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甄嬛重生传我在大清开启灵气复苏 > 第112章 太后皇上议论丽嫔、后宫妃嫔齐聚听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2章 太后皇上议论丽嫔、后宫妃嫔齐聚听戏

皇上当晚就来了寿康宫一趟。

皇上进门的时候,太后正在赏看一盆桂花。门外传来的“皇上驾到”将太后的注意力从桂花转移到了门口。

此时,皇上正好从门口走进来,见到太后,也是虚跪了跪:“儿子给皇额娘请安。”

太后见状,只是吩咐“坐”,随后便和皇上一起坐到了一旁的榻上。

等到两人先坐定,太后先开口道:“这两天天气冷了,怎么也不知道多加件衣裳?”

皇上只是回道:“方才从养心殿出来,一时倒也不觉得冷。”

太后却是装作有些不快,偏了偏头,看向皇帝身后站着的苏培盛道:“苏培盛也不提醒着点。”

苏培盛听了太后的话,连忙跪下请罪:“奴才的疏忽,请太后恕罪。”

皇上知道太后也不是真对苏培盛有什么不满,只是苏培盛也是跟了自己几十年的老奴才,还是开了口替他说情:“苏培盛十分尽心。只是他这么一个人,也总有顾不到的地方。皇额娘既然说了,那儿子回去再添件衣服就是了。”

太后却是轻叹一声:“倒也是。人总有顾不到的时候,像哀家在这后宫里,却也有看不到的地方。哀家没能多看着些后宫,总归是让你操心了。”随即转头看向跪下的苏培盛:“你先起来吧。”

苏培盛得了太后的旨意,赶紧起了身。

皇帝看着苏培盛起身了,知道他这是没什么事了,遂开口问起太后方才说的话:“皇额娘方才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后宫可是出了什么事,让皇额娘心烦了?告诉儿子,儿子一定替皇额娘出出气。”

皇帝这么一问出口,太后倒是不好说了。因此,她端起了面前的茶盏,准备品一品茶盏。

竹息跟了太后多年,知道这事太后不好说,因此也是开口道:“今天上午,欣常在来太后宫里坐了坐。”

皇帝听竹息这么说,也猜到了大概是欣常在说了什么。但是既然太后不肯说,那也只好问问竹息了,遂转头看向竹息,开口问道:“那是为什么呢?”

竹息知道皇帝是觉得欣常在大概是专门来太后这里告状的,只是欣常在才是那个受害人,她也不希望欣常在因为为自己不再受欺负,结果受到皇帝的冷落。

所以,她直接说道:“欣常在本来是来陪太后说说话的,还伺候了太后服用汤药。是太后发现,欣常在身边的小宫女,行为有些不对,这才开口问了欣常在。皇上您可别冤枉了欣常在,奴婢看她是极有孝心的。”

竹息也没觉得自己说谎了,毕竟的确是太后自己发现的。虽然说还是欣常在演戏的成分多一点,但是这种事说出去好看不好听的,竹息也不至于这种事也往外说。

皇帝不置可否。若是欣常在真的有孝心,也不会平日里不来,今天一来就出事了。他觉得十有八九,还是欣常在来告状的。不过既然太后身边的竹息这么说了,也就代表太后是这个意思。

既然是太后的意思,皇帝也没打算反驳,反正就是不要影响欣常在的荣宠的意思,他可以更慷慨些,多去欣常在那边几次。因此,他也只是点点头。

“竹息姑姑说的是。只是这宫女,是怎么行为不对呢?”皇上顺着竹息的话继续问了下去。

竹息见皇帝认同了,遂继续说起白日的事情:“太后发现,这小宫女手臂上似乎是有些伤,一碰就忍不住发抖。太后仁慈,便让奴婢将那小宫女带下去上了药,太后自己去问了欣常在什么情况。”

太后知道这个时候也该自己说话了,因此很识趣地品完了茶:“欣常在说,她在启祥宫中过的很不好。丽嫔时常克扣她份例,还无事责打宫女。从圆明园回来后,更是嫉恨欣常在,将欣常在身边的贴身侍婢宝璐给打的满身是伤。”

竹息也补充道:“奴婢给那宫女上药的时候,都看到了伤口。那身上都是各种口子,身上已经是没有一块好肉了。这宝璐还是欣常在从娘家府里带来的丫鬟,可是欣常在却也不能拦下。”

