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穿越时空的记忆,姜玄能清楚的看到,漆黑的夜晚,幼小的自己盘坐在床头,紫府之中,法胎凝聚,俨然已是筑基成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便开始尝试开喉化骨。

然,进展缓慢。

毕竟只是筑基期的修为,纵使脑海里有着诸般法术神通,皆无力施展。

而失去了气运的“滋养”,即便身负纯阴命格,他也无法再如前世那般如此快速的提升境界。

【4岁,花了一整年的时间,你喉部的气穴渐渐舒展,虽还不能正常的说话,却已经能发出沙哑刺耳的声音。】

【内翻的双足,由于境界低微,且无灵草妙药,你却不敢操之过急,只能一寸一寸的断去残骨(长残的足骨),再以法力缓慢的滋养。】

【某日,老人劳作归来,看着你坐在炕头无神的望着屋外,内翻的双足耷拉在一边,若有所思。】

【第二天,老人不顾你沙哑刺耳的劝阻,执拗的背着你翻越大山,走了十里地,来到山边小城,看望大夫。】

【老人流着夹背的汗水带着你踏遍一个又一个的医馆,最终却只能收获失望,回到那个贫困残破的茅草屋……】

〈什么情况?〉

漆黑的时空长河里,姜玄望着双鱼佩传递来得信息,皱眉沉思。

这一世与上一世已经有了区别,按照蝴蝶效应的理论,应该会以不同的发展走出一条新的时间线。

为何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老人还会带着自己翻过大山、寻遍医馆,为自己治疗双足?

多次轮回,他已经渐渐发现了一些异常,比如澹台云心每一次都成就了女帝;

若自己对上一世的轮回推理没有出错,那么即使是自己不存在的时间线里,秦道婵也照样踏上了道途,破坏了天饥老祖的谋划,成就了“极恶之女”。

〈命运线的修正?〉

姜玄抱臂思索。

如果按照自己的方式推理,那么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

如果老人不跋山涉水、艰难困苦的为自己治疗双足,那么老人就不会死去;如果老人不死,自己就不会前往山边小城,以致遇上卜老道;如果遇不上卜老道,那么也就与天饥术最开始的卜算结果相离……

〈但是,天命并非不可违!〉

姜玄眼中发狠。

不管怎么说,养育之恩大于天,他还是希望老人能安享晚年,而不是成为命运路上的踏脚石。

【你开始加快修复疗养自己的天残身,每当老人外出劳作,你都会强忍断骨之痛,修复寸寸碎裂的残足。】

【5岁,再次经过一年的修养,你终于恢复了正常身,下地行路……】

呼吸着田野间的新鲜空气,望着老人脸上的欣慰,姜玄也不由自主的露出笑容。

【恢复正常躯,终于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你拥有了更多的选择:】

【1.勤练道法;2.双修武法;3.离开此地,寻找秦道婵。】

没有犹豫,姜玄选择了选项2。

道法不可弃,但若不吞噬气运,极其难练,远不如武法修为提升迅速。

他早期可以选择以武法为主,辅助自己吞噬气运,提升道法修为,中后期再主修道法,踏出一条通天道途。

至于秦道婵……要寻,却不是现在,他想在秦道婵身上试验一些东西……

【你开始双修武法,有了三世的经验,吞噬着山河间的草木灵气,你的武道修为提升迅速,8岁,你便已是触摸到了武将境边缘,身材魁梧。】

果然,姜玄的选择是对的,三年的时间,武道修为便后来居上,而没有气运的滋养,道法修为现在却不过是金丹境界,想要突破至元婴,持续不吞噬气运,却不知道需要猴年马月……

〈该离开了……〉

这里是他留给老人安享晚年的地方,大山深处,连道门都不愿意在此处开宗立派,几近与世隔绝。

一方面这三年主要的时间花在了勤练武法上,另一方面他不想破坏这份宁静,所以他没有乱这一地,吞噬气运。

不过,道途不可绝,仙路在争!

他需要另谋他路,乱宗吸运,化他派典籍为自己道途的基石。

【这三年,你一边勤练武法,一边狩猎开田,建了新房,为老人打下了一片“江山”。但你的声名渐渐地传到了隔壁村遗弃你的父母耳中,他们率众寻来,以势压你,想要你也为他们打下一片“江山”……】

【请选择:1.生养之恩大于己,谨遵父母命;2.反手就是一耳光……】

〈???〉

如果能发表情包,姜玄的脸上一定是一片黑人问号。

啥?弃了我两世,眼看我发达了,现在寻上门来了?

要不要这么势利?

这还用选?

姜玄反手就是一耳光。

为了谨防这对狠心歹命的父母,在自己离去以后,霸占自己为老人留下的良田与房产,姜玄决心以雷霆之势震慑住对方。

【你散发出武将境界的慑人威势,隔壁村被你父母裹挟而来凶神恶煞的一众,纷纷噤若寒蝉。】

【你一柴刀劈下,滚滚武道真气迸发,在田野间劈出了一道沟壑,领头携势威吓你们的两位村民,更是横死当场,鲜血飞溅。山野村民何时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个当场尿下。】

【事后,你又以利以势收买附近的村民,直到感觉一切办妥,方才准备离开。】

夜晚,姜玄跪倒在老人身前,重重磕下三个响头。

老人两世都未曾亏待过自己,即使一贫如洗、家道艰苦,也会想尽办法为自己乞来食物。

这种恩情,不是几亩良田,一栋房屋就能偿还的。

就如同那句话说的一样,身上有一万金银,分出一百两,虽可贵,却算不得难忘。

但若身上仅剩十枚铜币,却将其全部无私的奉献给自己,这是永世恩情。

漆黑的屋中,老人含泪,没有过多挽留,因为他知道眼前的孩子不能如自己一般,终生困于此贫瘠之地。

年少有为,或许他应该飞得更高、更远……

毅然拜别,姜玄踏上了新的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