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人在诏狱,我给朱标讲国运 > 第68章 李文忠的二十年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章 李文忠的二十年计划

大帅府。

“先生,这能行吗?”

蒋瓛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野猪,一股脑的全部赶进了东侧院子,但院子内迟迟没有爆炸声传出。

这也就是朱元璋不知道了,如果他知道,自己以往辛勤耕作的一亩三分田被陈楚折腾成这个样子,在里边养猪…

怕是没救了!

“那还能怎么办?总不能让人进去吧,你会排雷吗?”

陈楚忘了一眼蒋瓛,让动物进去把土雷踩爆,这才是最好的办法,让人排雷?谁去?

问题是,谁会啊!

“先生,这土地雷不是你亲手制造的吗?你不会排雷?”

蒋瓛大眼瞪小眼的看着陈楚,这三头野猪已经在院子里逛了半天了,愣是一点声音都没有…

“放屁,我当然…我教你,你进去之后,把上边的浮土先弄掉,然后…”

陈楚话音未落,只听院子内,一阵阵轰隆声传出,蒋瓛目光一顿,看向东侧院子,不见野猪,只能见到黑炭一样的猪蹄,被炸到了空中。

“先生,这是什么情况?”

蒋瓛一脸呆萌的看着陈楚,刚刚可是一点爆炸的迹象都没有,这炸的也太突然…太随心所欲了吧…

“应该是瓷器做的外壳,导致压力不能及时传达下去,鸡的重量并不能引爆土地雷…”

看着爆炸的威力,陈楚脸上绽放出菊花笑容。

“那这东西放战场上,人马的重量应该都能引爆它,那这不就算是成功了吗?”

蒋瓛虽然有些迷茫,但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试爆一批土地雷,对于地雷的原理,也是了解了些。

而鸡的重量,和人的重量,甚至是骑着战马的骑兵重量,那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啊。

“算是成功了,一会我画个图纸,你派人给公子送去,找人按照图纸的方式生产就行了。”

“对了,弹簧一定要达标,柔韧度要好,不然的话,弹簧不回弹,就会哑火、”

陈楚思量片刻,这所谓的土地雷中,真正能算是黑科技的,也就只有弹簧了,这东西在古代真的没有…

而加装了弹簧作为回弹装置的土地雷,外壳用瓷器,瓷器内装添铁珠,打人身上那必然是给人打成筛子。

“门口怎么那么多人?”

站在木梯上,陈楚望着帅府门口的方向,门口堵着十数道身影,好像在和守门的锦衣卫争论着什么。

“先生,我去打发了他们。什么人都敢来先生这里闹事了。”

蒋瓛三两下从房顶下来,招呼着站在一旁的季伯,快速向着府门的方向赶去。

……

乾清宫。

“不用管他们,让人守好门,没咱得允许,把他们挡在门外就可以了!”

朱元璋看着毛骧,听到一群户部官员被挡在帅府门外,愣是连门都没进去,心中一阵舒畅。

“喏!”

毛骧应声,向后退去。

直至他推出乾清宫,朱元璋身子向后仰躺,望着梁顶的雕花。

“老大,你怎么看?”

朱元璋语气沉重的询问道。

“坐着看呗,钱庄不急于一时,各地铺设钱庄商铺,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儿臣想,三年时间,应当差不多了,等他完婚,让他去经营内廷钱庄,便是最好的。”

朱标面色平静,那些户部官员下朝后会前往大帅府的事情,朱标早已心知肚明。

“这是保儿早朝递上来的,你先看看。”

对于钱庄的事情,朱元璋并没有太多上心,那玩意早晚都是他的,更何况,也急不了这一时。

拿起朱元璋身前的文书,朱标拉开,只见文书的右侧写着《武备革新,以利大明。》

“自卫兵制弊政已显,兵无常势,祖孙皆兵,乃非良策,固守山河,当以精锐,虎视北望、”

“今卫所兵耕战之军,在册在籍者,二百三十七万八千丁,实在卫者,二百一十万三千八百丁。短短七年,空额以至三十万众,如此事者,皆因富贵不均所累。”

“今商税改制,臣如醍醐灌顶,此前民税十之一,商税三十之一,卫税高至二之一,然此种种,卫兵劳顿,收获甚微,赋税繁重,虽耕官田,然不能养其妻女者多也。”

“长此以往,卫所崩坏,国不知兵缺,卒能养育,何来昌隆,今时之秋,当收卫田以作官田,当裁卫所,以整武备。”

“兵家之事,以奇胜,以险胜,以精锐着,至此家国困顿之际,虽不能恩养百万不耕之军。”

“然,卫田若取,以卫田之广袤,养精锐之师三十足矣,裁撤卫所,复军为民,耕耘卫田,同民取税,当为安天下之策也。”

“精兵简政,凡年过三十者,不足十五者,一应归家,以火器,骑兵,一技之长,魁梧健硕者,编为精师。”

“此政,臣以二十年更易,自直隶,及江浙,山东,关中,山西,循序渐进,北至长城,内无卫兵,长城之外,当以卫兵屯田戍边为重!”

李文忠这份奏章,直击要害的说出了卫所的弊端,而且是已经显现出来的弊端。

可以想象,再过几十年,卫所制真的崩溃那天,总兵将军喝兵血,卫所兵变成佃农,那时候在想改,阻力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但这份奏章也就是李文忠送上来的,换其他人…

“父皇,精兵简政确实是一大善举,表兄在军中颇具威望,深知兵事,在诏狱中,陈楚就说过卫兵的问题,不过他说的太离谱了,万不及表兄的这份详细,妥善。”

“用二十年的时间,逐步在长城以南,精兵简政,释放民力,编练精锐,这是好事、”

朱标点了点头,对于李文忠的这份奏章,他是信服的,从陈楚说了卫所的事情后,朱标特意让人去查了查,京师的卫所还好,离了京师,地方的卫所,已经快要出问题了…

但奈何,陈楚说的过于离谱,什么把粮食收起来,统一调配,那事除了把粮食浪费在运输的路上,其他的是一点好处没有。

不贴合实际情况。

反倒李文忠的奏请精兵简政之策,更贴合大明的实际情况。

“如果这样做的话,三十万大军每年的消耗也是天文数字,除了吃穿,还要养育,军饷,你批复,让他送一份详细的支出送上来。”

朱元璋叹息一声,卫所的逐渐崩坏,他自然是知道的,但以前没有太好的办法,现在…或许可以动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