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宋安安这突如其来的一通操作,大家也有些懵了。

这是啥情况啊?

宋安安这样的,确定不是胡闹吗?

正当供销社的几个社员开口抨击宋安安的时候,本来还憋不出气的孩子,喉咙里卡着的东西突然就吐出来了。

气出来了以后,孩子顿时大哭了起来。显然刚才那个情况,孩子自己也是被吓得不轻的。

宋安安见孩子哭了,那就等于没事了,随后重重的舒了一口气道,“好了,幸好及时。”

这要是再晚上一些,估计已经没命了。

毕竟人不呼吸,很快就能憋死。

那个在男孩旁边的妇人,也就是男孩的母亲,紧紧地搂着自己的孩子。

真是吓死了。

她刚才的魂儿都被吓没了。

她和自己的丈夫,结婚了以后,很多年都生不出孩子。

好不容易,才生了这么一个儿子,可是当作宝贝疙瘩的。

要是孩子有个啥三长两短的,她是真的不敢想。

孩子没了,自己就不活儿。

就算活着,她估计也原谅不了自己。

妇人赶紧拍着自己儿子道,“好了,好了,牛牛不怕,现在没事了。”

安抚好了孩子,妇人满脸真诚的冲宋安安道谢,“大妹子,刚才的事儿真的太谢谢你了。

如果不是你的话,我真的不敢想象孩子会怎么样。

你是我孩子的恩人,也是我的恩人。”

妇女说着,都有些想下跪了。

可惜这时候破封建迷信,不允许玩这一套。

宋安安倒是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道,“没事,举手之劳的事情罢了。

下回可得看紧孩子了,孩子吃这种硬物的时候,多盯着。”

今天出的这样的事情,已经将妇人吓得不轻了。

她哪里还敢有下一次啊。

这一次是运气好,下一回可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所以不用宋安安的提醒,她都知道,自己得将孩子看得紧紧地。

“好好,大妹子,我知道了,我一定会的。”

店里的售货员则是好奇的问道,“同志,你刚才用的是啥法子,能不能教教我们?万一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知道咋处理。”

他们看着宋安安也就对着孩子拍了几下,孩子就没事了,所以觉得挺神奇的。

正因为看着不难,所以也想学学。

不管以后能不能用得上,多一个技能,危急情况的处理方法,总归不是什么坏事。

见人愿意学,宋安安自然愿意教。

就像今天这样,碰到一个会的,可是能避免悲惨事情的发生。

宋安安将这个方法教了一下。

供销社的售货员听得很认真。

那个孩子的母亲听得更加的认真。

这一次孩子卡住了,以后自己是能多看着,可是万一再遇到这种情况呢?

自己会的话,孩子就能少一分风险。

宋安安教完了,冲售货员道,“同志,你给拿两斤红糖,两斤鸡蛋糕,一斤桃酥,一斤水果糖。”

本来宋安安穿着打扮不咋好,可是人家这一次漏了一手,可是真的震慑到了这些售货员。

也没人敢瞧不起她,赶紧给拿了宋安安要的东西,服务的态度比宋安安第一次过得来的时候好很多。

宋安安买完了东西,李美珍就喊住了宋安安。

“大妹子,等等!”

李美珍就是刚才那个孩子的家长。

宋安安停住了步子,冲李美珍问道,“大姐,还有啥事吗?”

李美珍满是真诚的看着宋安安道,“大妹子,今天的事情真的太谢谢你了,我想感谢你,请你吃顿饭,你看可以吗?”

宋安安估摸了一下时间。

这会儿不早了,自己可得会生产队了。

今天出来,都耽搁了好一会儿。

再不回去,自己可能就来不及,赶不上牛车的。

坐不了牛车,就得自己走回去,十几二十里路,靠着两条腿回去,还不得累死的。

宋安安道,“大姐,你不用这么客气的,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是我该做的。

吃饭就不用了,我这会儿赶时间,得回家了。

我家的男人和孩子都等着我给他们做饭吃呢。”

见宋安安这么说,李美珍不好多挽留。

可人家救了自己的儿子,这要是不好好的回报人家,李美珍的心里也是过意不去的。

所以李美珍没要求请宋安安吃饭,却要求宋安安留了地址。

到时候她好和她男人上门表示感谢。

宋安安觉得没必要,可是李美珍的态度却非常的诚恳,她不留地址,就不让她走的架势。

宋安安只好将自己的名字和地址都留下了。

李美珍这才放宋安安离开。

今天这事儿,李美珍决定回去好好的和自己的男人说一声,问问他咋准备感谢人家的。

宋安安出了供销社,就去找了牛车。

还好,还好,她去的不算晚的。

除了她,还有几个来县城的知青没忙好过来。

宋安安便和牛车上的人继续等着这些知青们。

等了大概半个小时,这些知青们才忙好了过来。

基本上,每个人都买了东西。

看到知青们大包小包的,买了这么多东西,这些乡下的婶子们就不住地眼红了。

“这些城里的知青,就是有钱啊,买那么多东西呢。“

“是啊,这城里的知青,阔绰啊。”

“这些娇滴滴的娃子,一看就知道是吃不了苦的。

真不知道下乡来是干啥的。

在城里待着不好么?

非得和我们抢粮食吃。

他们能干啥活儿,不都是大队养着呢?

“可不是……狗屁的建设农村啊,就是来拖后腿的!”

“……”

“……”

这些婶子也就是低声嘀咕几句,没大声说出来。

等着知青们都上了牛车以后,就自觉地闭了嘴。

其实这时候的乡下人对城里来的知青成见还是挺大的。

他们说的一点都夸张,这些知青是确实干不了啥活儿。

干不了活儿,还不好管教。

大队看到需要接收的知青,都头疼的很。

不管哪个大队,都不希望自己的大队分来知青,尤其是女知青。

等着这些知青都上了牛车,人齐了以后,牛车开始启程往回走。

宋安安一路上又继续听着这些婶子们的八卦,晃晃悠悠了一路,可算是到了大队。

宋安安下了牛车,就直接往回赶。

这会儿不早了,估计快十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