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家人一起,有说有笑的吃完了一顿晚饭。

饭桌上宋安安也听到了不少大队的八卦。

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太多,比如文大爷和文大娘回去京市了。

临走之前,文大爷和文大娘还特意来了乔翠花这儿,给他们两口子留了一封信,说是让他们转交给宋安安的。

如果哪天送安安去京市了,就可以直接按照他们给宋安安留的地址找过去。

乔翠花和宋老二这才知道,原来这些年闺女竟然偷偷的背着所有人接济这两口子。

听说文大爷和文大娘的身份还挺不一般的。

让他们欠下了人情,往后肯定能得到不菲的回报。

除了文大娘,牛棚里那几个都一起回去了。

另外就是大队的知青。

那个霍知青真厉害,说考上了京大,以后可是妥妥的,最高学府的大学生。

他跟着家人回了城,大队人才知道,原来霍知青和牛棚里住着的那几个是一家人,以前藏的可真够深的。

再就是宋燕燕的男人方志刚也看上大学了,虽说比不上霍知青,只是京市的一个普通大学。

可是这年头,能考上普通大学都不得了的。

宋安安没见原着里写过这些消息,所以还挺惊讶意外的。

宋燕燕的男人能考上大学,是好事也是坏事。

宋安安知道,这时候比较特殊。

别说考上大学了,等知青回城的时候,很多人直接抛弃了乡下的妻儿,直接回城的。

这个方志刚,宋安安也不是很了解到底什么样的人。

就怕他有机会上大学,以后把宋燕燕和孩子给抛下了。

不过宋燕燕好像没考虑那么多,家里人都在高兴的庆祝着方志刚考上大学的事情。

宋安安吃完了午饭,三房两口子就过来了她家这边唠嗑。

李爱兰家的儿子养得也不错,虎头虎脑的。

如今有了儿子,三房两口子是心满意足了。

当然,看到宋安安家的龙凤胎,李爱兰是十分羡慕的。

要说有福气,自己还是比不得这个弟妹。

她是真的有福气,龙凤胎都给生出来了。

和李爱兰聊了好一会儿,宋燕燕也带着孩子过来这边。

许久未见,几人聊的很热络。

乔翠花直接让他们都直接留下来,晚上一起聚一聚,吃顿饭。

宋安安也是这意思,大家在一起吃顿饭。

三房两口子和李爱兰都没有客气,留下来了。

吃过饭,一直到天黑了才恋恋不舍的回去。

第二天,花婶子也来了这边找宋安安聊天。

看到宋安安生的龙凤胎,更是一个劲儿的夸赞着她的福气好。

倒是陆家其他几房人没人过来的。

宋安安也无所谓,知道这些人本来关系就不亲近,不打交道更好。

当然,周红英和陆有田毕竟是陆建华的父母,陆建华主动去看望了他们,还买了点东西给送了过去。

接下来一阵子,宋安安每天带着孩子去大队窜门。

相比较在部队,还是乡下的地方大,乐趣和八卦多。

就这样,一直到了年底。

大队又开始分粮,分肉。

今年陆建华和宋安安在家,家里就多从大队买了一些肉回来。

吃不掉的,做成腊肉,腊肠,以后能留着慢慢吃。

因为宋安安一家人在家,一下子多了许多人,这个年乔翠花和宋老二都觉得比往年热闹了许多。

年后没多久,宋安安和陆建华又得回部队。

这次在家,一共呆了一个月。

待的时间挺久的,可是走的时候,乔翠花和宋老二更加的舍不得。

这一次闺女和女婿走了,也不知道明年还有没有机会再回来。

到了部队后,想让他们回家可就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

宋安安倒是没想那么多。

现在是78年了。

等到年底,就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其实一些敏锐的人已经发现了不对劲,国家对于经济管控的力度没那么大了。

一些胆子大的,就偷偷的去做生意了。

等正式放开以后,宋安安觉得以后自己可以去京市做生意,买房子,让父母一家人都直接过去。

乡下的条件有限,肯定比不得城里。

别的不说,就说两个妹妹的教育能去京市肯定比留在乡下好。

按照原着里说的,估计今年年底,陆建华就能调动到京市那边了。

对于宋安安来说,正好也有利于做生意去。

所以说,只要带着父母妹妹一起去了城里,往后肯定就不用愁着不能时常见面的事情。

回到了部队,宋安安一家人继续以前的生活。

陆建华出了两次任务。

有一次重伤回来,差点儿没让宋安安吓个半死。

好在,虽然伤得比较严重,但不是医治不了的。

人救过来了,得休息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陆建华立了战功,被调动到了京市军区。

调动成功,宋安安就得离开住了几年的地方。

这儿她和不少的军嫂们相处的挺不错,突然离开了,还真有些舍不得。

最舍不得,当然是杨翠芬一家,还有一直带着平平和安安的张婶儿。

张婶儿直接将两个小家伙当做自己亲孙儿孙女疼的。

回头再找人帮忙照顾孩子,只怕找不到张婶儿这样靠谱的。

年底,宋安安一家随着调动,搬去了京市。

到了京市这边,这一次终于申请到了大一点的住处。

本来他们就申请了两室一厅的,如今住的地方是三室一厅的。

对于住房紧张的年代,能住上这么大的房子,已经是非常不错的。

不过家里的孩子多,宋安安还是觉得住处有些小了。

孩子小的时候还好,等孩子大了,需要隐私,不得一个人一间房?

最好的就是买个四合院。

四合院的屋子多,地方大,可以住得下一家人。

不过一套四合院不便宜,至少得好几万块钱。

宋安安手里的钱倒是够,就是不能可以解释的方式拿出来。

她要是直接拿了,不用说,陆建华铁定得起疑心的。

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得以后做生意,明路上挣回来。

当然,不妨碍她现在先把京市的四合院买下来。

现在的价格比较低,以后可是一年一个价的。

宋安安想到了文大爷和文大娘。

他们是京市人,家底又比较丰厚,认识的人肯定多。

他们这样的圈层身份,认识的亲戚朋友估计差不多也在这个层次。

若是有愿意卖四合院的,能帮着她介绍一下。

想着许久未见他们,如今既然来了京市,自己去拜访一下也无妨。

宋安安按照文大爷和文大娘留的地址找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