皇帝有些惊讶。自从欣常在小产以来,和华妃她们有些龃龉,这件事他是知道的。只是他没想到,这件事能发展成这样,连欣常在母家家里带来的奴婢都打。也或者说,皇帝根本也不在意这件事会发展成怎么样,只是今日告状到太后这里,他才知道罢了。

他很想迁怒欣常在,只是他也明白,欣常在不过是受害人,只能补偿,不可能迁怒的。因此,他也只能将这件事怪在丽嫔和华妃身上了。

他开口道:“这件事也是儿子失察,儿子会好好补偿欣常在,再惩罚丽嫔的。”

太后对于他这儿子能及时补救这件事,还是比较满意的,因此也是点了点头:“欣常在,我已经叫她先搬来寿康宫后面的春禧殿先住着了。至于丽嫔,我看先降为贵人,再禁足三个月好了。”

皇帝知道,太后这处分说起来并不算过分,因此很快点头表示同意:“儿子都听皇额娘的。”

此件事了,太后又是轻叹一声:“说到底,丽嫔也不过依附于华妃。欣常在无辜受牵连,不过是因为华妃善妒,对皇恩不满罢了。”

“皇帝是明君,后宫朝政自然更是洞若观火,眼明心亮。想必皇帝你也知道,什么叫做内外得当,相得益彰。此件事了,皇帝除了要好好补偿欣常在,更要好好安抚华妃才是。”

“如今西北平定,剩下的不过是些扫尾之事。可是西南吐司还是心腹之患,想要安定还要大费一番周章。年羹尧有才,也还算是忠心。这样的功臣,只要它不骄横起来,皇帝是该好好用着。”

皇帝也点了点头,认可了此事:“年羹尧已经还朝请安,儿子已经嘉奖于他,想必他也会明白儿子的苦心,为国尽忠。”

太后话锋一转,又问起了华妃的事:“华妃的欢宜香快用完了。此香制作繁琐不易得,皇帝是否,不再赏她了?”太后更想问问,华妃如今必然是不能生育的,是不是让这香停一停,放过华妃宫里的小宫女们。

皇帝眼睛里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凶狠,很快恢复了正常,开口道:“这香,这么多年她都用惯了,自然是要赏给她的。”

太后明白了,皇帝还是不放心华妃。他怕华妃不能生育,再送一个小宫女上他的龙床,生下一个儿子,让华妃手下有了子嗣。所以他要继续赏,让华妃继续用,赶尽杀绝不说,更要让华妃宫里的人,不管怎么换,都是不能生育的。

反正不过是宫女罢了,不过是下人罢了,她们不敢闹起来的。若真是闹了起来,那便过给些银子,没有过不了的事。

太后知道了皇帝的意思,但是她却也不能多问,只能沉默,既不想赞同,又不能反对。

又是几天过去,今日众多嫔妃齐聚一堂,在宫中属实少见。

今日的活动不是为了旁的,就是为了听戏。

在紫禁城中,娱乐活动是非常少的。若是没有修仙在,这么多妃嫔,她们一天的时间,一半是交给睡眠的。剩下的一半,又要分出一半在梳妆打扮上,这包括了梳头、保养头发、化妆、保养皮肤、保养指甲等等等等。

虽然这些保养的事,不要求她们一天做完,但是等今天份的做完了,也差不多过去了半天了。

等到这些事做完,妃嫔们晨昏定省过后,就是在宫里四处闲逛,亦或者在自己宫里闲着绣花、看书等等等等。有些本事的妃嫔,能自己给自己找事做,有孩子的也能看看孩子。没有本事也没有孩子的,只能在宫里发呆。

甄嬛有了修仙以后,就没这么无聊了。晚上睡觉的时间全拿来修炼不说,平日里也不需要保养自己了。灵气本身就是对身体最好的保养,若不是甄嬛还一直坚持用障眼法,就甄嬛这一副肤如凝脂的样子,只怕会勾的皇上日夜宠幸。

而白日里,甄嬛除了要修炼,还要联系法术、符箓、武技等等。实在还有空,她还会去看看其他妃嫔的修炼进度。

其他妃嫔虽然没有甄嬛这么忙碌,但是的确也没有那么无聊了。

不过,今日既然是看戏的日子,甄嬛自然是想看看的。不过不是看台上唱的戏,而是台下的戏。那可比台上唱的精彩多了。毕竟,上一世的时候,第一次和皇后去看戏,就自己亲自参与了这么一场大戏,让华妃狠狠地吃瘪了一次。

