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路狂飙,娜美号最终返回了船厂。

亚伯拉罕一脸的意犹未尽,明显是还没爽够。

“鲁滨逊,你能不能帮我打造一条这种船?!”

鲁斌把这位总督阁下引入办公室后,刚一坐下亚伯拉罕便开口说道。

那表情完全不复一开始的高冷,好像遇到心爱玩具的小孩子一般。

还没等鲁斌开口,伦勃朗就急不可耐的回答道:

“当然没有问题!我们船厂一定能满足您的任何需求!”

亚伯拉罕却并不搭理他,只是盯着鲁斌看。

鲁斌哪里敢拒绝?

只得谨慎的说道:

“我这边是没什么问题,只是不知道您有什么特殊需求?!”

“我的要求的话……”

亚伯拉罕思索片刻,继续说道:

“我的这条船长至少要180英尺!至于内部的装潢就不用你劳神了,看你的娜美号似乎除了雕像也没啥其他装饰。”

鲁斌瞬间有些无语,你想豪华一些就直接说嘛,非要吐槽一下我?

劳资是钱花在刀刃上,这玩意儿整的……

不过,开口就是长度……

这位总督阁下是真的打算干一条游艇啊……

180英尺,那就是54米多了,其长度都快超过荷兰下水的一级舰了。

要知道海上君主号才51米呢,虽然飞剪船比较细狗,可长度摆在那儿唬人不是?!

果然,富豪们追求的就是长……

难怪后世游艇也从来不讲究吨位而是动不动就多少尺,原来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

鲁斌大概估算了一下,这个长度的飞剪船排水量超过800吨了。

如果这位总督比较务实一些,想造一条娜美号这样的,或者下一级跨洋型飞剪船鲁斌都有一些难办。

可他一上来就想搞个大的,鲁斌反而松了一口气,

“总督阁下,这种长度在设计上而言,我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可是我们的船坞没有这么大啊,需要扩建之后才能动工!”

船厂的4个船坞都是以最大800吨盖伦船的体型修建的,800吨的盖伦船可比800吨的飞剪船短太多了。

亚伯拉罕摇摇头,缓声说道:

“没有关系,你在年底前动工都行,以后我需要这么一条快船在西印度群岛间来回。”

!!!!

终于露出鸡脚了!

我说呢……

鲁斌心中暗暗嘀咕,以他的身份,喜欢一件东西也不可能表现的如此兴奋,肯定是在喜欢的基础之上包含了其他目的。

就好比后世的上市公司老总的儿子,不断的买豪车、飞机等华而不实的东西,不否认有喜欢的成分。

但更多的是合法避税还有给投资人信心,不信你去看,这些东西几乎都是挂靠在公司名下的。

……

“看样子,这位总督阁下心思挺多啊,对西印度公司有点想法,不然也不会追求快船了,一定是想要投射自己的影响力。”

不过从历史的轨迹看来确实如此。

鲁斌的思绪一瞬间飘过脑海,紧接着回答道:

“年底的话那就没什么问题!我这边一定加快进度!”

亚伯拉罕满意地点点头,又说道:

“飞剪船我也体验完了,把你之前说的新式福禄特船的模型介绍给我看看吧?”

鲁斌简直狂喜,一开始还以为这位总督阁下只打算买游艇呢,哪知道他公务船和工具船都要哇!

鲁斌表情瞬间变得谄媚:

“总督阁下!您这边请!!”

……

———————————————

最终亚伯拉罕在船厂订购了三条800吨的大船,一条飞剪,两条改进型的福禄特。

亚伯拉罕的原话是:用政府订单鼓励圭亚那的本土船厂长足发展。

翻译成人话就是这钱财政出,他个人一毛不拔。

……

之前鲁斌的娜美号才200来吨的体量,造价就达到了400来镑,而船的造价并不是随着重量增加一倍价格才翻一倍的。

以英国海上君主号为例,1650吨的体量,总造价超过4万镑(一半是船匠的工钱)。

哪怕刨除掉火炮等装备的价格,造价也超过3万镑了。

(104门青铜炮,总重153吨,按照1吨铁炮10镑,青铜炮5倍的价格就是7650镑)

哪怕是战船比商船的造价更高一些,可也有限,大型帆船又不是那种出一趟海就丢的卡拉威尔船。

一般来说,船只排水量增加一倍的话,造价起码要增加4-5倍。

计算可得:

1600吨的3万镑左右、800吨的7000镑左右、400吨的1600镑左右。

而200吨的400镑左右,正好和娜美号的价格相当。

这三条船一下就能带来超过镑的营业额!

不过这种大船动辄2-3年的建造周期,就这还算快的了,一般都是每个季度会有人来评估,评估过关之后,拨付一部分款项。

不到整条船盖完,是不可能结全款的。

其实建造期间,乙方不垫钱都是好的了,这一点倒是和后世做工程的挺像的……

工程款的结算完全要看甲方爸爸的心情和信誉了,多少人在这个过程中被拖得资金链断裂……

可是鲁斌在乎嘛?

鲁斌完全不在乎啊……

你要说伦勃朗他上赶子求都求不到这种机会,这还是鲁斌的飞剪船打动了亚伯拉罕。

果然任何时候还是要看能力,很多时候你想垫钱,别人都不让你进场呢……

因为这件事,船厂一众船工明显对鲁斌更加尊重了,在船厂这嘎达的地位隐隐有盖过伦勃朗的趋势……

可能伦勃朗也发现这种迹象,几天后,当圭亚那政府的拨下的第一笔备料款2000镑到账。

伦勃朗几乎是常驻船厂,开始全程管理起财务的收支,大事小事全部都要过问。

一改之前无为而治的态度。

明眼人一下就能感觉到气氛的诡异,不过鲁斌丝毫不在乎,装作没有察觉的样子,依旧忙碌在新飞剪船的模型和图纸当中。

正好这会儿罗宾号下水空出一个船坞,不用鲁斌多说,伦勃朗就安排人去扩建了。

还没过几天的功夫,亚伯拉罕派人来通知,圭亚那发展公司的第一届股东大会在总督府召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