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我为黛玉长嫂 > 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被甄太妃这么一闹,贤德妃的在宫中的日子越发艰难, 可她自己也是求助无门。

等到甄家被抄之后,她才猛然惊觉,从一开始就错了,当年省亲的旨意是下达除皇后之外的整宫妃嫔,可最后接旨只有贾家,周家和吴家。

旁的人家里都是以各种理由推了,而昌明帝也很体恤的随这些人家去,可这几年看来,当初省亲的三位嫔妃在宫中的日子都是表面风光,内里艰难。

又想着甄家的结局,她心里一阵一阵的慌,每晚每晚的睡不着觉,却不知该如何,身体也越发的熬的不好,反倒是贾家半点不知元春在宫中的苦楚。

林如海既然回京,李长宁二人少不得带着年年去林府过年,白石先生则是在书院未回,他中年接连丧妻丧子,这些人一直是自己一个人过。

以前在扬州林如海就曾多次上门邀其到府过年节,只是白石先生都以一个人习惯了为由拒了,林如海也知他是怕触景生情,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好在书院尚有些因为求学路远不便回家的学子,白石先生在书院也不会孤独。

这一年,林家才算是人才算是真正的齐了,林如海和黛玉都很开心,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饭,又在一起守岁,场面无比温馨。

只是过了年节,麻烦事就找了上来,原是贾家在林如海回京这一年都没上门拜访,想接黛玉也被拒了。

不管是贾家还是王家都不愿意林家放弃这个助力,所以林如海某日下朝的时候,就被王子腾截了去,因着是在众人面前,林如海不好拒,又想知道王家想打什么主意,就随着王子腾去了王家。

林言见状,自然也跟着去了。

不过才半日,二人就急急的回了府,李长宁见林言面色怪异,就问他“这是怎么了,你做出这么个样子。”

林言欲言又止,李长宁被他的样子逗笑了,就道“若是不能说,也可以不说。”

林言道:“也不是不能说,就是我实在不知道要怎么开口,我和父亲今日没法就去了王家,刚开始王子腾还只是和父亲聊着江南的风土人情。

然后便聊到了我与公主长住公主府,说父亲府上无人打理,又说母亲去世多年,赞扬父亲情深义重。

然后将话题转到了他王家的一个侄女身上,说这姑娘因着守母孝接着父孝,耽搁了年岁,如今已过了二十,不好寻夫家。

又说这王姑娘性情温婉,对父亲很是仰慕,想将其托付给父亲。”

李长宁听的目瞪口呆,林如海已过了五十,蓄了须之后,越发显得仙风道骨,在这个时代,这个年纪已经算是老头了,虽然是个帅老头,但是没想到王家居然会把主意打到林如海身上。

不过想到林言的身份,也就能理解了,毕竟他们不敢打林言的主意

“这是想给父亲续弦的意思?只是父亲怕不愿意,更况且这还是王家提出来的主意。再有父亲若是想续弦,早些年就续了。

不过这几家也急了,只是都到这份上了,竟还想着把林家拉上他们的贼船。他们不敢给你塞妾室,就把主意打到了父亲的身上。”

林言苦笑“哪只是父亲啊,还有辞儿,父亲听王子腾的话自然是当场拒绝,谁曾想他又道他同胞妹妹家有一女,与辞儿只差了一岁多。”

李长宁顺着捋了捋,突然想到了是谁“贾探春啊?”

