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梁知府吓了一跳,“你是何人?”

“梁兄,借一步说话。”

黑影将梁知府引到一处墙角下,借着附近灯笼的微光,梁知府这才看清来人,疑惑道:“王兄,你为何在此?难道……”

王通判紧张兮兮地拉着他,手指着天,低声道:“你也看到了吧,那孩子是不是那位?”

梁知府脸色一变,是了,村里坐首席的小孩委实古怪,竟与宫变中早夭的先帝,长得一般无二。

再加上玄都观的国师也在村中,这事越想越心惊。

“长得是真像,但应该不是吧,”不是说小皇帝被烧死在宫中吗?而且这只是一个造型有点奇怪的普通村庄,村民亦都是干农活的普通人。

梁知府好奇地打量着王通判,反问道:“你不在平化当官,怎地却在此村落脚?”

王通判神色不自然,他是作为败军之将,被龙大当家等人掳来章田村的,之前一直被老道长及村民严加看管。

但今日村中设宴,所有人都忙着,加上他一直表现得很乖顺,这才得了片刻自由。

按理,他应该趁着此次难得的机会逃之夭夭,可村里藏着的秘密令他舍不得离开。

今日全村吃席,王通判自然也在,他无意间看到同乡的梁知府竟然也在席上,便寻了机会和他见面。

他摆摆手,“前尘旧事不提也罢,只是咱们眼前可是有一桩大富贵啊,只要你肯帮我,咱们定能平步青云,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王兄,恐怕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帮你呢。”梁知府如今算是寄人篱下,自身都难保,哪里还能帮他?不禁露出一丝苦笑。

自他来到章田村落脚后,原想着去城中富贵人家自荐当西席,可又担心暴露身份,给本家带来麻烦。

正不知该如何是好之时,章里正得知他是正经的进士出身,便诚邀他在村学当夫子。

毕竟从京城来了不少孤儿,正好也都是上学的年龄。

女夫子谢清专门给幼童开蒙,而他便给大些的孩子教些经义之类,让村里的孩子们也走正经科举的路子。

现在的他只是一名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平步青云什么的,想都不敢想,也不能想。

“只要你肯帮我向高太师捎封书信,咱们不就发达了吗?”王通判见梁知府可以自由出入,便生出别样的心思。

梁知府愣了,瞪大眼看着他,“你还不知道吗?”

“嗯?知道什么?”王通判迷茫地看着他,难道他在村中的这段时日,朝中又出了什么大事吗?

“高太师被北国人掳走了!”

王通判一脸懵逼,反应过来却失笑道:“呵呵,梁兄你不愿帮就直说嘛,为何唬我?”

朝中上下,谁不知道高太师是主和派,每每都向着北国人说话,这前两国盟约也是他一力促成,就冲这,北国人也不会对高太师下手。

再则,传言北国人陈兵在台城一线,两国军队还没有打起来,难道他们还能长翅膀,飞到京城去?

梁知府怜悯地看着他,“王兄怎么不问问我为何在这?”

“是了,梁兄不是高升了吗?怎地也来到此地?”

高升是高升,只不过是明升暗降去了虎威城,那个传说中鸟不拉屎,被大楚视为鸡肋的边城,这其中涉及到的政治斗争,一时间也说不清楚。

他只是简单说道:“北军翻过了莫尼山脉,破了虎威城,又掘开了金水河,以致冲毁堤坝,掳走不少皇亲国戚和高官。”

王通判懵了,不过才短短几月光景,怎地大楚就变天了?

高太师不在,那他应该接着抱谁家大腿,王通判突然醒悟过来,急道:“梁兄,今晚我没有来过,你也没见过我,告辞!”

“欸,王兄你别走啊,咱俩再聊会儿呗。”梁知府难得遇到熟人,本想抒发心中的郁闷,却不想王通判跑得还挺快。

梁知府从黑暗中走了出来,正遇见章小林带着一群孩子们在场院中玩老鹰捉小鸡。

自古天地君亲师,师的地位很崇高,孩子们见到是他,忙都恭顺站立,齐声道:“夫子好!”

“好,你们不要玩得太晚,早点睡吧,明天还要上学呢。”

“是!”

待他走后,小皇帝好奇地问向玩伴,“他是新来的夫子吗?会打人吗?”

