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哥,这些名称真难记。”缺牙齿说。

徐小玲也认同。

“所以说,这里面的门道多,也不可能一下就记住,以后大家接触多了,自然而然,也就了解了。”徐二龙说。

于是,吃过晚饭后,大家人手一双皮鞋,在那儿摸着看着,认真的分辨,这牛皮跟猪皮的区别。

这猪皮,毛孔粗大,倒是极容易分辨,可这牛皮,还真难分辨啊。

什么看纹路、凭手感、闻气味等,徐二龙都讲解了一下。

至于 那什么燃烧法,靠点燃皮革来辨识,徐二龙只想算了吧。

谁吃撑了,会拿一双皮鞋来让你燃烧了看真皮假皮?

“肯定是灯光不行,这晚上,在灯光下看不仔细,明天,明天我一定就能分辨清了。”却也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

徐二龙暗笑,你就嘴硬吧,要是这么容易就能分辨清楚,那才是笑话。

接下来,徐二龙又忙碌了两天。

这皮鞋店,可以算是重生以来,他第一份正式且可以长远经营的事业,他极为重视。

他处处亲力亲为,大到门面招牌的装修,小到皮鞋店每双皮鞋的陈列展示,甚至小到各种工具配件,他样样都要亲自处理。

怕遗忘一些事情,他甚至专程拿了一个小笔记本,把相关的事情一一记下,以免遗忘。

而这几天,在他的培训下,大家都能对皮鞋的种种,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了。

比如,碰上顾客人瘦、脚面低,穿高跟鞋效果不好,要记得多加一双鞋垫。

如果皮鞋在鞋盒里,因为运输搬运的原因,造成鞋头凹进的,用吹风机的热风吹吹就好。

(上面有人质疑那年头没吹风机,贴个图。作者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那年头连西餐都吃过。)

再比如,提醒顾客买了鞋之后,第一件事不是穿在自己脚上,而是给鞋上个鞋油,这样不仅能让皮鞋长时间的保持光泽,还能在以后擦鞋的时候省下不少力气。

当然,这些大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实际上,大家都没操作过。

喻平和缺牙齿,对徐二龙佩服得越发五体投地。

大家同样一块儿从小玩到大,为什么,徐二龙懂得就比他们多这么多?

“我也不比你们强。”徐二龙含糊道:“我不过,就是去沪市的时候,那边的老师傅反复跟我讲,我才知道这么多的。”

大家一听,果真沪市的人,就是不一样啊,什么都能说个头头道道,徐二龙去了一趟,就大不同了。

徐二龙原本,是打算分点股份给缺牙齿和喻平他们,大家一块儿挣点钱。

可因为缺牙齿他们打牌赌钱的事,令徐二龙犹豫了一下。

最终,他决定,给股份的事,暂时缓缓,还是先给缺牙齿、喻平和黄小刚他们开工资吧。

一来,在皮鞋店上班,算是一个稳定的工作,他们有正式的事干,以后,估计就没机会去赌钱。

二来,这也算是对他们的一个考察,他肯定不会只开这么一个店,只要缺牙齿他们表现不错,再开分店,可以直接提拔他们去新店当店长,到时候给股份当激励,也就名正言顺。

徐二龙把缺牙齿、喻平和黄小刚叫过来,专程提了这事。

这工资开多少也是一个问题。

作为从小一块长大的朋友,如果按普通工人的工资来算,这也太没感情了。

思前想后,徐二龙最终把工资,给定到一个月五十块钱这样。

在这个年头,大家的工资普遍三四十元的情况下,五十块钱的工资,已经挺讲兄弟情份。

“同不同意,你们表个态。”徐二龙说。

黄小刚道:“二哥,不要钱,我也会跟着你干。”

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无父无母,除了徐二龙会带着他,他还能干什么啊?当农民种庄稼,他都没这点力气和经验。

别以为,当个农民就不要技术和经验,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该施肥,这都需要经验的。

“钱肯定要给。”徐二龙还特意的叮嘱黄小刚:“到时候你在店里,可别说是我开了工资让你来上班的。你只能说是我亲戚,跑我这儿来玩的,顺便帮帮忙。”

这雇童工的罪名,他可承受不起。

他最初的目的很简单,只是感觉这娃无父无母可怜,让他跟着跑腿做点事,给他一点饭钱罢了,也省得他们两兄妹给长歪。

结果,这娃还真的脑子灵光,知道紧抱他这一条大腿,随时随地一副不要钱也要跟着他干的劲,倒让徐二龙不好意思把他给撇开,只好继续拉扯着呗。

“放心,二哥,我肯定不会乱说。”黄小刚很上道的回答:“我们一个生产队的,就是看你开了个店,经常跑店里来玩。”

缺牙齿和喻平,自然是一口同意。

跟着徐二龙这么久,钱财上,徐二龙真的没有亏过他们。

能在这样的皮鞋店卖皮鞋,可比在田间地头挖地种庄稼强多了。

周末,农历二十八,是个好日子,徐二龙就直接这一天开张营业。

虽然他已经把营业执照办下来了,但他开张营业,也没有大张旗鼓。

后世,无数的店面开张,都要搞个开业大吉。

要么电视台打广告,要么请人排队制造火爆场面,要么请乐鼓队全城敲敲打打发小广告,再不济,也会在店门口摆几个花篮,放两挂鞭炮,图个热闹喜庆。

但这些,徐二龙统统没做。

许多人不知道,现在还是一个比较反复的年头。

好象,一切可以做,可又好象,一切不可以做。

这能做和不能做之间,谁也拿不准。

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甚至上面的那位,都说过,许多事,拿不准,就先放一放,过两年再回头看。

徐二龙宁愿低调一点,闷声发大财,才是正确之道。

步步高皮鞋店,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开张了。

这样明亮宽敞的皮鞋店,在县城算是独一份。

每天从粮站这边进出的人,莫名的,就感觉路边新开了一个店。

这个店,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开在那儿,让大家都不知道,这店是什么时候开的,好象注意到它的时候,它已经存在在那儿。

路过的人,都不免多张望几眼。

可是,这么宽敞明亮气派的皮鞋店,也无形中,给人一点心理压力,没人敢随便大方自信的走进去。

谁知道这里的东西多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