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话一出,朱瞻基脸色微微一变。

他就猜到,很有可能是这个结果。

只是没想到,真的是这样……

一时间,那种心中空落落的感觉,盈满了内心。

爷爷终究还是心软了,不愿意让二叔去就藩啊。

可是,这是他亲口说的,亲口答应下来,还督促太子爷赶紧去办的啊。

一时间,一股股怨气从朱瞻基心头涌出。

爷爷都说了,让爹去帮汉王就藩,爹就一直都没行动吗?

真是猪队友啊!

还有爷爷,怎么说话不算数了呢?

他忍不住产生怨怼之气,随即便要迈进御书房。

杨公公见太孙脸色不好看,生怕太孙和皇爷起了冲突,忍不住便拉住朱瞻基的衣袖,慌张道:“太孙,皇爷也是没办法啊。”

“您不要怪他,他是您的爷爷,更是汉王的父亲啊。”

说实话,杨公公这番话说得很中肯。

一个老太监,无儿无女的还能有这种觉悟,很好!

但是,这件事发生在朱瞻基身上,朱瞻基就受不了了。

本以为汉王能就藩,现在落空了……

“放手!”朱瞻基眼神一厉,呵斥杨和。

杨和不松,并且还连忙招呼其他小太监过来帮忙拦住太孙。

朱瞻基眼神一瞪,望着那些小太监:“谁敢阻我,日后我跟他一一清算!”

那些小太监顿时不敢过来了。

只有杨和还死死拉着,苦苦哀求,眼泪都快下来了:“太孙,您就体谅体谅皇爷吧,算是老奴求您了。”

他一直跟着朱棣,是燕王府就在的太监。

朱棣发疯,睡猪圈,尝猪屎,到现在靖难称帝,都是他一眼看着过来的。

这个太监是忠心的,所以死死不放手。

朱瞻基直接一脚踹翻他,随即大步走了进去。

御书房内,老爷子心绪不得平静,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转头一看发现是太孙,不由得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是瞻基啊,快过来。”

“几天没见,想爷爷了没?”

朱瞻基沉声,跪下拱手:“孙儿想爷爷,只是一直没得空来见您一面。”

朱棣还未察觉不对劲,笑呵呵道:“起来,咱们爷孙啥时候还搞过这一套?”

朱瞻基沉声道:“不!爷爷,今日孙儿只想问您一个问题。”

抬起头来,直视着老爷子:“为什么要继续留二叔在京城?”

朱瞻基不想的!

他真的不想这么直接顶撞老爷子,毕竟老爷子是长辈,是他最亲最敬爱的爷爷。

可是也许来到大明久了,顺从的人多了,所以脾气越来越暴躁,做事讲究雷厉风行,就想老爹说的,锋芒太盛!

老爷子也没想到,太孙竟然突然说这句话。

他楞了一下,在原地驻足半晌,这才不敢置信的眼神看向朱瞻基,诧异无比:“你这是在怪爷爷?”

朱瞻基直接点头:“是!”

他不服气道:“我是在怪您,怪您为什么不够狠心,让二叔直接出局!”

“您明明知道,把他留在这,只会让他继续平添无妄之念。”

看着如此锋芒毕露的太孙,看着这个眼前有些陌生,竟敢顶撞自己的朱瞻基,朱棣微微愣住了。

果然是自己的好孙子啊,和自己简直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

这种不服气,这种争心,强盛无比啊。

可是朱棣是皇帝!

他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永乐大帝,同样也是出了名的暴躁!

身为皇帝,自有自己的帝威,可孙儿,最亲的人竟然如此质问于他,这让他的内心怎么能接受?

整个大明,都无人敢忤逆。

可你太孙,居然忤逆爷爷?

一时间,朱棣的眼眸深邃了起来,他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平定自己的情绪:“你的意思,是爷爷做的不对,是爷爷不该把你二叔留下?”

朱瞻基默然,没有说话。

朱棣气笑了。

他哈哈大笑,眼眶通红,湿润得不行。

“别人不懂我,你不懂我?”

朱棣的声音在御书房内洪亮地响起。

朱瞻基继续沉默,垂头不说话。

朱棣叉起腰,哈哈大笑起来:“这一家人还有什么意思?哈哈哈。”

“走吧,赶紧走,别留在这里碍眼!”

他挥舞着大手,第一次对朱瞻基产生厌烦的情绪,第一次对朱瞻基用如此冰冷的语气说话。

朱瞻基深吸了一口气,抬头望着爷爷那红润的眼眶,他忽然有些后悔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应该多体谅体谅爷爷,而不是只顾自己的利益得失。

可是事情已经做出来了。

他和老爷子一样,都是属于那种不服输的主儿,做错了就是做错了,但是要我认错,绝不可能!

他倔强地站起身,最后看了爷爷一眼,沉声拱手道:“皇祖父,孙儿告退了。”

说罢,朱瞻基直接转身离开,大步向前,不想再停留片刻。

老爷子赌气,他也在赌气!

听见孙子走了,朱棣的心都快要碎了,转头看向孙子大步离开的背影,朱棣忽然感觉自己距离亲情越来越远了。

为什么身边每一个儿子都不理解他这个做皇帝的难?

为什么连孙子都这么忤逆自己。

朱棣忽然又有些后悔,是不是自己说话说得太重了,所以让瞻基伤心了?

“这一家人还有什么意思,哈哈哈——”朱棣仰天大笑,一脚踹翻面前的案几,堆积成山的奏折滚落一地,散落得到处都是。

御书房内,所有的太监,宫女吓得瑟瑟发抖。

杨公公跪在地上,同情地望着皇爷,热泪滚滚。

滚烫的泪水滴在木板上,仿佛有灼伤一般。

而也就在此时,外面又响起了好几道声音。

“臣张百顺,乞见帝王,弹劾太孙!”

“臣刘宗明,乞见帝王,弹劾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