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崔蝶翘首以盼了整个白天都没有来人。

“不会不来了吧”她因为太热了脸上的妆全部都花了,现在这个素净的样子反而好看一些。

“应该不会”刘韵想这种事情定好了就不会轻易更改,多半是调整了时间之类的,她拉着崔蝶批改着作业,小家伙们学东西比较快,主要也是打好了基础了,批改起来倒是也容易。

刘韵最近更是想出了一个新的方法,按照座位给大家分组,按照成绩给每个小组里面分配了小组长,平常的作业会收上来检查,或者让小组长在办公室批改,一时间孩子们的积极性上涨了不少。

她和崔蝶的工作量也减了下来,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研究教案了,教小朋友和教工农兵最大的不同在于。

首先两者年纪的不同,小孩子对于老师会有天然的畏惧一点,工农兵应该年纪其实也就比她们小一两岁甚至同岁,虽然有尊敬但不一定有敬畏,在李国城没有下死命令之前,逃课和不想写作业的基本上是刘韵暴力执法,或者就是有些拿他们没办法。

毕竟之前大多数都是不愿意过来报名的。

所以整体配合度很低,很多教育实施起来很困难,有很长一段时间,崔蝶性子比较软,上课是需要刘韵拿着棍子在后面听着的。

其次就是小孩子刚启蒙正是学什么都快的年纪,孩子比较听老师的话,在课堂上培养出了好习惯,对一切的新鲜事物都是第一次接触,概念塑造和形成十分的容易。

而工农兵们汲取知识没有他们这么容易,对很多逻辑思考更是有一套自己的行为理解,总是在一些莫名的地方会提出疑问,性格还十分的倔。

刘韵对工农兵针对的教案是一改再改。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她俩以为是学生过来问问题,“请进”刘韵头也不抬,她正想到关键性的问题。

崔蝶更是在一旁批改着语文作业,最近布置了作文,改起来吃力一点。

两人都比较投入,自然没有听到拍照的声音。

直到半天都没有人说话,刘韵抬起头来,看到屋子里面不知道什么时候站了一群人,工作人员还有那几个眼熟的领导。

被挤在最角落的校长拼命给她使眼色。

刘韵站起来,“请问是要过来进行采访了吗”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让崔蝶听到,桌子下的手还扯了扯她的衣服。

“是的”采访的是位女记者,周身气质更像是一位军人,修剪着利落的短发,暂时看不出身份。

众人看清楚这两位老师这个时间还在批改作业,眼底对于她们的认可度又更加高了一些,后续校长带头带他们去参观一些扫盲学校的建设和设施。

给她们的采访留下空间。

都是一些基础问题,记者业务能力很强,很会寻找切入点,刚开始气氛还十分紧张,说到工作问题上的时候,涉及到专业的领域,两位老师话匣子就打开了,崔蝶也从拘谨的状态走出来,也能你来我往的说上几句。

等到快要结束的时候,对方将录音笔收起来,刘韵她们以为快要结束了,这两位都放松了不少。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记者笑着说道,“不过话题比较轻松,主要是我个人想要对刘韵老师的一个问法”

“您说”刘韵又重新坐直了身体,意识形态还有些紧绷。

“是这样的,您当初递交上去的报道我这边也有幸看过,我比较好奇你是如何想到这些,会想着给工农兵扫盲呢”

这个问题需要谨慎的回答,刘韵想了想措辞,对方既然能够看到过自己的报告,说明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眼下到底是不是记者都很难说。

话里话外其实还是对于她这样一个农村妇人,有如此的想法和落实的能力而感到震惊。

“您知道我的爱人就是一位优秀的军人,而他所处的二队更是工农兵占大多数,这些工农子弟显少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甚至有一些字也不一定能认全”她侧身拿过小兵们的作业给记者展示到,“我做这些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刚开始的时候,没想过能走这么远,来这边当老师也非常的机缘巧合,只是想赚一份稳定的钱”她没有说太多标榜自己辛苦的话,从实际出发反而打消了对方的疑虑。

“其实行兵打仗的方式我也无法明白太多,来到这个部队被大家的精神所感动,大道理我也不懂啥,就想着主席说的话,妇女能顶半边天,也想为咱们部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说着说着崔蝶也握起了拳头,她来这边做志愿兵,也是因为这个!

现在自己的努力和贡献被认可被看到,怎能不让人激动。

“我和崔蝶的文化有限,还辛苦校长给我们找书籍,我想着给士兵们扫盲,以后他们就能看懂更多的兵书理解更多的战略,这样才能更好的报效祖国”

“说的好!”外面一圈领导走了进来,为首的鼓起了掌,对着校长说,“你这老师招的是真的不错啊”

“是的是的”校长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记者眼睛含着笑意站起来和刘韵还有崔蝶握手,“两位老师,很高兴与你们能有一场这样精彩的谈话,这次访谈是我的荣幸,辛苦你们了”

崔蝶和刘韵连连鞠躬,“不辛苦不辛苦”

后面都是校长和几个领导的寒暄,也没有她两什么事了,收拾了一下东西,配合照了几张照片,就准备着后续的课程。

等过了几天后,新出炉的报纸在军区里面流转,不只是校长买了好几张,尤其是二队里面的那群显眼包。

之前李队受伤的那个阶段,一队有多么嚣张。

他们现在就有多么的以怨报怨有仇报仇。

拿着报纸恨不得人手一份招摇过市。

崔蝶拿着报纸欲哭无泪,“阿韵姐,我应该让你至少帮我把眉毛画上的,报纸上我感觉我自己一点眉毛都没有,光秃秃的”

校长倒是拿着报纸,怎么看怎么满意,比划着姿势,“确实有点宝刀未老”含蓄的说法。

等她到家和李国城吐槽二队的那群小兵们,“太夸张了,你是不知道感觉人手一份”

察觉到李国城的僵硬,她顺着他的视线到桌上,李国城买了四五份报纸。

无奈了。

“你买这么多干嘛”她没有察觉到自己语气中的亲昵,这上报纸的事情一回生二回熟,她确实没有刚开始那种期待的感觉了。

“这不是你上报纸了吗”尤其是这上面关于采访的部分的内容,被大家单拿出来说。

连营长都拿着那几句,妇女能顶半边天”,以及刘韵对于“工农兵扫盲的重要性”,夸了又夸。

他一时得意忘形,多买了几份。

刘韵还没来的急说什么,一回头发现婆婆遛弯回来了,手里牵着妞妞和小宝,小宝手上又拿了几份报纸,看到刘韵了,就巴巴的拿着赶紧往妈妈身边凑,像是要献宝一样。

感觉这一期的报刊,应该不愁销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