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燕归林 > 第52章 星澜的江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皮蛋合同一签,木星澜又忙开了,皮蛋作坊启动,招收了长安里三十名村民,这会整个长安里一百零四户人家,每家都有人在木氏作坊做事的,人口多的,一户基本都是两人以上在作坊。

作坊的那片地也扩大了再扩大,现在一字排开四个作坊,只有七彩椒作坊还没启动。这里也成了长安里最热闹的地方,每天两百左右人进进出出,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老族长和王柏树有事无事都喜欢往这里走上一走,或者干脆搬个板凳坐在那,感受整个长安里的热火朝天,心里那个满足呀。谁能想到才半年时间,这个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穷乡僻壤,就成了这幅景象呢,之前就是做梦都不敢想的,短短时间内就成了。

每次看后心潮激荡,老族长都要到木氏宗祠去上上香,告慰列祖列宗,他们木家出了个木星澜,细数这丫头的一举一动,让祖宗护佑她无病无灾,带着木氏族人走得更远些。

长安里之前去外面谋生的人也都陆续回来,还多了不少十四五岁的少年,这个年龄这里都当大人用了,之前去镇上或者县里当学徒,或者和大人一起去干苦力活的,现在也都纷纷加入作坊工作。

木星澜每次看到他们都想起来学堂的事,这些孩子虽然都勤快好学,但是目不识丁也注定他们以后的路走不了多远,所以木星澜把建学堂的事也提上日程。

和老族长以及族老们一合计,把宗祠旁边那块地划出来建个不太大的学堂还是足够的,并把建学堂的工程也交给陈九。

陈九乐不可支,这段时间他分派人手,跑了洛县和丹凤县,装修了木氏鸭货的两家加盟店,赚了一笔,又有木星澜这两个木屋,装修都是用的好料,他也能赚不少,现在装修队伍比原来壮大了一倍不止,他成了名正言顺的包工头头。对木星澜的感激可以用滔滔江水来形容,再三向老族长和木星澜保证,学堂是造福后代子孙的,一定保证建得好看实用。

白明棠的三家鸭货加盟店都红红火火,一家店每天的鸭货销量都在五百斤以上,车队也扩展到十六人,燕淳又多给了她一个护送的有武力值的人,除了十七和二十一,现在又多了一个三十,每人负责一个分店的路线。木星澜想,燕淳的下属编号到底排到了几号?

菌菇作坊最近也忙得很,地窖里的那些一层一层的货架,又增加了两层,员工都要搬梯子才能够得着,因为白明棠不但把菌菇给云来酒楼用,还把干货放到他家产业的粮油等店铺去销售,所以干货量剧增,之前人手不太紧张,现在也紧张起来。

木星澜和木常通商量,不给增加人手,但给加班工钱,大家也乐意得很,能多点收入,辛苦一点都是值得的,这个辛苦程度比起他们出去干苦力活或者地里劳作都要轻省得多。

今天一早木星澜巡视了一圈各个作坊的情况,心满意足的站到作坊前面的土坡上,看着她这几个月打下的这片江山,有点小傲娇的抬了抬下巴。她不但收获了金钱,收获了人心,还收获了一个里所有人的期盼,这种把希望带给别人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既然学堂都计划起来了,接下来就是请先生了,这还真得找人推荐,靠自己两眼一抹黑,可请不来好先生。在燕淳白明棠和罗志安三人中权衡了一下,木星澜还是觉得人脉能少用就尽量少用,所以她决定提上新产品皮蛋去云来酒楼找黄掌柜这个土着喝喝茶聊聊人生。

白明棠这几天回京城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或者不回来也不一定。为此木星澜还感叹了一番,这些人说不见就不见了,不久的将来燕淳也会这样吧?回他的京城,然后再见遥遥无期。在这个没有互联网和汽车飞机的时代,路途遥远,很多人分别后也就一辈子都不复相见。

黄掌柜见到木星澜的时候,心情有些微妙,这木姑娘不是又来套我的话的吧?在吃了人家的凉拌皮蛋后,就把什么戒备都抛九霄云外了,而且人家木姑娘这次不聊天,直接请他帮忙找先生,这好办。

“我黄氏宗族就有一位秀才,也算是我一个侄儿,九年前中的秀才,连续参加三届乡试都没有中举,而且排名还特别靠后,现在也已经灰心不想再考了。开了个书馆,给人家写写信,但收入甚微,如果你这里需要先生,我让他来见上一见,你看看合不合适。”黄掌柜也挺高兴,如果能帮助族侄找到份教书先生的生计,那也是功德无量。

“那就太好了,什么时候方便见见,麻烦掌柜安排一下。”木星澜哪有不应的。

黄掌柜考虑到木星澜是个大忙人,来一趟县里也不容易,就喊来伙计黄涛,驾着马车跑一趟去把那秀才接来。

木星澜见秀才文邹邹的,但眼神清明,言谈中也不是太刻板的人,就说:“先生可否接受女子进学堂学习?”黄秀才啊了一声,有些愕然,女子进学?现在雍朝可没有女子学堂,有些家底的人家要让家里的女子识字,也都是有家学,把先生请到家里去。

接下来木星澜把长安里的情况如实相告,“先生高才,但也应该知道目不识丁有多辛苦,就是再有天赋,不识字不会术算,他的路也不会走太远。如若我雍朝最底层的百姓能识字,再教育他的后代子孙也识字,人人都能写会算,而且读书明礼,不开化的地方也开始讲究礼法,讲究仁义礼智信,先生觉得那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我们先从族学开始,再到里学,再到乡学,先教他们识字和术算,你再从中挑选有天赋的孩子进行经义教育……”木星澜侃侃而谈,给黄秀才画了一条发掘人才,让他们成为栋梁之材,教化普渡众生的伟大之路。把黄秀才说得热血沸腾,当下就和木星澜签下三年的契约,等族学建成就上任,还得再帮忙找多一位人品端方的秀才一起,两人轮流配合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