林言无奈道“可不是,我和父亲本想想去探个虚实的,哪想是个闹剧。”

李长宁只好叮嘱“你叫辞儿小心些,虽然他年龄不大,但是别叫人算计了去,他虽未过继到父亲这一支,但是外人也看得清楚,父亲对他不差,你和他也是同胞兄弟。”

林言自然是应了,就是李长宁不叮嘱,他也要去和林辞说的。

好在这只是个小插曲,林家几人小心防备了些时日,也就没事了。

等进了五月,出了甄老太妃的国孝,林家和东平郡王府终于又坐在一起商量婚事了。

好在这一年间,两家也谈过这事,细节也商量好了,所以两家很快就准备起来了。

见状,京中也有不少人家失望,毕竟两家还没过礼,又耽误了一年,不管是出于什么心态,自然也有希望两家不成的。

又因为这一年上皇陆陆续续的病了几次,林如海再是不舍,也怕出意外再耽误一年,所以两家都没浪费时间,即使这样,三书六礼的走下来,也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最后将婚期定在了八月中。

好在不管是穆家的聘礼还是林家的嫁妆都是早早的准备好的,所以也不显得仓促,特别是黛玉嫁妆里的家具,从林如海要将黛玉嫁在京中时,林言就已经找人去打了。

倒是李长宁跟着乱了一通,也算是知道了大户人家成亲的规矩有多繁琐了。

她成亲那会全程由内务府操办,又有赵太后和苏皇后替她看着,她是半点没操心,每天吃吃喝喝等出嫁。

在黛玉出嫁前还有一事就是皇帝赐婚忠顺亲王和东平王府的思柔县主,婚期只在黛玉婚后一个月。

对此京中皆是大惊,包括东平郡王府和李长宁,京中有适龄女儿未嫁的人家也很可惜,那可是忠顺王妃的位置。

东平郡王现在倒是有些后悔了,思柔县主的婚事虽然一直没定下来,但是他其实看好了人,就等出了国孝,去和对方商定,谁曾想还没动作,就接了赐婚圣旨。

不过也只代表他的想法,外人皆不知,所需既然被赐婚,就安心接旨。

而李长宁则百思不得其解,这两人怎么就凑到一块了,忠顺亲王一直不愿意成亲,这回若不是他求的,昌明帝怕是不会赐婚。只是忠顺亲王怎么会和思柔县主有交集。

李长宁忍了几天,没忍住,在一天林言去上早朝前叫住他“你今儿请七哥到府上来坐坐。”

林言思绪一转就知道了她的意思“就这么好奇?”

李长宁老实点头“真的很好奇。”

林言道“行吧,今日定把忠顺王爷请来。”

等到了平时林言回府的时间,果然把忠顺亲王带来了,其实就是李长宁不找忠顺亲王,他也准备要来一趟的,他也有事要问李长宁,正好林言先来找他了。

李长宁问起,忠顺亲王也不瞒她。原是东平郡王妃的生辰刚好在六月,虽说没有大办,但还是自家人摆了两席,唱了两出。

忠顺亲王本不知道这事,那日又有龙禁尉的急事去找穆轩就上门了,和穆轩说完话之后,也不好直接走了,就让身边的人回府去备礼送来。

而他自己则被请到男客的地方接着听戏,他本就好听两出,这戏又和他平时听的不同,就没急着走。后来去更衣,让身边的人去跟穆轩说一声,他自己则换了个安静的地方接着听。

谁知半道上来了几个女子,他只好藏起来,但还是将那女子的话听了进耳。原来这戏本子是那女子所写,又听人叫那女子为县主,就对这女子的身份有了猜测。

回去后又叫人去找了这几年穆家养的戏班子传出来的戏,果然看行文和风格都出自一人之手。

他既好这一道,又有这女子擅长,身份也与他相配,就动了念头,进宫请了赐婚。

昌明帝见这个弟弟终于想通了,自然是立刻赐婚,就怕慢了一会,忠顺亲王就又后悔了。

李长宁听完也不得不叹一句无巧不成书。只是想着这婚赐的突然还是说了一句“只怕东平王府正忐忑这赐婚圣旨来的突然。”

忠顺亲王倒是不在意东平王府如何想,还记着自己今日来也是有事的,就问李长宁“那姑娘长的如何,我那日还没见到她长的什么样。”

李长宁想翻个白眼,但还是忍住了,皮笑肉不笑的道“等你成亲那日就知道了。”

忠顺亲王也没再问,能问出来也好,问不出来就算, 毕竟说不对未来妻子的相貌好奇,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