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民间奇案之鬼怪杂谈 > 第174章 石桥底下的女尸(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4章 石桥底下的女尸(七)

书接前文……

不知列位是否记得吴有财这个人,话既然都说到这份上了,咱也没必要卖关子,要说吴有财这个人,一辈子老实巴交,倒也不至于是杀人害命的凶手,可这桩案子也跟他脱不了干系,因为女尸身上的铁坨子正是新北钢厂炼废的钢铁,而这些炼废的钢铁,全由他吴富财一手负责,想必女尸身上的铁坨子也是吴有财,官面儿上找到顺着这条线索找到吴有财,起初公安人员问吴有财,他支支吾吾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公安人员一看就看出此人问题,最后抓回所以一通审问下来,吴有财可就全部交代了。

据吴有财口供:叶婵娟并不是他谋害的,早在吴有财发现叶婵娟时,这闺女就已是具没活气儿的尸体了,至于尸身上的那块铁坨子,确实是他吴有财绑上去了的。

看到此处,各位大概觉得奇怪,说既然叶婵娟都不是他吴有财害死的,他干嘛往尸体上绑块铁坨子,这不纯粹的麦糠擦屁股——自找麻烦吗?

要说叶婵娟是怎么旁人所害,他吴有财也不会如此这般了,还费头巴脑的在尸身上绑块铁坨子,在沉入河底,可害死叶婵娟的不是旁人,偏偏是他儿子。

吴有财膝下本来有三个儿子,早些年家里穷得锅都揭不开了,老大老二则被活生生的饿死了,老三命大活了下来。

别看当老子的吴有财为人本份,天生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可他儿子吴老三却不是什么好鸟,年轻的时候在外面结交了一帮狐朋狗友,跟着这帮人是好的不学,净干一些个歪的邪的,年纪不大,却染得一身臭毛病,吃喝嫖赌抽,就没有他吴老三不在行的。

解放前吴老三这帮混混儿靠着坑蒙拐骗偷谋生,虽说干的都是些个歪门邪道,但日子也好过,解放后就不行了,以往城里的那些个地痞混混全都被抓进去进行了改造,他吴老三就是其中一个。

经过改造后的吴老三也确实老实了许多,偷鸡摸狗的缺德事他是不干了,但这人没个一技之长,再一个爹妈也上了年纪,根本指望不上,为了混口饭吃,便去邮局扛起了大包。

在邮局里扛大包虽说吃的也是公家饭,但这活儿真能累死人,终日肩头上扛着百八十斤货物,顶风冒雪来回跑,没膀子力气的主儿还真干不下来。吴老三这小伙子无所长处,但唯独力气大,扛大包这活儿对于他来说倒是桩好差事,这活儿多劳多得,由于吴老三年轻有力气,每月到手的工钱还真不少。

吴老三他老娘瘫痪在床,别看这小伙子在过去老时年间的时候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但人家可是个大孝子,下班回到家顾不上别的,得先把老娘给照顾好。

1958年这年的中秋节,吴老三所在的单位和新北钢厂一样,前后放了三天假,农历八月十八这天正式开工,说当天吴老三干完活准备下班,单位领导看小伙子表现得不错,就给他发了一盒月饼。

这月饼可不是普通的月饼,乃是人“回味坊”做出来的,“回味坊”是个点心铺,位于城中一带,创建于清朝年间,在青平县里也算是个百年老字号了。一个点心铺能有那么久的历史,必然有它的特别之处,说人回味坊做出来的点心,不论是成色,还是口味,那简直是没得挑,回味坊搁以前并不是这个名,由于入口回味无穷,客人吃了都说好,后来便改了个“回味坊”的店名。

早个几十年前的回味坊,店里做出来的点心,价格并不贵,谁都吃得起,但到了解放后,后代子孙接手了这间店铺,就把价格往上提了好几番,但味道仍旧没变,依旧和以前一样。由于价格贵了,普通人家舍不得花这个钱,去回味坊的顾客,往往是那些个不缺钱的主儿。