不过,这次甄嬛虽然打定心思去看戏,却不打算再出手,而是让皇后和华妃自己去打擂台。不光是甄嬛,从敬妃齐妃到眉庄陵容,都是一样的想法。她们只想看戏,而不是成为戏让人看。

众人很快就在清音阁聚齐,不过差了皇后和华妃两人。众人都知道,这两人其实就是这出戏的主角了。既然是主角,必然是压轴出场。不过到底谁是压轴,谁有才是那个大轴,倒是不好说了。

果不其然,众人没有等多久,就听到清音阁外传来了太监的声音:“皇后娘娘驾到——”在这阵声音后面,是紧跟着的还有一句:“华妃娘娘驾到!”

在这太监的通报声后,就是皇后和华妃,几乎是先后错着脚就进来了。众妃嫔立刻起身,向两人行了礼:“皇后娘娘万福金安!华妃娘娘万安!”

皇后一脸笑意地站在清音阁的中央,而华妃就几乎是和皇后并排站着,只是,难免偏离了中心的位置。

皇后笑着道:“都起来吧!”

众妃嫔这才起身,跟着皇后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今天的位置安排很奇怪。皇后虽然坐在正中,且身后没有其他妃嫔,可是华妃却与她并列。只是,华妃的桌子比皇后小一圈,也并非在正中央,桌上的摆设和瓜果,也不如皇后豪华。

齐妃、陵容、富察贵人、淳常在都在皇后的右手边,而敬妃、甄嬛、眉庄、欣常及丽贵人在则是在华妃的左手边。其他妃嫔也混杂在这两列队伍中,在清音阁里,以皇后为中心,分列成两条队伍。

之所以说是奇怪,是因为,华妃作为妃子,却和皇后并列而坐。同为妃嫔的齐妃、敬妃,却只能在两边的队列里坐着。

按理来说,华妃是妃子,是不应该和皇后并排坐着的。就算是论位份,华妃上面还有个端贵妃。就算是端贵妃不来,也应该空着位置,以示尊敬,怎么也轮不到华妃坐在这个位置上。

不过,众人又都理解这一点。毕竟,华妃家世好,家中的哥哥年羹尧立下了赫赫战功,她这个做妹妹的,也能在宫里独得恩宠。端贵妃又素来和华妃有冤仇的,华妃有这机会,自然是赶着要踩一脚端贵妃的面子了。

众人都坐下以后,江福海正好在华妃和皇后的中间。

皇后开口问道:“今儿都预备了什么戏啊。”

江福海还没有开口,倒是华妃身边站着的周宁海先开了口:“会皇后娘娘的话,是南府戏子唱的刘金定救驾,余下的,就是各小主点自己喜欢的。”

皇后听了这话,不由得一笑。华妃的心思还真是简单易懂,恨不能将所有得意都放在表面上。

刘金定救驾是一出带点神鬼色彩的戏。讲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攻打南唐时,被于洪困在南唐境内。赵匡胤手下一名大将高怀德之子高君宝杀出重围,冲到了东京汴梁,要搬救兵。

高君宝的舅舅身为宰相,不敢怠慢,赶紧命高君宝领命,带了三万人马,要去救驾。不料行军至蒙城双锁山时,山寨里的女寨主刘金定将高君宝虏获,要和他结为夫妻。高君宝心中焦急,答应了刘金定,但是刘金定要同他一起去寿州救驾。

刘金定欣然前往。

等到到了寿州,高君宝先和父亲详细说了路上所有的事,包括山寨结亲之事。谁知父亲高怀德大怒,斥责高君宝违反军纪临阵招亲,要推出去斩首。刘金定知道了,便告诉高怀德,若是不放了高君宝,就要杀进城去,鸡犬不留。

赵匡胤此时也知道了此事,拦下了高怀德,许诺刘金定,只要能击退于洪,就将高君宝和她赐婚。刘金定得了允诺,就去和于洪交战。

交战时,于洪用出各种法术,刘金定因为自己是黎山老母的弟子,将法术一一击破,最后在独笼冲将于洪烧死。

华妃安排的这出戏,意思不要太明显了。她将自己比作刘金定,唯有她能救下如今的皇帝。她也和这戏里的刘金定一般,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无所不能。

甄嬛上一世的时候,也是这般想的。只是这一世,她真的可以做到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甄嬛也是不由得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