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行走在元朝末年 > 第537章 重将加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时候历史就像惯性一般,不由自主地就走到了曾经的轨道上去。

记得梦中一世,张士德在镇江和徐达有过一战,结果兵败被俘,在集庆府沦为俘虏的时候便抑郁而终。

这一次张皓之所以敢放手,一方面的环境使然,另外也想看一下,自己掰弯了曲线,是不是还会被矫正过来。

好像掰弯了,又好像直了。

张士德虽然大败,但毕竟退了回来。而遗憾的是,张士信却倒在了集庆。

说实话这一次张士德出兵集庆,张皓是抱了一丝侥幸心理,他也想看一看到底梦中一世的剧情会不会再次上演。

张皓觉得,今时不同往日,这一次无论的装备还是军队的战力,绝对比梦中一世的要强得多。

因为兵部在给军队的配备上,虽然会给护卫营开一些小灶,但是也不会差的太多,而且这一次还有第三、第六和第七护卫营参战,实力绝对不可小觑。

但是现在十几万大军毁于一旦,张皓好不容易攒的家底也被消耗殆尽,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秦耀传达完军令,就马不停蹄地返回高邮,看来高邮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彭辉会不会老老实实地在家“挂机”,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而张士诚目前的身体,也成了高邮目前最大的变数。

好在跟在张皓身边的都是可战之兵,毛贵返回庐州招募旧部,也就是把滞留在庐州的东征军残部收拢起来。

这一次武当之行,张皓也并不是全没有收获,不仅解决了逍遥子这个心腹大患。

也因为张三丰那句应运之子和张皓手中的那枚传国玉玺,毛贵也彻底摒弃了心防,倒向了大周,也不得不说这是意外之喜。

这两天不少文人武士都表达了投靠张皓的意向,这算是传国玉玺和张三丰的天人感应所带来的好处。

当然也有许多隐患,首先在高邮内部,很可能让张士诚和张旭对张皓的提防更重。

在外部,随着传国玉玺的问世,张皓再也不能低调,他只能一往无前,一旦露出颓势,必然遭到各方势力群起而攻之。

手握重器,必承其重,这就是传国玉玺的反噬。

李成跟随毛贵一起返回了庐州,作为庐州守军的指挥使,在风雨飘摇之际,庐州更需要一个重将的坐镇。

唐境离开了队伍,作为第一护卫营的主帅,他同样也肩负重任。

这些天虽然对于武当是一段悲伤的日子,但是对于张小天,却是像一个发春的牛犊子一般,春风荡漾。

因为苏小小的舍命相救,张小天和苏小小还有花柔的暧昧关系总算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有张皓的双娶在前,张小天也理所当然地想要抓到两个姑娘的心,情同姐妹的花柔和苏小小好像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怎不让张小天喜上眉梢。

现在张皓重新被张皓委任为第五护卫营指挥使,有道是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将张小天放在飞龙密探的位置上,总是有些屈才。现在张小天马不停蹄地赶回扬州,整顿兵马。

而飞龙密探的副指挥使的位置,张皓则是交给了贾骏,作为张皓的侍卫统领,贾骏的忠心自然经过了检验,同时这一次贾骏保护一路行军,进退有据,已经有了一方将领的派头。

而且在传国玉玺处理的事情来看,贾骏为了护住传国玉玺,没有与敌人硬碰硬,而是千方百计躲避高手的追杀,这也让张皓对贾骏比较满意。

现在花荣都能担任第七护卫营的指挥使,贾骏为何不能提拔?