吴老三搁民国那会儿,也曾吃几次过回味坊的点心,揭开盒子盖一闻,小伙子鼻子挺灵,当即就闻出来了这是回味坊做出来的月饼,心里高兴,谢过领导后,提着月饼便回了家。

吴老三是个大孝子,这么好的月饼他自个儿不舍得吃,回到家先给年迈的老娘,老太太也好久没吃过回味坊的点心了,一口下去,赞叹不已。

老太太一连吃了三个,这时才想起老伴儿吴有财,当即把吴老三叫到床边,对儿子说:“儿啊,这么好的东西可不能光让我一个老婆子吃了,你赶紧给你爹也送几个过去!”

吴老三听老娘的话,老娘说什么就是什么,把老太太这边照料好后,随后提着半盒月饼便去往了新北钢厂。

吴老三刚走到城中一带,就碰上了几个以前一起厮混的朋友,这几个人见到吴老三,非要拉着他去喝几杯,吴老三推辞不过,只得跟着他们去了。

都是些穷哥儿们,去不了高档饭馆,几人就近找了一个卖羊爆肚的地摊,要了几盘爆肚,又要了几斤烧酒,这哥儿几个推杯换盏的这就喝了起来。

待吃饱喝足,这时都已是九点多了,吴老三没少喝,想着还要给老爹送月饼,当即辞别其余哥儿个,拖着个昏昏沉沉的身子就朝着新北钢厂走去。

从城中一带到新北钢厂,没几步路,吴老三出了北城,沿着官道走个半里地,就到纪家桥了,城里还好,灯火通明,满大街都是行人,可出了城就看不到什么人了,道路两旁路灯也少,尤其是到了纪家桥,基本上就看不着什么光亮了。

解放以前,手电筒这玩意儿一般人家买不起,解放后日子好起来了,家家户户基本上都配有一把手电筒。吴老三一手提着月饼,一手拿着手电筒,刚走到桥面上,就发现桥头也有手电筒发出来的光亮,吴老三没多想,以为是新北钢厂里的员工。

可走到那人近前,借着电光一看,发现是个年轻女子,眼前这女人长得可太漂亮了,吴老三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美人儿,看得他忍不住咽了几口唾沫。

要问这女子是何许人也?不是旁人,正是当天夜里给父母送饭后往回赶的叶婵娟。

说他吴老三以前就是个地痞流氓,解放后虽说被抓进去进行了改造,但骨子还是以前那副臭德行,见到叶婵娟那刻起,这人可就走不动道儿了,再加上没少喝,借着酒状,当时流氓性子又犯了,猛地冲上去一把抱住了叶婵娟。

这一切来得太过于突然,叶婵娟吓得面容失色,挣脱的同时还不忘呼救,吴老三生怕叶婵娟的呼叫声引来旁人,索性伸出手将她的嘴给捂上了。吴老三力气大,再则又喝了酒,下手没个轻重,刚开始叶婵娟还“哼哼”叫了几声,可后来就没了动静,吴老三撒开手一看,这一看不要紧儿,差点没把他给吓死,刚还活脱脱的一美人儿,转眼间已然没了活气。

看着躺在地上的尸体,吴老三这时酒也醒了,事情闹成这样,吴老三吓得手足无措,如同死狗一般,一屁股瘫坐在地。正当此时,就见道路旁边有人蹬着辆三轮车正向自己这个方向驶来,吴老三担心事情败露,起身想要离开这片是非之地,奈何双腿不听使唤,怎么也站不起身来,急得吴老三满头大汗。

就在吴老三不知所措之际,蹬着三轮车那位可就过来了,三轮车头有盏油灯,借着灯光,吴老三这才看清,敢情来人正是自己老爹吴有财。

却说老子吴有财也看见吴老三了,见儿子跟条死狗似的瘫坐在地,吴有财不免觉得有些疑惑,再仔细一看,就见吴老三身后还有一个女子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吴有财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开口就问儿子吴老三这是怎么回事?

