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二慌张的模样,逗笑了所有人。

戴域笑着道:“小哥,你应当称呼草民。”

小二连忙点头:“是是是。”

这一出闹剧,使得大家的气氛都缓和了不少。

朱瞻基也笑着吩咐大家都起来,等大家都起来之后,朱瞻基这才吩咐戴域坐下,与他们同桌。

戴域诚惶诚恐,但还是听从命令。

“你是太子门生?”朱瞻基道。

戴域点头道:“正是。”

所谓的天子门生,太子门生,其实便是殿试中名之后,由谁来给他们颁发类似证书的东西。

谁给他们颁发,他们就是谁的门生了。

但古人偏偏就很重视这个东西。

所以,太子门生,那是铁杆的太子党,即便转投汉王,汉王也不敢收留。

朱瞻基的脸上扬起笑意:“那咱们就是自己人了。”

“多谢太孙抬爱。”戴域连忙道。

朱瞻基笑呵呵道:“既然是自己人,那我就不客气了,我得吩咐你办一件事。”

“什么事?只要太孙开口,微臣必定全力以赴!”戴域神色凝重。

上来,太孙就要交代任务!

这对戴域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恩宠?

朱瞻基的目光,看向了身旁的夏原吉。

夏原吉坐直身子,郑重地看向戴域道:“太孙打算以你们上元县作为一个试点,进行商税改革,开展贸易的改革。”

此话一出,戴域一愣:“什么是商税改革?”

即便强如二甲进士,都压根没往改革商税的方面去想吗?

这让朱瞻基不禁感慨,看来大家的思想都被老祖宗给禁锢了啊。

夏原吉解释道:“国朝的商税太低,每年收税不过三百四十二万两银子,所以我与太孙想进行商税改革,抬高商税。”

抬高商税?

这……

一直以来,从洪武朝廷再到建文朝,再到永乐,都是属于打压商人的存在。

可现在,居然说要抬高商税了?

这让戴域神情一变,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件大事。

朱瞻基适时开口道:“你可知道,南宋每年的商税是多少?”

戴域饱读诗书,岂会不知,当即便道:“约莫四千万两。”

“所以咱们国朝只有三百四十万,合理吗?”

戴域摇头:“不合理。”

朱瞻基颔首:“自己人,我就不遮遮掩掩,明着告诉你,这事有风险,看你愿不愿意干。”

“成了,你万古流芳,整个大明朝都要感谢你。”

“败了,你身败名裂,怕会落得王安石那般下场。”

戴域沉吟下来,开始细细思索。

“只要成了,明朝的商税能达到宋朝时期平齐么?”戴域喃喃地道。

朱瞻基肯定地点头:“是!”

“宋朝的官员,个个肥头大耳,坐在那整个一坨肉,可咱们明朝呢,皇帝的身上都是补丁啊。”

“老爷子现在还舍不得让人多做几件龙袍呢。”

戴域闻言,眼神一震:“只要对国朝有利,戴域礼当义不容辞,为国献身!”

“读书人,读的就是这口傲气!”

朱瞻基听着这一番话,由衷地发出欣赏:“我爹能看中你,不是没有原因的。”

戴域闻言,也呵呵笑了起来:“是啊,太子爷让我来这上元县当知县,便是想磨砺我一番。”

朱瞻基清楚,老爹这么做肯定有用意。

否则,一个二甲进士,能来这穷乡僻壤?

夏原吉见戴域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脸上也露出笑容:“好,很好!”

“戴域,你有这份精神,不枉费我等读书人的铮铮铁骨!”

“若是成了,我亲自向皇上举荐,升你来我户部做官。”

夏原吉开始给人家画饼了,目的就是希望人家更加地肝脑涂地。

戴域重重点头:“多谢夏大人抬爱。”

身后一众上元县的官员,也都低着头,没有插话的权利。

朱瞻基的目光看向他们,直接道:“你们站在这,听得清清楚楚,记得要辅佐好你们的知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此话一出,那些官员也都纷纷一震,心中激动!

太孙殿下都亲自发话了,那还能少得了他们的好处?

而坐在一旁的郑老,终于将事情听了个明明白白。

“你们要商税改革?”郑老颤颤巍巍,终于发话了。

朱瞻基很自然地点了点头。

郑老憋了很久,终于还是伸出手,开口道:“商税改革,势必动摇太祖威严,这岂不是说当年太祖决策是错误的?”

“不可,不可!”

“老夫绝不同意!”

说罢,便要站起身来。

朱瞻基直接一把把他摁下来,谆谆诱导:“闭嘴。”

“这里有你插嘴的份吗?”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你不懂吗?”

一个不孝的大帽子,直接扣在了郑老的头上,郑老顿时安分了,憋着一肚子的话,却说不出来。

朱瞻基见他不说话,这才满意:“这才对嘛。”

“你就乖乖坐在这听我说完,到时候还有你帮忙的事。”

朱瞻基知道,他刚才跟戴域说的只是开始,还有许多的细节方面,他需要跟戴域去商讨。

并且,上元县的情况他也全部都要了解,否则根本无法将试点做好。

念及于此,朱瞻基吩咐道:“戴域,带我们去上元县各处看看,我也体察体察上元县的情况。”

戴域连忙点头,答应下来。

很快,在付账后,戴域等一众上元县的官员,开始陪同着太孙,到处看看上元县。

上元县,确实太穷了。

就连街道上的摊贩都不算多。

这还只是县城内的情况,郊外的百姓几乎都不愿意到上元县的县城来买东西。

即便是要买,也几乎都是前往应天府主城。

那里的东西更加多元化,也更加好一些……

长此以往,就连上元县的街道都没什么人,显得有些萧索。

河流干涸,民房破旧,到处都是烂泥巴路。

越是这种情况,这个县城就越穷。

也难怪老爹会提出要修路了。

上元县是属于应天府下辖,天子脚下都这样,那其他偏远的县城,怕是更加不方便了。

朱瞻基始终记得那句话。

要想富,先修路!

不修路,怎么搞贸易?

所以,朱瞻基的目光看向了身旁的夏原吉:“尚书大人,你可愿忍痛割肉,再拨款一百万两给上元县用作修路,招商引资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