而飞龙密探指挥使,张皓则是交给了成诗韵。同样得益于张三丰的“天人交流”,也可能是成诗韵真的累了,想要驻足休息一下。

这一次成诗韵终于接受了张皓的挽留,成了为飞龙密探的指挥使。

对于被白莲教追杀数年,隐姓埋名多年的白莲教圣女,刺探消息等事情成诗韵本身就是个中好手。

更重要的像冯虎、燕小甲、白羽等原来白莲教的门人,都是跟随成诗韵多年的下属。

现在这些人都是身居高位,而凭借成诗韵之于张皓如海一般的恩情,这个指挥使非成诗韵莫属。

这边张小天将一众事宜给成诗韵和贾骏交待完毕,便欣喜若狂地告别张皓。

没想到这一次武当之行,还是双喜临门。张小天自然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作威作福,跟在张皓后面固然也不错,哪有一方诸侯来得威风。

苏小小自然跟着张小天一起返回扬州,而花柔则需要紧急返回潇湘阁总部,这样张皓和张小天、花柔和苏小小三人也分道扬镳。

来时一众高手浩浩荡荡,如今四散而去,张皓骑着霹雳火,眼看张小天三人消失于官道尽头。

张皓转头看向高若男,此时高若男一身素衣,头上还戴着白花。

按照常理高若男不用为张三丰守孝,但是张三丰之于高若男,亦师亦父。高若男还是固执地为张三丰身着一身素衣。

张皓自责道:“本来打算和你一起为真人守孝完毕,再一起赶回高邮。却没有想到竟然出了这些事情。”

高若男只是道:“军情要紧,都是应该的。”

张皓讪讪地笑了一下,因为高若男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总是有意无意地看向身后的成诗韵。

而莫天涯在与张皓告别之时,眼泪涟涟地却又“示威”一般的拉着张皓的手,让张皓在面对高若男的时候心虚了不少。

为了缓解尴尬,手中长枪一挥,扬声道:“出发。”

这帮精锐中的精锐,齐声应诺,百骑卷起了层层尘土,只往镇江而去。

高邮城内。

百姓们依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高邮城内最为繁华的平治大街,和以往一样熙熙攘攘。

这一次在集庆府的惨败对于高邮百姓来说,虽然听到之后都是震惊和不安。

但是一来打仗的地方离自己还比较远,二来是主动出击,还有更重要的是,这一次出征,并不是“大周公子”领兵征讨。

要是张皓领兵,怎么会给那些宵小可乘之机。

于是除了那些家中有子出征的百姓,心中惶急和悲戚之外。其他的百姓依然是一如既往地生活。

毕竟对于他们,远方的战争仿佛只是一条“遥不可及”的消息,而生活还是继续。

世子府中,这段时间繁忙了许多,每天世子府的门口门庭若市,世子监国,即使有刘伯温帮你分担,同样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这些事件世子张旭脸上的笑容,被太子妃诞下麒麟儿的欢喜冲淡了不少。

不仅有父亲张士诚的病情,还有每天从镇江传来的紧急军情,还有压在案头一天一封雷打不动的请柬。

能够让张旭如此烦躁的,自然只能是他那个师父,大周前任左丞相彭辉。

自从被张士诚一撸到底,彭辉赋闲在家。只是彭辉也没有闲着,每天一封书信,让世子过去一绪,帮张旭解答四书五经的疑惑。

世子又不需要“考研”,也不用考状元,哪有那么多的疑问需要请教老师。

彭辉的意思很明显,不就是现在高邮的政局诡谲,希望张旭有所作为。

只是现在张旭不想动,更加不想有所作为,自己师父的书信就成了压在他心里面一块巨大的石头。

突然太子府中的通书舍人钱穆进来,屏退左右后,悄悄地对张旭附耳说道:“世子,彭先生来了,只是一顶小轿,两个仆人,就停在世子府的偏门之外。”

彭辉现在已经是“老同志”,自然不能再以官职相称,故钱穆将彭辉称为先生。

说到彭辉的时候,钱穆的脸上显得有些不自然,因为他非常清楚,前朝中大佬,左丞相与世子私下勾连是个什么样的后果。

通书舍人,可谓是张旭的私人秘书,是张旭信任的绝对亲信,钱穆试探着建议:“要不下官给彭先生说,现在世子正在接见外官,无限接见彭先生,改日世子再去登门拜访。”

张旭是个尊师重教的谦谦君子,将尊师的书信搁置在一边已经心中难安,现在老师亲临,岂有拒之门外的道理。

张旭摇了摇头道:“就让老师进来吧,我向来光风霁月,问心无愧,什么时候连老师都不能见了?”

