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姑娘,我家夫人想请您进府一叙。”

还没等景银找上门去,林嬷嬷已经找上了景银。

陈夫人说说笑笑了两句后,很快就说出了此番请她来的来意。

“景姑娘,哎,我也是才知道我家那婆婆做下的糊涂事……”

以往都是陈老夫人管着后院,陈夫人基本插不进去手。

之前就因为胡家的事,陈县令恼了,将后院的事交给了陈夫人,而陈老夫人则被勒令待在府中哪也不许去。

只是陈夫人刚接手后院的事不久,陈老夫人的势力又是各种盘根错节的,虽说是小小的县令后院,可人手也不算少。

陈老夫人联系上了胡家,并且怂恿她去把人抓回来,她给她撑腰,到时候他们如果来报官,她就先给他们拖住。

到时候人都死了,景家就算再怎么闹也没法子,毕竟朝廷可没有明令禁止配阴婚这事啊。

这话陈老夫人说了,胡家那个老太婆也信了。

只是没想到景家的人来的如此之快,而且还不按规矩来,来了就硬闯门,压根不先去县令那里报官,也不给他们把人弄死的机会。

“陈大人打算如何做?”

“我在郊区有个庄子,里面供奉着一尊佛像,我婆婆喜礼佛,明日就把她送过去……”

陈老夫人这次做的事算是彻底寒了陈县令的心,原本他还想着将人禁在府中,可现在他已经不这么想了。

孝道孝道的,它倒是尽孝了,可他这老娘这些年给他惹了多少事了。

这次还好发现的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以后就送到庄子里去,身边的小厮丫鬟都是庄子上的人,手脚伸不到外面去,更何况到了庄子里,想出来也就由不得她了。

陈老夫人到底是陈县令的亲娘,如此做也算是最大的诚意了。

“陈夫人,那我先行告辞了。”

景银没再久留,这件事谈完后就匆匆离开。

看着景银离开的背影,陈夫人长长的叹了口气。

经此一事,她和景银的情分只怕是生分了起来。

“夫人不必忧心,他们如今落户在桃花县,想对他们好有的是机会。”

林嬷嬷在一旁宽慰着。

陈夫人却摇了摇头,事情压根不是她说的那么简单。

别说她家老爷不可能一辈子待在这里,就是以她对景银的了解,她的心只怕不是那么容易再捂热了。

“算了算了,顺其自然吧。”

陈夫人摆了摆手,心中越发厌恶这个婆婆。

本来事情好好的,结果非要掺和进来,也不知道她到底图的是什么,还把两方都给得罪了。

?

没过两日,朝廷的律令下来,胡家首当其冲,正好也可以杀鸡儆猴。

胡家为首的胡老太婆和之前抓到的两个山贼一同被押送去了府城,那两个山贼必死无疑。

至于胡老太婆,就算不死也得受个十几年的牢狱之灾,毕竟现在的吴二花在众人眼中已经不是吴二花了,真正的吴二花已经死了。

不仅是胡老太婆,将吴二花卖给胡家的青楼老鸨也一同被抓了起来。

至于吴二花的亲爹却是一点事都没有,他只是将吴二花卖去青楼而已,对接下来的事完全不知情。

……

阳华府府城。

刘府。

“娘,外面的事你听说了吗?”

吴大拴现在是刘府负责洗马的小厮,刘府刘三匹马,平时并不是很忙。

这会儿他偷偷摸摸的溜到后院自家老娘身边问着,因为太过害怕,额头上一层的汗。

“怎么没听说,赔钱货的东西,死了都不让人安分,我呸!”

吴老婆子重重的呸了一声。

他们说的自然是吴二花的事,朝廷律令下来后自然得有个杀鸡儆猴的,原本吴大拴也只是听个八卦,没想到最后八卦竟然烧到他的头上去了。

听说那个被拿去配阴婚的女子叫什么二花,死相可惨了,这事还传到了皇上的耳中,皇上震怒不已,这才下了律令来为天下女子讨个公道……

听到二花这个名字的时候,吴大拴就是一个激灵,连忙托人去那家青楼打听,没想到却得知那家青楼的老鸨也被抓了起来。

那个被卖去配阴婚陪葬的二花就是她卖出去的。

直到这时,吴大拴才知道人们口中说的可怜女子就是他女儿。

不过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伤心,反而害怕这件事波及到他身上去。

“嘘,娘,这事你不要再和别人说了知道吗?别人以后再问起,你就说我没生过女儿,只有一个儿子,知道了吗……”

幸好,来了府里后,他怕吴二花的事情说出去被人嘲笑,所以一直没提过他还有个女儿的事。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也赶紧回去吧,别再被人看见了,到时候再挨一顿罚。”

吴老婆子连忙催促吴大拴离开后院,毕竟府里小厮没得到允许的话,可是不允许到后院来的。

若是被发现,轻的都要扣半个月月钱呢。

“行,那我回去了。”

?

胡家一众人等基本都受了罚,其中胡老太婆最惨,要在狱中关十五年,以后除非大赦天下,期间不得出。

景银倒是想去一趟府城将吴家的事也给顺手解决了。

吴大拴打死她大姑卖掉吴二话的事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只是近来家中也逐渐忙碌起来,等到胡家的事尘埃落定的时候,正好又赶上家中的天开始插秧了。

家中二十亩的田自然是有的忙的。

家中的两头牛养了几天后,如今状态极好,之前一直勤勤恳恳的替她家耕水田。

“小银子啊,这些秧苗长的多好啊……”

景老太一边薅着秧苗一边夸赞着。

原本的稻谷只占据了一小部分,转化过后以及泡过灵泉水的秧苗占据了一大部分。

等到家中的地栽的差不多后,还剩下一些秧苗,约摸有一亩多地的份量,这些都是用灵泉水泡过的秧苗。

“小银子,这两亩地的秧苗还差一些。”

家中的二十亩地分成了三个部分,其中两亩地种没有处理过的秧苗,另外十亩地种灵泉水浸泡过的秧苗,剩下的八亩地则是系统转化后的秧苗。

三种秧苗基本都种下去了,只是普通没处理过的秧苗之前地没浇好,导致秧苗不够,还缺半亩地的秧苗呢。

倒是灵泉水浸泡过后的秧苗还剩一些。

景老太本想将这些秧苗种在那半亩地上的,只是后来一想又没这么做,正好姜老太和孙氏家中秧苗足够多,便要了一些回来种上。

“阿奶,这些秧苗分两份给他们吧,愿意用就用吧,不愿意用就算了。”

景银指着还剩的那些秧苗说道。

这些秧苗都是灵泉水浸泡过的,肯定比普通的秧苗亩产高。

到时候这些说不定都是朝廷的种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