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道士下山开始的修仙之旅 > 第229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长庚没有选择腾雾驾云,而是坐上张朝阳他们的汽车。

一路西行,走了将近一天才到武当山下。

武当山,华夏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

春秋至汉代末期,有诸如周大夫尹喜,着名方士、炼丹家马明生、阴长生等隐修于武当山。

汉末至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数以百计的士大夫或辞官不仕、或弃家出走,云集武当辟谷修道。同时,出现了有关真武的经书。

隋唐时期有姚简、孙思邈、陶幼安等道教高人。

李唐开国自称老子后裔后,道教地位不断提升。唐太宗诏武当节度使姚简到武当山祈雨而应,敕建“五龙祠”。

唐之后,武当山就得到历代封建皇帝的重视,封号武当,使其地位崇高、名声显赫。

宋时,统治者极力推崇和宣扬武当真武神,促使武当道教的形成和在社会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到了元朝,道教深受元朝统治者的恩宠,武当山成为元朝皇帝“告天祝寿”的重要道场,武当道教得到充分发展。

民间信众越来越多,武当道教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武当山成为与天师道龙虎山齐名的道教圣地。

而明代,武当山更是被皇帝作为“皇室家庙”来扶持,并把武当真武神作为“护国家神”来崇祀。

武当山的地位从此升华到“天下第一仙山”,位尊五岳之上,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持续了二百多年的鼎盛局面。

只是到了后来的清朝,由于统治者尊崇佛教,武当山才颓弱下来,不过依然为道教圣地。

李长庚作为一个修道之人,武当山为这数百年来的道教圣地,自然是满怀期待的。

这武当山群岩俊秀,峰峦叠嶂,形如剑戟,直指苍穹。

站在山脚,李长庚感受一下空气中的灵气,接着又看着高耸入云的武当群山,顿生感慨。

“仙境峰峦缱绻,千壑凝眸金殿。 幽谷喜迎尊,食玉餐霞常幻。 惊叹,惊叹,真武三丰尘断。

古来多少神仙侣,为爱名山去复还。这武当山不愧是道教圣地。

齐云山虽说也是道家名山,可惜最高处也才不到六百米,贫道的小青山更是二百米的高度,与这一比终究显的太过普通了。”

“师父,我看这山也没什么了不起嘛!”

周同一紧跟在李长庚身后,看了一眼眼前的群山,在他看来,这也就比齐云山高上一点而已。

刘静轻微笑着道:“李师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武当山虽然高,但是山上的道长恐不及您多了!”

张朝阳笑笑,“静静说的是,小青山有李师父您这样的陆地神仙,抵的上任何名山大川了!”

李百江和周同一听了张朝阳的话,暗暗的撇撇嘴,“抢了我们的静静,这个我们认了,现在也明目张胆的拍师父马屁了?张屁精!”

两人异口同声道:“静静说的对,名山大川多的是,但是能有师父这个本事,我猜,没有!”

李长庚听了捋须呵呵一笑,手中拂尘一挥,“武当山自从元代起,替代了终南山,成为道教圣地,曾经有过许多的高人都曾隐于此山修炼,出过不少道家高人的。走,上山去!”

张朝阳六人道声“是”,随后跟上。

六人中周同一一项最活跃,他快步跟在李长庚身后。

“师父,您说,这武当山功夫是真功夫还是假功夫?”

“自然是真功夫了,当初三丰真人可是靠着开创的内家拳打通天地滞碍,得以练气修仙的,可是百八年来第一人呢!”

李长庚说到张三丰,心里万分佩服。

武当道士张三丰集武当拳技之大成,创立了武当内家拳,被尊为武当功夫的开山祖师,为武当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惜,由于武当功夫受道教隐秘单传的传统影响,武当功夫长期隐没不彰。

后来,清至民国,社会动荡和道教衰微,许多道人离山还俗,武当功夫遂之流传于民间。

因人而异,流传与民间的武当功夫分别出现了各种流派。

最有名的就是太极拳了,现下里就有杨氏太极、陈式太极、武式太极等等。

“师父,能跟我们说说这传说中的张真人吧!是不是和小说里写的一样?”

李长庚道:“这位张真人确实是位武道宗师,但是他并不是和尚出身。”

“张三丰名通,又名君实,字昆阳、全一,号三丰子,因其平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为张道陵天师后裔。”

“其人14岁考取状元,18岁担任博陵县令,可谓是人中龙凤了。”

周同一惊讶的叫道:“那么牛逼!怎么就当道士了?”

其他人也是颇为惊讶,想不到历史上的张真人还是个文人。

李长庚笑道:“有什么好惊讶的,自古道士好多都是有功名在身的,后来看透世间,又受人指点,便入了道。”

“传说,张三丰六十七岁,入终南山修炼,拜隐仙派火龙真人为师,得金丹之旨,后入武当,建观立派。”

“据隐仙派道脉所载,该派和楼观派一样,都是由老子传关令尹子开派,关令尹子传麻衣道者李和,麻衣道者又传陈希夷,陈希夷传火龙真人,火龙真人传张三丰。至于其他,贫道就不得而知了!”

“哦!”周同一点头。

其他人也是听在耳中,记在心上,毕竟这个社会灵气复苏带来的变化,已经初显端倪,多一点知识也好。

一行人听着李长庚说着一些道派知识,一边沿着山道朝前走去。

路上行人很多,除了游客,还有一些穿道袍的、长衫的、练功服的等,他们三五成群的交谈着,看装束,就知道来干什么的。

“这些应该都是来参加武道大会的吧!”

没人搭理周同一,其他几人只是随便看了一眼,又跟着李长庚向前走着。

走了没多久,见前面不远处两个光头在那里对立着,两人身后还各自跟着一小帮人,他们携带者照相机、摄影机还有一些其他东西。

李长庚目力很好,远远的就看清了两人的样子,心里一时惊讶,“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不知那二人在那做甚?”

待快走到近前。

周同一看着围观的人,又看向已经被围观的两人,道:“师父,我看那两个人好像有点眼熟呀!”

李百江仔细看了一眼,“真的哎,那不就是讹了师父五千块钱的江一鸣嘛!”

原来那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打假李长庚的江一鸣和太华山上的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