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徽州齐云山脉某不知名小山峰,高不过二百米,山腰处有一道观,名曰纯阳观。

道观不大,隐藏在松林之间,很自然的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显得寂静清幽。

迎着朝阳初升,道观后院中不时传来几声呼喝声。

“呵,哈!”

只见一个青年道士正在院子里不停的挪移跳跃着,手中一把桃木剑随着手腕在空气中横扫挑刺。

一道剑光闪过,随风而行,又陡然切开风势。

又是一剑刺出,如同船夫划桨一般,恰到好处的拨开水流。

长剑横挥化作一道匹练划破长空,如同浩荡大江倾泻而下。

最后又好似烟雨朦胧,悄然无声……

这套剑法叫全真剑法,有七七四十九式,这每一式除了剑法外,左手还暗藏了指法和擒拿手法,忽指忽掌,随着剑法的变化而变化,变化精微,穏重端严,剑势来去如电,进退如风,讲究守中自有攻,自己先得立于不败之地。

还好这纯阳观地处偏僻,山下也就一二个村子和集市,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人上山烧上几柱香,平时很少有人前来。

往前推个二三十年,这纯阳观还常有一些看不起病的,上不了医院的人来找老道士看病。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不然的话有人定会被李长庚这套剑法给吓住。

毕竟时代变了,这个年代没有多少普通人能见到过这种功夫,也没人相信有这种功夫。

青年道士练剑完毕后呼出一口浊气,径直朝着一边的水井走去。

他二十出头,身着青蓝色道袍,头发扎成道髻,一根松木发簪从中穿过,中等偏上的身材,长的浓眉大眼的。

道士名叫李长庚,这名是他师父取的,李是老道士的姓,长庚嘛就是希望他健康长寿,同时也表达老道自己心里对长生久视的渴望。

李长庚小时也很可怜,襁褓之中就被父母给抛弃在了一条干涸了的水渠里。

要不是被路过的老道士看到了,说不得早已投胎转世了。

老道士是全真道士,一辈子无儿无女,在捡到李长庚的时候就决定让他继承自己的衣钵,就将他抱回了纯阳观里养了起来。

三四岁开始,小小的长庚就跟着老道士一起读书认字、习武学经了。

三四岁学认字。

六岁学写字。

七岁读道经。

八岁开始练剑,学内功。

李长庚虽然在道观中长大,但是老道士从来没有亏待过他,更是视其如亲子,吃穿用度,都是老道士一点点给他省下来的,还送他去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

后来李长庚初中毕业后,就不愿意去读高中了,这才跟着师父入了道籍做了个全真道士。

“八岁练剑,二十岁修炼到大成境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这全真剑法也没有什么可练的了吧!”

“要不出门游历一下?唉!从小到大,还没怎么离开过这齐云山区呢。”

李长庚心里想着,随后弯腰从井里打了一桶水,然后开始洗漱了起来。

李长庚或许是个武学奇才吧,老道士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将全真心法修炼圆满了,剑法也修炼到大成。

后来老道又传他先天功,他又花了半年的时间就将基础内力全部转化为先天真气,这样又修炼了四年的先天功。

三个月前,李长庚的师父自知时日无多,羽化前又传他先天吐纳法。

可惜这先天吐纳法乃是道门内丹术之一,是要吸收天地灵气才可以修炼的。

如今末法时代,天地灵气不存,这先天吐纳法就成了个摆设,李长庚也无法修炼。

老道也是空有其法,奈何生不逢时不能修炼,死前仰天长叹,“末法时代,仙路断绝,如之奈何,憾,憾,憾!”最后抱憾而终。

按照老道的说法,这先天功和先天吐纳法都是重阳真人根据吕祖的纯阳功修改而来的。

先天功是武道内功秘籍,先天吐纳法是道门内丹术,先天功修炼圆满可逆返先天,进入传说中的修仙境界,可是太难了,先天吐纳法则要吸食天地灵气就可练气修仙。

洗漱完毕后,李长庚简单做了点吃食,吃完饭就去祖师殿上香去了。

进入祖师殿,大殿中间供奉着三清道祖圣像,下面供奉着全真五祖牌位,分别是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

拿起三支清香,左手持香脚,将香头向下倾斜点燃,用手煽灭明火,同时默念《上香咒》。

“常焚心香,得大清净。”

默念完后,双手持香,弯腰一拜。

拜过之后,用左手将手里的香插入香炉之中,第一枝插在香炉中间,心中默念着:

“志心供养道,当愿众生,常伺天尊,永脱轮回。”

第二支香插在右边,默念着:

“志心供养经,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

第三支香插在左边,默念着:

“志心供养师,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三支香皆插的平直,两支之间不过寸。

上完香后,李长庚恭对道祖圣像和祖师牌位,肃立礼拜,同时默念咒文。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热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九天……遂心念福生无量天尊!”

虽然李长庚受环境的影响,也不嫌枯燥,但是师父羽化后,每次出了祖师殿,看着空荡荡的纯阳观,心里还是不由的生出一股孤独感。

“唉!空荡荡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想着如今师父不在了,这更加激发了李长庚下山的游历的决心。

“要不明天就下山游方历练一番?”

“我今年二十有四,也该出去见识一下世面才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下山后说不得能见到一些道家高人,寻到一点机缘呢!”

静极思动,李长庚很快收拾了一点东西,离开了道观,直奔着山顶而去,他要去跟师父说一声。

这小山峰当地村民唤作小青山,虽然不高,但也算风景秀丽,怪岩幽洞不多,青松绿竹却是遍布山野。

沿着山道来到山顶,很快的看到一个菜园子,菜园子的一角有一个小小的坟头,土还是翻新的。

望着眼前的坟包,李长庚叹息一声,走近后跪了下来,小心的拿出贡品一一摆上,又拿出香烛点燃,插在了一个小小的香炉里。

自己如父如母的师父已经离开三个多月了,回想到以前的种种的过往,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

“师父,弟子来看您了,您老人家一个人现在还好吗?”

“您老人家走了,纯阳观里就剩下弟子一个人了,里面一片清冷孤寂,再也没有人教我读书识字了,也没有人教我练习剑法,更没有人拿着竹条打我的屁股,没有人给我说山下的故事了,弟子现在好孤独,师父啊弟子想您了!”

李长庚师父年轻的时候经常在外游方走动,靠着做法事积攒点生活费。

后来时代洪流滚动,不许出现牛鬼蛇神,加上年纪大了,老道就回到道观。

在路上发现了小长庚,然后就一门心思的抚养小长庚长大,之后再不曾出过远门了。

人老了最喜欢的就是说着过去的经历,李长庚除了学习之外,最开心的就是听老道说他经历的故事。

“师父,弟子决定了,明日一早就下山游历去了,我想看看外面的盛世繁华,您老在天之灵会保佑弟子的对吧?”

李长庚跪在边上絮叨了一会后,这才起身抹了一把眼泪,返回道观去了。

翌日,天微微亮,李长庚便起床了,做完晨练和早课后,进了自己的屋子。

不一会功夫,只见他青布道袍,背上背着桃木剑,手里提着个褡裢,走出了纯阳观。

将道观大门上了锁,笑了一声,“贫道下山去了!”

随即施展轻功朝着山下飞去,到了山脚,还是忍不住的回头看了一下纯阳观,又往山顶菜园的地方看了一眼,“师父,弟子走了!”