钱穆看着张旭的脸上有些愠怒,也不敢再劝,连忙出门安排。

等到钱穆出门,张旭的脸上不复刚才的决绝,叹道:“有些事情躲不过,该面对还是要面对的。”

没有半刻钟的功夫,钱穆便引着身着便衣的老者来到了世子府的主院。

世子张旭整理衣冠,走出房门,迎了出去。看到彭辉,连忙行弟子礼,说道:“不知恩师前来,有失远迎,还请恩师恕罪则个。”

彭辉脸色不善,说道:“要不是老夫亲自前来,世子不打算再见到我这把老骨头?”

张旭顿时面红耳赤,解释道:“岂敢如此,实在是这些天国事繁忙,再加上镇江那边紧急,有些事情实在耽搁不得,本打算过两天闲下来就去拜会尊师的。”

张旭这一番解释倒也没有问题,毕竟是国事当头,还是以国事为重,在追究下去反倒显得彭辉有些为老不尊,无理取闹了。

彭辉哼了一声,只身向房内走去。

张旭连忙跟了进去。

待侍女端上茶盏,两人坐定。彭辉单刀直入,问道:“主公病危,张皓身在均州,不知世子有何打算?”

张旭连忙道:“不敢有什么打算,适逢多难之际,正是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时候。”

彭辉一拍桌案,起身怒声道:“糊涂!”

张旭已经开府两年,张士诚有意锻炼张旭,早早地让张旭处理政务,这两年迅速成长,早已不是彭辉看着长大的孩子。

看着彭辉须发皆张的模样,张旭倒是不动声色,只是微微躬身问道:“那尊师以为该如何处置?”

彭辉感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看着面上自有威严的张旭,也知道自己刚刚还是有些拿张旭当作前两年的少年一般对待了。

终于尴尬地坐了回去,苦口婆心地说道:“公子可知道在武当山发生的事情?”

张旭点了点头。

彭辉道:“张三丰临死前做天人交流,蛊惑人心,言道张皓是上天派下来解救黎民的应命之人。”

张旭叹道:“这我自然是知道的,张真人乃是陆地神仙,得道的高人。既然他那么说,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而且皓哥儿自入仕以来,建立安彩局、成立大周票号,南征北战,你看现在高邮欣欣向荣,与三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皓哥儿的功劳。”

最终张旭幽幽地说道:“可见张真人所言不虚。”

彭辉急道:“我的世子,你可是没听懂我说什么?张皓能力不凡,我自然是认可的。但是这厮竟然窝藏传国玉玺,足以可见他包藏了什么祸心,可见他早已对世子之位觊觎良久。”

张旭久久没有言语,过了半晌,终于一字一句地说道:“可能皓哥儿确实比我适合当这个世子。”

彭辉惊呆了,没有想到张旭竟然说出这句话,他不由地想到了那句名言。

“殿下,我等欲战,何故殿下先降?”

张旭道:“终归都是父亲的儿子,都是都是一母所出,这个世子让皓哥儿也没有问题。”

彭辉被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许久方问道:“世子,我给你讲解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史书,你看华夏上下数千年,有哪一个夺嫡失败的太子能够安然度过余生。”

彭辉又加了一针强心剂,继续说道:“如果只是世子一人,那是世子的决定。但是世子已然有后,难道世子不考虑世子妃和自己爱子的性命吗?”

张旭叹道:“担心又如何?不担心又如何?听说皓哥儿早早地在盐城码头造了一艘巨船,就是为了防备我张家一旦争夺天下失败,可以退守海外。那艘船皓哥儿可以造,我也能造!”

彭辉忍不住骂道:“痴儿,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