此刻的吴老三如同做错事了的小孩儿一般,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全交代了。吴有财听完,气得险些没背过气去,怒骂吴老三不是东西。

吴有财心知事已至此,再怎么责骂这畜牲玩意儿那女子也活不过来了,吴老三再怎么不是,终归到底是自己的儿子,自古以来,杀人偿命,他老吴家就这么一个种,吴有财可舍不得儿子被拉去吃枪子儿,找他吴有财的想法,当下最要紧的,还得是将尸体处理掉,以免被人发现。

说当时是夜里十点半左右,纪家桥附近除了吴家父子这两大活人外加一具尸体,此外再无旁人,要说这父子二人当时掉头就走,估计到头来也查不到他二人头上。可吴有财却自作聪明,二话没说就去废弃站找来一块铁坨子,最后将铁坨子用牛筋绳绑在尸身上,沉入了纪家桥下方的河滩之中,做完这些,父子俩整理好心情,装着啥事也没发现,便各自离去了。

吴家父子将铁坨子绑在尸体上沉进河底,本以为这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可没承想死者竟然自个儿托梦了,官面儿上顺着梦中所提供的线索,最后又顺着女尸身上的铁坨子,顺藤摸瓜的就将这桩人命案给破了。

当然这父子俩谁也没落得个好下场,老子吴有财虽说不是杀人害命的凶手,但被判为了帮凶,虽然没被枪毙,但也好不到哪儿去,被判了好几年牢狱之灾,至于他吴老三,则被拉去法场吃了黑枣儿。

说解放后河里不让游野泳,吴家父子将尸体沉入河底,再加上当天夜里没人发现,这事可谓是做得天衣无缝,要不是死者托梦给家属,这桩案子到头来能不能破还真不好说。

这是发生在1958年秋后的一桩奇案,从在纪家桥底下的河滩中打捞上来一具女尸那刻开始算起,前前后后不出一天时间,案子就宣布告破了。

说解放后城里还有靠说野书吃饭的这类先生,新中国成立,正值风口浪尖上,吃这碗饭则相当于把半个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谋生,稍要说漏嘴准被抓进去关大牢。要说这帮主儿胆子也是够肥的,结合该案本身,又添加进去一些神鬼色彩以及迷信因果,为此还讲出了一段儿评书,内容也更加离奇古怪,当然这段儿书一两句话道不完,也讲不尽,要是从头到尾的说上一遍,那还得写一段儿书,咱索性就不说了。

其实早在清末年间,类似的案件城里也真实发生过,只不过年隔久远,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说当时城外有个货郎,以收购货物换取中间差价谋生计,话说有这么一天傍晚,这货郎挑着担子来到一个村子收购货物,和村民交易的时候不小心漏了财,有道是“财不外露”,刚好这一幕被村里的一个地痞看在眼里,这地痞见钱眼开,当时就起了贪念,趁着夜黑,在半道上将货郎给活生生打死了,事后又将货郎身上的钱财顺了个精光,这才心满意足的转身离去,刚走出去没有几步,这时想起来尸体还没处理,他担心衙役顺着尸体查到自己头上,到时候免不了人头落地,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最后就将尸体给藏进了一处山拗中,这山拗周围荒无人烟,连只鸟儿都看不着,他倒不担心会被人发现,可令他没万万没想到的是,隔天下午衙门里的捕快就找上门来了。原来货郎的妻子当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中货郎告诉妻子,说他被人害死了,不仅清楚的告诉了妻子凶手长什么模样儿,就连凶手具体的抛尸地点儿也一清二楚的告知了妻子。妻子起初没把这梦放在心上,直到隔天中午还不见丈夫回家,这时想起夜里做的梦了,乡下娘们儿骨子里头迷信,当即就去衙门口报了官。搁当今社会,死人托梦这类事说出来没几个愿意相信,可老时年间不同,那个封建的年头就没有不迷信的,且不提衙门口当差儿衙役了,就连坐在皇宫宝殿上的皇帝老儿也迷信。却说几个衙役跟着货郎的妻子来到这处山拗,果不其然,山拗下方正躺着一具死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