自他从村里到西洲学院读书,才发现夫子们人手一把戒尺,他们不像谢夫子那样只是吓唬人,那打人可是真打,打完青肿一片。

幸而他年龄虽小,却很聪明,又是山长的亲传弟子,倒是没有受过苦,可他还是担心石头等人太调皮,会被夫子揍。

“暂时没打呢,” 大牛苦着脸道:“还是谢夫子好,长得漂亮,说话也温柔,你怎么样?听说书院夫子很凶的。”

小皇帝挠了挠小脑袋,“还行吧,山长对我还好,也不让死背书,只要说得大差不差就行。”

“哇!你的夫子真好啊,我就不喜欢背书,还不能错一个字,好难啊!”

一旁的二妞听后,捂嘴笑道:“我觉得不难,夫子总夸我字好,背得也快。”

小娃们各自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吵得不可开交,从京城而来的孤儿们则在默默围观。

而宝来在这些孩子中算是年纪比较大的,表情很尴尬。

他问章小林,“我能不能不读书啊?一读书我就头疼,还是跟钉子哥去搬货更轻松些。”

读书写字有时候真比码头扛货还累,而且他坐学堂里,总有些不自在,尤其是背书的时候,竟然还不如小屁孩快。

“读书会头疼?”章小林摸了摸他的脑门,“你以前是不是没进过学?”

宝来嘟哝道:“以前家里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再说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交束修?”

大楚重文,稍有家资的人家都会供孩子读学,只不过要求不高,会认得些许常用字就好,不需要走科举应试之路。

章小林很能理解他,“万事开头难,等习惯后也就不疼了,不过书还是要读的,至少能明理不是吗?”

宝来哼哼嗤嗤地踢着脚下的石头,虽然知道她说得都对,也是为自个儿好,可实在做不到啊,读书太费脑子。

章小林见他满脸不乐意,便道:“当然读书也是要天赋的,此路不通的话,总有别的路走,你想做什么?是经商还是种田?”

成材的道路千万条,养家糊口是头一条,真要是不想读书,当个贩夫走卒也能过得,若是能学门手艺,一辈子也饿不死。

“这个……我也不知道想做什么,从来没想过呢。”

宝来和钉子做为孤儿中的哥哥,每天想得最多的事,便是怎样才能喂饱一群小弟、小妹。

残酷的现实下,根本就没时间规划自己的未来,只能干些日结的苦力活,活一天算一天,挑战每一天。

可以说他们单单活着,就已经用尽全力。

宝来咬着下唇,纠结道:“咱们也没那么多心眼,经商怕是会亏了本钱,而且咱打小也没种过地啊。”

他在京城流浪讨生活,给人送过小报、跑过堂、扛过包,现在想想都是出卖体力的活计,没一个需要动脑子的,不禁自惭形秽。

章小林一想也对,他们还是太小,做生意的话,怕是被人卖了,还在给人数钱。

视线一转,她正看见小皇帝从衣襟掏出甜点,这么多人也不够分,只够一人一口挨着啃,虽说有些不卫生,但每个人都很开心。

“宝来,你要不要考虑做学伴啊?”

鉴于今日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章小林本想从山寨里挑两个孔武有力、一脸凶相的小伙,给小皇帝当书童,兼职做保镖。

可山寨兄弟们的年纪有些大,怕是和小皇帝有代沟,不如就从孤儿中挑选两个老成些的。

而宝来和钉子虽然不会吟诗作画,可在京城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社会经验丰富,自理能力也强,倒是可以护卫在小皇帝身边。

“那不就是书童嘛,给谁做?”宝来好奇地问道。

章小林伸手一指小皇帝,“给他!”

宝来早在聚餐的时候,就发现这小孩的身份不一般,那神态自若的模样就像富贵人家的公子,便答应下来,“跑腿,磨墨还行。”

挑学伴这种事,也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还得刘大娘母子俩都同意才行。

随后章小林又去找钉子,没想钉子对于给一个小屁孩当书童这事,并也不抵触。

两位准书童来到刘大娘家进行面试。

小皇帝打量两人,小声道:“娘,他们是不是跟小安一样当伴读的?”

