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当代说三国 > 第389章 诸葛恪兵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权死后,诸葛恪立孙亮为帝,大赦天下,改元建兴元年,追封孙权为大皇帝,葬在蒋陵。

司马师知道孙权去世的消息后,决定起兵伐吴。

虽然朝堂上还是有人反对,但是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决心比较大,于是,他们命令征南大将军王昶带兵十万攻南郡,征东将军胡遵带兵十万攻东兴,镇南都督毋丘俭带兵十万攻武昌:三路进发。

司马昭为大都督,总领三路军马。

当年冬天十二月份,司马昭的兵马来到东吴边界,开会商议后决定先重点进攻东兴郡。

王昶、毋丘俭各带一万兵马等候进攻的命令。

司马昭又命令胡遵为先锋,总领三路兵前去攻取东兴大堤。

胡遵得令后先去搭箭浮桥。

吴太傅诸葛恪召开会议商议对策,丁奉开门见山地说要好好守卫东兴。

诸葛恪命令丁奉带着三千水兵走水路先行出发,让吕据、唐咨、留赞各带一万马步兵随后接应。

胡遵渡过浮桥后,在堤上囤好兵,就让桓嘉、韩综去攻打二城。

左城中的守将是吴将全端,右城是吴将留略。

这二城高峻坚固,一时半会攻打不下。

全端和留略看到魏兵来势汹汹,也不敢大意,只是做好防守。

胡遵在徐塘下寨。

这时,正是寒冬腊月,天降大雪,忽然江面上出现了三十只战船。

胡遵一看只有三千人,就没有放在心上,继续和部将饮酒。

丁奉把船一字儿摆开,鼓励兵士说,大丈夫立功名,取富贵,正在今日,你们还等什么呢!

于是,部将深受鼓舞,全部脱去衣甲,摘了头盔,不用长枪大戟,只带短刀。

魏兵看见吴军这个打扮,都觉得吴军疯了,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这时,丁奉拿着刀,一跃上岸。

吴军全部拿着短刀,跟随丁奉上岸,直接砍进魏寨,魏兵措手不及。

韩综出帐迎战,被丁奉一刀捅死。

桓嘉从左边用枪刺丁奉,被丁奉挟住枪杆,直接秒杀。

三千吴兵,在魏寨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胡遵赶紧上马逃跑。

魏兵走上浮桥的时候,浮桥已断,大部分落水溺死;被杀倒在雪地的,不计其数。

司马昭、王昶、毋丘俭听说东兴兵败,也只好退兵。

诸葛恪来到东兴犒赏三军后,决定趁势进取中原。

还给蜀国写了一封信,请求姜维进兵攻取魏国北部,许诺平分天下。

然后起兵二十万来取中原。

丁奉进谏说,魏国把新城作为总隘口,我们应该重点拿下此城,这样一来司马师会被吓破胆的。

诸葛恪点头同意,于是大军直逼新城。

守城牙门将军张特看到吴兵来势汹汹,只好闭门坚守。

吴军四面包围。

消息传到洛阳。

主簿虞松进谏司马师说,诸葛恪包围新城,他们远道而来,人多粮少,粮食不够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撤退,等他们撤退的时候我们再挥军追击。但是蜀国那边还是要做好防范。

司马师也是这么想的,就命司马昭带兵去帮助郭淮防姜维;毋丘俭、胡遵负责抵抗吴兵。

诸葛恪一连几个月都没有拿下新城,只好下令要求全力攻城,懈怠者斩。

就在城东北角就是攻破的时候,魏国张特在城中想了一个办法,让人去见诸葛恪,就说再等十天,我们会主动出城投降。

诸葛恪竟然信了这个鬼话,收了军马,暂时不再进攻。

其实,张特用的是缓兵之计,哄退吴兵后,修补了破城的地方,然后在城上大骂说,你们真蠢啊,我们还有半年的粮草呢,怎么可能投降你们。

诸葛恪气不打一处来,催兵攻城。

城上乱箭射下,诸葛恪额头上中了一箭,翻身落马。

其实不仅是诸葛恪,吴军大部分人都是伤痕累累,就连都督蔡林都去投魏去了。

诸葛恪大惊失色,看到士兵果然都是面色黄肿,各带病容,只好勒兵还吴。

魏国知道后,毋丘俭马上挥军在后追杀。

吴兵大败而归,诸葛恪没有面子,托病不上朝。

吴主孙亮亲自去诸葛恪家里看望,文武官僚也都来拜见。

诸葛恪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失,就派人搜集部将的过失,轻则发配边疆,重则斩首示众,内外官僚,无不心惊胆战。

诸葛恪还让心腹将张约、朱恩统管御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