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堂堂大儒,死得凄惨。

可正因此,他更该死。

违背朱棣的意愿,妄图抵挡皇族,螳臂挡车,如此也就只有死了。

这场南京城内的大火已经绵延了整整三日,才终于消散。

天下初定!

建文帝潜逃,朱棣登基称帝已经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但是却没有人为朱棣撰写登基诏书,这也就意味着登基大典只能延后,朱棣还算不上真正的皇帝,没有年号。

所以,朱棣需要再尽快寻找一个人来写这登基诏书。

这事,迫在眉睫!

那么找谁,就成为了一个难题。

……

东宫之中,一幢幢的院落错落有致,古香古色,极尽奢侈,这是太子的住所。

按照礼制,朱高炽一家人身为长子,也暂时被安置在了这里。

初到这阔气的东宫,大世子妃张氏是看哪都喜欢得不得了。

她正在院落里面,给那些宫女太监们训话,而从奉天殿回来后,朱瞻基和爹则关起房门来,两父子正在说着悄悄话。

说是悄悄话,实际上是朱瞻基挨训。

“儿子,你不能这么做,你让你爷爷诛了人家十族,以后可让别人怎么看你啊。”

朱高炽苦口婆心,叹息道:“更何况那方孝孺是一代大儒,德高望重,你怎能,怎能,哎!”

重重叹息一声。

朱瞻基满不在乎道:“爹,方孝孺脑袋满地滚,咱们家才能登上皇位啊。”

朱高炽一愣,肥胖的脸有些颤抖:“什么时候你小子学得跟你爷爷一样残忍好杀,你,你真是气死我了!”

“爹,安啦,等过段时间我教你一套体操,你先把这一身肥肉减下来。”朱瞻基抚慰着朱高炽。

他是后世人,深知面前的这位仁宗皇帝只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寿命之短让人唏嘘不已。

他是一位好皇帝,历史中出了名的仁慈,更是一位明君。

但这一世,他既然穿越而来,便要改变老爹的命运,总要让他活得久一些才是,否则哪有人罩着他。

“你爷爷嫌我胖,你也嫌我胖?”朱高炽一愣,有些委屈。

话还未完,窗户外面就传来一声呵斥。

“你们两父子在里面嘀咕些什么,吵死了,都给我安静点,打扰我训话了。”世子妃张氏发话了。

两父子立刻噤声。

随后朱瞻基这才认真地看向老爹,用还有些稚嫩的声音道:“爹,你知道我为什么诛方孝孺十族吗?”

朱高炽疑惑地望着儿子。

朱瞻基道:“因为爷爷喜欢!”

“爷爷喜欢关你这孩子什么屁事?”朱高炽道。

朱瞻基郑重道:“爹,咱们要争皇位啊!”

说到这,朱瞻基有些憧憬了。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是历史上最动人心的,试问谁不想至高无上,谁不想生杀予夺!

朱高炽一愣:“闭嘴,少说些大逆不道的话。”

朱瞻基摇头,认真道:“爹,我说真的,不争就是死!”

朱高炽脸色一黯:“我们希望不大,你爷爷虽然宠溺你,但却不喜欢你爹。”

朱瞻基昂起头道:“你看见大殿上的一幕了吗?”

爷爷亲自掌掴朱瞻壑,却把自己扶上皇位,这就已经说明了态度!

朱高炽颔首点头,却叹道:“是,没错,可是你爷爷最是善变,朝令夕改你不知道吗?”

“你爷爷在打仗的时候,跟你二叔说,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这话什么意思?这是骂爹早死啊,你爷爷盼着爹早死呢!”说着到,朱高炽委屈极了。

“瞻基,我看你现在膨胀了,不知道几斤几两,你爷爷朝令夕改,你二叔手下全是兵,就算我当上太子爷,你觉得能坐稳这个位置?”