小安是李太后给他选好的伴读,从皇子时就一直跟着,只不过后来宫变,便没了他的下落。

伴读官职虽小,但却是各家权贵竞相争夺的大热门,非皇亲国戚或聪慧绝顶之人不可得。

可事实上,伴读就是专业背锅的,皇子背不出书,打伴读;皇子不听话,打伴读,同不同富贵,还未可知,但有难却是独享。

没想到今日又来两个背锅侠,果真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小皇帝笑眯眯地对他们表示欢迎,还学着他娘的手法,给几人倒了茶。

“大娘子,这两位是钉子和宝来,当初我们逃离出京的时候,他们可是帮了大忙的。”

刘大娘忙行礼致谢,宝来和钉子侧身避过,小孩的辈分都这么大,那他娘岂不是地位更高,这礼可受不起。

钉子客气道:“不过举手之劳,当不得如此大礼。”

正所谓礼多人不怪,油多不坏菜,几人又互相谦让了一会儿,章小林在旁边催道:“天色已晚,办正事要紧。”

刘大娘对两位第一印象很好,没有什么意见,将月薪和福利及工作内容简单一说,便定下了。

只不过在具体分工的时候,宝来主外,专司跑腿等琐事;而钉子则主内,整理书籍、笔墨之类。

“钉子,你认得字?”章小林还挺诧异的,看不出来嘛,初识这小子的时候,他还是溜门撬锁的小贼,没想到肚子里还有点墨水。

钉子挠头,不好意思道:“也是后来一点点偷学来的,就怕做工的时候上当受骗呢。”

大楚雇佣人力的情况比较普遍,常需要立下雇佣契书,如果当真不识字的话,遇上黑心牙人,改写成卖身契,都没地哭去。

钉子做为在京城讨生活的野生人类,深刻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

因大楚重文,一向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很多人家都会把废纸烧掉,就算有不烧的,也会拿来当草纸。

所以城门处的布告栏是他最爱去的地方,在那里经常有识文断字的百姓给大伙念榜文,正适合他白嫖学习。

章小林不禁大为夸赞,“聪明,就冲你这学习劲头,指不定能通过书院的入学考试呢。”

“这怎么可能?”钉子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西洲书院可不是蒙学堂,里面很多学生已经有秀才功名了。

小皇帝当即反驳道:“怎么不可能?别的夫子我不知道,但山长一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只要有悟性又肯学,学院都收,还不收束修哟!”

最后一句话实在太有吸引力了。

章小林大为震惊,上回去书院请夫子,可是打听过的,费用高到令人咂舌,“大娘子,别是唬我的吧,书院又不是官学,怎么可能不收束修?”

刘大娘笑道:“确实不收,书院本就有学田,再加上时不时有富商贴补,无需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内舍生甚至还能按月给钱呢。”

“我就是内舍生哦!”小皇帝臭屁极了,当然做为学院年龄最小的学生,他也确实有这个资本骄傲。

章小林摸了摸他的脑袋瓜子,“那以后可别忘了为百姓服务啊!”

小皇帝摸了摸小脑袋瓜,不太明白,为百姓服务?难道不是百姓为他服务?想不明白的他,也没多问,只是心里暗暗琢磨。

因考虑到茶坊后院已经住不开,刘大娘打算重新租个清幽小院,待安顿好后便来接他们。

商议已定,众人各自回家安睡不提。

次日一早,章小林才睡醒洗漱,便陆续有客人上门拜访。

最早到来的是瘦掌柜,他是来收取宴席尾款的,“昨日有些菜蔬还是村里提供的,这部分不能算……”

“没事,菜不值几个钱,还是按老价钱算。”

感恩昨日瘦掌柜的义举,章小林除正常结算尾款外,还多给了伙计们赏钱,瘦掌柜笑得合不拢嘴。

待六味居的瘦掌柜高高兴兴离开后,黄工头则带着老铁匠师徒上门,“我是来送枪管的,另外从今儿起,我跟着去汾城生活了。”

“恭喜恭喜。”能找回失散的亲人,真乃是人生一大幸事,章小林也为他开心。

老铁匠指着地上的铁管道:“接下来,又该怎么做?”

“后继只剩下安装的活计,只要找木匠帮忙就成。”章小林知他想看最终的成品,便道:“放心,等做好后,给你看看它最终效果。”

老钱匠等人也很满意地离开,随后便是龙大当家进门,“小林,你要不要进城?今天答应请马无命他们吃饭呢。”

“算了,我还有事呢。”马无命可是龙大当家的小迷弟,她去的话总有当电灯泡的错觉,算了,就不去打扰他们好基友相会了。

龙大当家倒没想太多,“也好,明天我们准备去台城,你今天早点收拾好,明一早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