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给李白做书童 > 第176章 竹溪弄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要酒多,自罚六杯也可。"李白说道。

孔巢父、陶沔、裴政上前一一同李白见礼。

张叔明说道:"那日我去任城,本想去太白兄家中邀你一同前往,在大街上遇到卢主簿,才得知嫂夫人生病了,因此回了梧桐峪,也是昨日才到。"

"嫂子的病好了吗?"韩准问道。

"好了,多谢关心。"李白回答道。

孔巢父说:"大家进屋聊吧,看看我为你们准备的小木屋怎么样?"

大家随着孔巢父走进屋里,宽敞的大厅,各式家具皆由木板制成,大厅后是栽满竹子的小院,两旁是由木板隔开的房间。

"共有八间屋子,每人一间。大家看,怎么样?"孔巢父说道。

张叔明首先走入第一间屋子,看后说道:"太好了,我就住这间。"

其余的人每人选了一间,我来到最后面那间,走进屋子,房里被子枕头样样齐全。从简易的窗户看出去,山峰连绵起伏,高低不一的松柏青翠欲滴,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向西流淌的小溪上有几株桃树含着花骨朵儿,迎风摇曳。这是天上的美景跌落凡间,居然让我们遇到,真是幸运。

我被眼前的美深深的吸引住了,不知不觉的盘腿坐在窗前的桌子上,两眼望着窗外。

"月华,你这是练的什么功?"李白走了进来问道。

我回头看了看李白,从桌子上跳了下来,说道:"少爷,这地方太美了,胜过颖阳山居。我们在这里长住吧。"

"长不长住不知道,目前还是要在这里待段时间的。好好享受你的美景吧。享受够了做饭去。"李白边说边往外走。

"吃什么饭,真是大煞风景。"我生气的跟在李白后面,来到大厅里。

"月华,这旁边的两间房就是厨房和饭厅,我就交给你了。"孔巢父说完高兴的哈哈大笑,带着李白他们几人往外面走去,临出门时还不忘回头对我说道:"饭做好了,喊一声。"

我走进厨房,大概看了看,柴米油盐都有,靠窗的地方挂着好几块腊肉,墙角放着两袋未开封的面粉。这岂不是把家都搬来了吗?

我盛米做饭,又取下一块腊肉煮好后用碗蒸在饭上。再看看窗外,密密的长着一些青菜,便摘了一些回去炒了两碗。饭做好后,我来到屋外,哪里还看得见他们的身影。我在屋前屋后找了一遍,便来到对面山岗上的一棵松树下,对着竹溪高声喊道:"吃饭啦。"

山谷回音:"吃饭啦。"吓得我连忙闭了嘴,连大气都不敢出。

这时,山谷回答:"回来啦。",李白他们六人的身影从远外的山坳间走了出来。

当他们走到我面前时,我问孔巢父道:"孔先生,你是怎样找到这地方的,连话都不敢大声说。"

"这样不好吗?省得你跑老远的地方找我们吃饭。"孔巢父回答道。

我刚将菜端上桌子,李白说道:"慢,我们今晚在外面吃,把饭菜端到外面竹林里的石桌上去。"

我遵照李白的吩咐,将饭菜摆在竹林里的石桌上,再为六人摆上酒杯,斟满美酒,六位东鲁名人闻着酒香,吞着口水,还未坐下,已经干了一杯。

六个人推杯换盏,酒过三旬,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说道:

"天气寒冷,搬进屋里去吃吧。"

李白说道:"你把灯挂上,就在这里吃,今天是十五,等一会儿月亮就出来了。这样喝酒才有诗意。"

其他几人附和着李白,都不愿意进屋吃去。我只好拿出两盏马灯,挂在竹子上,再去找了几根粗壮的木头,在离竹林稍远的空地上燃起一堆篝火,大家顿时暖和了许多。

裴政走到篝火旁绕着篝火转了两圈,说道:"这个创意不错,月华,你真是个人才。"

"你也不看看是谁教出来的?月华,再吹一曲。"李白自夸道。

我拿出竹箫站在篝火旁吹起了宋朝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白一听说道:

"这首曲没听过,让我来给它填一首词。"

"别,少爷,已经有人填词了。我唱给你们听。"

我清了清嗓子,站直了身子,唱了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六个人同时站了起来,尤其是李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月华,你到底是什么人?竟唱出如此美妙的佳句,意境深邃,让我等望尘莫及。"李白说道。

"我也只是唱了我的一个前辈写的一首词罢了,他同你一样,也是一个名传千古的文学家。"我说道。

李白走到篝火旁,望着我。此时,月亮已升上天空,皎洁的月光透过微风中舞动的树叶,撒下斑驳的影子。

李白感叹道:"这么美的月光,如此富有诗意的月色、篝火,让你的前辈写完了。"

"少爷,我是不是不应该唱他的词,搅扰了你们的雅兴。"我低声说道。

"这怎么会呢?这说明学无止境,我们还要向你的前辈学习。不敢写月色,我们可以写其他,不敢写诗,我们还可以舞剑。"李白说道。

陶沔说:"对,太白兄说得很好,我们不能因为有人超越我们就裹足不前,我们应该做的是奋起直追。"

韩准说道:"我们不说月华的前辈了,我来为大家献上一段。"

"好哇。"大家齐声说道,鼓起掌来。

韩准站起身,走到篝火旁,从地上捡了两块竹块,一手拿着一块,向上举起,相互敲击着,说起了唐朝贞观之治的丰功伟绩,把李世明夸得神乎其神,再加上竹块敲击出来的节奏。我随口说道:

"这不是山东快书吗?"

大家望向我问道:"月华,你说什么?"

我补充道:"韩先生这种表演形式类似于我们那里的山东快书。"

李白问道:"你们那里在什么地方?"

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李白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