,在赶路途中时常讲些乐子,只为逗得对方放松些许。他和常山一样,只要肯全心投入一件事,必定能在那方面做出优异成绩。

自他从军以来,见的事和人比从前多了许多,军队里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也没谁去关注他的出身来历。这样的环境,最是适合他。

不过在经历常山一事后,蒋实不敢轻易相信手底下的人,尤其是荆难复这样刻意讨好他的人。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次的事让他险些丧命,差点担上了叛国通敌的罪名。

这次,在面对荆难复时,他比从前谨慎多了。

荆难复又不是傻子,懂得人情世故一说,哪能看不出蒋实的防备。在军中,他也听说了蒋实的事,并不怪他防着自己。

相反,他觉得这样的人有趣极了,心眼实诚很值得相交。于是,他不顾周围士兵的劝阻,经常主动去找蒋实说话谈心,把“我崇拜将军”落得实实在在。

蒋实想着边关的事,没心思去理讨好自己的小兵,看他聪明也只命他好生练着,还一再嘱咐战场与军营不同,叫他不要太过得意忘形。

荆难复不以为然,仍旧我行我素去缠着蒋实。

蒋实来到边关,先是按照银龙枭的命令带人去谈判,接着就应该假死脱身再将罪名扔给北陇国,这样,能够反扳过一局。

可在回城途中,突然发生变故,一群士兵埋伏在路边,打了所有人一个出其不意。

马受了惊四散奔逃,其余士兵奋力抵抗,只是没想到埋伏他们的人多出他们那么多,就算极力反抗也终有所不敌。

第一次遇到规模不小的战斗,荆难复不敢掉以轻心,瞧出了胜负差距后,立刻清除眼前的敌人,之后迅速跑到蒋实身边劝他离开。

蒋实心知斗不过这些敌人,当即下令退入林中。

荆难复本以为他会选择在林中躲避,谁知进入林中后竟碰到了崔剑他们。

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这根本就是个局中局。

蒋实带人谈判是假,路遇埋伏不敌对方也是假,这中间,只有借机反败为胜才是真!

真真假假掺在一起,等到敌人被尽数消灭,荆难复才从崔剑口中得知了事情经过。

“将军早就知道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命我们在路上再做埋伏,再往前走,就能看到黎向灏他们了。”

“所以黎将军也来了?”

“是啊,但是他们来得晚些,应该是今日才到。”

这下所有的疑惑都有了解释,难怪这次行军带的人要比往常多一些,难怪一路上蒋实虽在担心,却未有太大动作,原来一切都是计划好了的。

蒋实打头阵,黎烈与其部分军队在后跟随隐匿踪迹,一为增援,二为降低敌人戒心能够留出机会设下埋伏。

从一开始,这个计划就是完整无缺的,而他以为的陷入困境,也只是银龙枭的引君入瓮之计。

闻人虎想要借机报复,预料到银龙枭的动作就想着因势利导、冒着顶上搅乱安定的骂名杀了蒋实,这样,临夏国便失了一名将军。

骂名和优势,他分得清哪个更重要,他根本不介意背上骂名。

可惜银龙枭早就料到他会铤而走险选择借机除掉使臣,所以在那次早朝后,他让人找来蒋实黎烈,避开其他人再次下了命令,打算来个一箭双雕。

若不成,那闻人虎顺势担下了骂名,银龙枭没有损失。可一旦此事成功,他不仅能达成所愿,还能一举除了朝中的摇摆势力,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果然,边关这事,证实了他的猜测,朝堂中,有内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