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93,奔赴向往的生活 > 第476章 年代的房地产市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楼东侧,503室,推门进去,其余五位都来了,两人出去吃饭,三人围着书桌聊天。

这是经典六人间,靠西是两张上下铺的双人床,靠东是两张上面是床铺,下面是书桌的布局。

反正地方不大,挤着学习没啥指望,以后拉了网线,挤着玩游戏倒是特别的燃。

领路的学长帮着帮着安排好了的床位,大哥孙远东也和自己的室友互相介绍认识了一下。

等把行李和床铺放好,李小奇也买来了饮料,孙远航把准备好的冰镇可乐递给了自己大哥,让他分给屋里的人。

孙远东第一瓶就先给了带路的学长,不管人家为了什么来迎新,至少给了初来乍到的同学们熟悉环境的机会。

请人喝瓶饮料,也是应该的。

“嘿,通透啊兄弟,这样,师兄送你一句忠告:咱们学院有两个人的课不要逃,逃一次,必定挂科。”

他说了两个名字。

“多谢师兄了……”

孙远东认真道谢,屋里其他的几个同学,也是纷纷认真记下。

这可都是过来人的经验。

用一瓶冰镇可乐换来,简直是遇到好心人了。

安顿好自己大哥以后,又给家里打了电话,让自己的父母放心,孙远航三个人溜达着走出了校园。

“在这附近转转吧。”

孙远航出了校园大门以后,看了看校园的周围说道。

他这次来京城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在京城设立一个京城办事处,或者说,现在的分公司,未来的总公司。

星耀文化公司以后肯定是要搬到京城这边来的,而且大胃王汉堡和奶茶店,他也准备来京城开分店。

北理工这附近,大学林立,京城外国语大学,民族大学,人民大学等都在附近,拥有的学校学生资源很是丰富。

三个人转了一大圈,对周围的情况有了了解之后,孙远航心里也有了数。

这时候这附近的房价还在3千块钱左右一平米的价格,商铺的价格要贵一些,但比起后世的房价,已经是属于白菜价了。

这都是因为1993年的海南房地产泡沫的影响,让整个楼市都还没缓过气来。

1993年海南省的总人口仅有160万,却遍布着5000多家房地产开发商,而这里面还有几十万来海南的淘金者。

他们没有海南户口,只是拿着暂住证的民工和临时工,他们每月三百元左右的工资收入,可海南的房价已经涨到了7500元。

1988年海口房价均价1350\/平方米,3年后到1991年还是1400元,可是到了1992年,仅仅一年时间海南的房价已经涨到5000块,足足翻了3.5倍。

更不可思议的是1993年的时候,海口房价更是直接从5000块涨到7500块。

与此同时,海南的地价也从91年的几十万一亩的价格,迅速地涨到93年的680万一亩。

据说当时海南房地产市场的场面是这样的,一个楼盘正在设计图纸,还没开挖,就已经被各级开发商、投机客一轮轮地炒作,甚至有个楼盘,还没有盖起来就被炒作了16次。

当年作为砖厂厂长的潘石屹,91年的时候,体会到海南房价的春天到了,于是拉着冯仑、刘军,王启富,王功权,易小迪组成了着名的“万通六君子”。

靠着冯仑的一张巧嘴,价值3万元的公司,却谎称自己有1300万,而且拉到500万的合作资金,并以这500万为基础,向银行借贷1300万拿下了一个别墅楼盘。

这次倒腾,让6人轻松获利600万元。

就此,此六人在90年代初,在那个万元户非常吃香的年代,从海南携带人生的第一桶金,数百万资产到北方发展发地产事业。

后来成就了Soho中国,也给他们几个带来了亿万家产。

如此昂贵的价格,让真实需要买房的人望而却步,住房都成了所有投机客和炒房客的最佳炒作对象。

这个数字放今天很低,放到93年,那就是天文数字。

一个上海工人,不吃不喝一年都买不起一平方。

这场闹剧,最后是怎么落幕的呢?

1993年国家突然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并且让银行拒绝给这些房地产公司放贷。

随后,发布了《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16条整顿政策,直接把海南的房价打回原形。

闹剧过后留下了什么呢?

银行300多亿坏账,600多栋烂尾楼,95%的房地产公司倒闭。

对海南的影响持续到了2006年,海南的房地产才出现了慢慢的恢复。

而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整个房地产市场都是寒冬,所有人都害怕了,如今刚刚过去两年,房价还处于低迷状态。

96年的时候,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房地产市场会稍有抬头趋势,可是很快,就会遇到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被再次按在地上摩擦。

国内房地产真正抬头要等到2000年以后了。

孙远航本来并没有打算这么早就进京城这边来,毕竟这边对他来说,毫无根基,90年代又属于比较混乱的状态,自己一头扎进了,很危险。

可是如今自己大哥来京城上大学,他自然也就有了牵挂,两世为人,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家人。

所以他打算提前来京城。

奶茶店还好说,毕竟用的门头面积小一些也无所谓,可是汉堡店和写字楼的面积都不能少了。

就算价格便宜,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

最后,孙远航在大学附近,选了位置,准备先开一家大胃王汉堡店和两家奶茶店。

至于写字楼,只能是先租个办公室,作为京城这边的办事处就好了。

未来的几年,楼市都不景气,他还有时间,以他现在的产业发展,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接下来一天多的时间,孙远航在大学周围,找到了合适的商铺,并且和人达成了初步的协议。

电话打回去,让楚嫣和黄芸赶来京城,处理后续的合同签订等问题。

孙远航的第一次京城之行,就算是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