这话,让朱瞻基有些生气。

“爹,你的意思就是不争咯?”朱瞻基道。

朱高炽摆了摆肥胖的手:“随便吧,老爷子爱给谁给谁去。”

按照历史发展,这东宫之位肯定是老爹的。

但朱瞻基不清楚,自己的加入会不会让这个历史有所变数。

除了一些已知的事情,朱瞻基对未来也很迷茫。

“行,那我自己争去。”朱瞻基有些赌气,直接走出了房间。

徒留朱高炽站在原地,望着儿子离去的背影。

他忽然笑着摇头:“这孩子……”

“不争即是争啊。”

……

走出东宫,朱瞻基独自走在这高大巍峨的明宫之中。

宫道内,无比宽敞。

此时是深夜,四周无人,看不见太监宫女。

朱瞻基的内心忍不住有些澎湃,他穿越到了这个最强盛的大明朝。

这里的每一块建筑,每一块青砖绿瓦,都让他流连忘返。

仿佛看见了,洪武元年正月初四,太祖爷朱元璋当初在紫金山登基喊的那一句。

“立国大明,建元洪武!”

便是这一句,洗刷了我汉人近百年的耻辱血泪。

这个昔日的放牛娃,开创了长达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

他的爷爷朱棣,也将会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封狼居胥的皇帝,最远打到贝加尔湖畔,打得大蒙古帝国抱头鼠窜。

同时,编撰永乐大典,让郑和下西洋,将大明国力发展到空前强盛!

可是,前人没有做到的事,他要做到!

前人没有完成的目标,他要完成!

纵观洪武,永乐两朝,何其强盛,却未曾殖民一地!

永乐大帝五征漠北,打得如此激烈,却无法将蒙古旧部全部消灭,这才导致后世大明战神朱祁镇兵败被抓,成了最屈辱的皇帝。

郑和下西洋,仅仅只是与各国交好,却带不回大量的金银珠宝。

倭寇明明那么多的银矿,为何不将红衣大炮对准倭寇小岛,占领了那片领土!

朝鲜,也就是李朝,为何不在现在就将其占领,以免后世蹦跶。

后金,也就是满清,便不该出现。

大明海禁政策应该取消,士农工商的阶级应该取消,大明宝钞应该升值,才能快速发展贸易,抵御即将到来的小冰河期。

为何大明的版图不能再阔十倍。

先辈做不到的事,他要做到。

他要改变大明这艘巨大舰船的航向,驶往一个从未抵达的高度。

他要这大明,再续命两百年!

要海晏河清,要四海升平,要风华绝代,要不一样的精彩!

而这一切的前提,便是替爹登上帝位,镇压二叔。

确保爹登上皇位后还能稳妥,他才有可能掌控大明这艘舰船。

这么想着,他不知不觉间竟已走到了御书房。

而在御书房的房顶,坐着一道威严,冠绝天下的身影。

正是朱棣!

大晚上的,爷爷坐在这上面干什么?

朱瞻基抬起头,毫不畏惧地看向爷爷,大喊道:“爷爷,你怎么跑上面去了?”

看见孙子这么晚还出来,朱棣不由咧嘴一笑,朝着下面的太监大喊一声:“把我孙儿抱上来,可不能让他摔着了,否则唯你们是问。”

太监便诚惶诚恐跑过来,要将朱瞻基抱上去。

朱瞻基小手一挥,摇头道:“我不是小孩了,我自己能上去。”

话罢,便迅速爬上登天梯,爬上了瓦房,爬到了爷爷的身边。

“好小子,这才像我朱家的儿郎。”朱棣高兴得哈哈大笑,抚慰着孙儿的脑袋。

朱瞻基好奇地看向朱棣:“爷爷,你一个人在这干嘛啊?”

朱棣俯瞰着这南京城的万家灯火,俯瞰着这江山天下,呵呵一笑道:“你看这江山多锦绣啊。”

“可惜,这是爷爷偷来的。”

说罢,眼眸逐渐深邃,仿佛有许多难言之隐,他沉声道:“从今往后,爷爷就是万古不易的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