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少年,便是如此。

总会有成长的一天。

只是朱棣站在下方,莫名地看着有些心疼。

“爹,你怎么来了?”太子爷刚走出房间,便看见老爷子站在院子里面,顿时有些激动,高兴于老爷子醒来。

老爷子摇了摇头:“别说话。”

太子爷立刻闭嘴。

父子两人的目光,同时看向了瓦片上的朱瞻基。

太子爷微微感慨一声,朱棣道:“学会成长,不是一件坏事。”

“你说你儿子到底像谁啊?”

太子爷嘀咕道:“反正不像我。”

“你怂得像乌龟,你儿子像不是你亲生的。”朱棣道。

太子爷嘀咕道:“像你呗……”

朱棣狠狠瞪了太子爷一眼:“你要是想找揍就说。”

太子爷不说话了,朱棣抬头再看了一眼,随即立刻也爬上了楼梯,径直上了屋顶。

那身手,根本就不像是生病的人。

来到朱瞻基身后,朱瞻基才后知后觉,转头看了一眼,发现是老爷子后,顿时神情惊喜:“爷爷?”

老爷子呵呵一笑:“怎么了?”

“被大家伙说了?骂了?”

朱瞻基轻轻摇头,略显沉默。

老爷子站在屋顶上,叉着腰,呵呵一笑,大手一挥:“乖孙,你怕个啥,爷爷已经把那些骂你的,欺负你的全都揍了一遍,把他们在寝宫里揍得嗷嗷叫,一个个抱着脑袋逃了。”

“泰宁候那老小子被爷爷直接用药杯砸了脸,烫了他一层皮啊。”

“哈哈哈——”

朱瞻基抬起头,看见爷爷那意气风发的模样,像是没有生过病似的,他忍不住眼眶微红:“爷爷,是我对不住你……”

这臭小子,竟然也学会道歉了?

朱棣既有些欣慰,却也有些心疼。

这臭小子该得受多少挫折,才学会了低头啊。

看来自己昏迷的这段时间,这群百官没放过太孙啊。

想来有些生气,但朱棣却也欣慰,伸手揉了揉朱瞻基的脑袋:“不经历,你怎么长大呀。”

“未来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就得经历许多许多的挫折啊。”

“人呐,总是要成长的。”

“爷爷还盼着你将这大明带上乾坤盛世呢。”

朱瞻基重重点头:“爷爷,咱们下去吧,这里风大,您别又染上风寒了。”

朱棣笑呵呵道:“没事,爷爷陪你在这坐着,咱们爷孙好好聊聊。”

朱瞻基犹豫一下,随即点头,他并非扭捏的性格。

朱棣望着这偌大的紫禁城,笑呵呵道:“他们说你不孝,要给你扣上不孝的帽子,那爷爷能同意吗?我自己的孙子孝不孝顺,难道还用得着他们来评?”

朱瞻基心中,默默地涌起一股暖意。

他知道爷爷是在为他说话。

“不过上次,倭国之战的事,爷爷得教你个乖啊……”朱棣苦口婆心地教导着朱瞻基,一点点地给朱瞻基分析倭国之战的错漏之处,以及一些错误的决定。

在船上的时候,朱棣是不说的,因为他怕影响孙子的决策。

直到事后才说,也是希望孙子能够改正。

朱瞻基认真听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意见,爷孙两人完全是一派谐和。

太子爷站在下方,看着爷孙两人的背影,忍不住松了口气:“可惜我爬不上去,否则我也想上去聊聊。”

……

转眼,三日后!

倭国战败后,送来的第一批战败礼已经到了。

大量的金银珠宝,被运送进了京城。

随同一起的,还有朱瞻基留在倭国的一百名将士,他们也押运着许多银子而来。

这段时间以来,他们拼命地挖矿,挖到的第一批银子便马不停蹄地给朝廷送来了。

这些银子加在一起,简直是天文数字!

夏原吉乐开了花,忙活了整整三天,才终于将这些银子码放进了国库中。

望着满满当当的国库,夏原吉第一次感觉很充实,很快乐。

但站在国库前没多久,立刻便有一名小太监前来传旨,让夏原吉入宫。

很快,夏原吉入宫之后,来到御书房。

刚刚迈进御书房,便看见了御书房内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他们吵得不可开交!

“倭国送了这么多钱来,这钱怎么花,咱们得好好分配!”

“我是皇帝,我拥有决策权,我先来!”

朱棣吵得面红耳赤,目光恰好看向了进来的夏原吉,立刻朝着夏原吉招手道:“爱卿来得正好,快过来。”

“我有话想问你,国库里有多少银子?”

上来,就问国库有多少银子。

夏原吉的脸顿时拉胯下来,面对所有人投来的期待目光,他艰难道:“回皇上,大概有一千万两左右……”

朱棣道:“左右?说个具体数字。”

夏原吉道:“一千九百八十九万两......”

“就这,你跟我说一千万两左右?”朱棣嗤笑一声。

随即他大手一挥,然后看向在场的诸位道:“别说了,朕先来。”

说罢,看向夏原吉道:“夏爱卿,先拿九百万给朕,朕要修北京!”

永乐元年,朱棣才刚刚登基,就立刻提出了迁都北平的说法。

并且,将北平改为北京!

其背后的政治意义巨大,消息太多。

只是一直苦于没钱,所以才迟迟没有动工。

现在有钱了,他怎么也得拨点款给北平啊。

夏原吉的脸顿时垮了下来。

太子爷立刻站出来,拱手道:“皇上,您这不行啊!”

“九百万用于修建北京,就不能暂时先放放吗?”

“老百姓的路还没修好呢,咱多修一条路,老百姓进城就多方便一点,人家会念着咱大明的恩情……”

太子爷的废话,让朱棣满脸不耐烦。

“打住!”

朱棣道:“不管你们说啥,九百万我要定了。”

太子爷闻言,神色有些焦急,立刻看向了夏原吉:“五百万两,我只要五百万两修路,两广一地的布政使多次上奏,希望我拨款修路,老百姓也方便点。”

五百万加九百万。

好家伙,直接被皇帝和太子爷要了一千四百万两去了?

解缙立刻站出来拱手道:“皇上,拨点款修永乐大典吧,我们也难熬啊。”

黑衣宰相姚广孝在治好了老爷子的病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一直留在皇宫里面帮老爷子恢复。

此刻听见这话,也笑呵呵地开口:“鸡鸣寺的金佛还没修,皇上,你可是答应过我的,渡一层金就行。”

汉王连忙站出来,面红耳赤道:“爹,你得把钱给我啊。”

“军营里面那么多将士的军衣都穿破了,全是褶子,咱得给他换吧?”

“还有将士们的甲,一片一片地掉啊,这要是上了战场还能行?”

“不多!我只要三百万两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